Q:心電圖之原理

A:

利用心電圖可測量人體中兩點之間電位差的大小和方向。當動作電位的方向遠離電極時,可獲得一個向下之負波(A),反之,當動作電位向著電極而來時,可獲得一個向上之正波(B),而當動作電位進行的方向與電極恰成 90 度時,則獲得一個一上一下之雙向波(C)。

節律細胞是一群特化的心肌細胞它們存在於竇房結 (SA node),心房的某些部份,房室結,His-Bundle和心室內膜下的 Purkinje fiber 中。由於竇房結細胞自動去極化的能力最強,因此,它主宰了心臟的節律。

當心臟跳動時,心電圖由 12 個不同的軸來記錄心臟的電氣活動,其中包含了垂直切面 6 個 (I、II、III、AVF、AVR、AVL) ,水平切面 6 個 (V1 -- V6)。

在垂直切面上半部多為負極,下半部多為正極,正常情況下,心臟活動電位的總向量(QRS vector)會落於 0 至 90 度之間。

水平切面上 6 個電極放置位置如下所示:
V1: 右側第四肋間胸骨線
V2: 左側第四肋間胸骨線
V3: 在 V2 -- V4 之中點
V4: 左側第五肋間索鎖骨中線上
V5: 左側第五肋間前腋線上,於V4、V6間之中點
V6: 左側第五肋間中腋線上

心電圖的組成
1 mv = 10 mm (縱向)
25 mm/sec (橫向)
P 波: 心房去極化,正常小於 0.12 秒
QRS 波: 心室去極化,正常不超過 0.11 秒
T 波: 心室再極化
U 波: 心室內 Purkinje fiber 的再極化

PR interval:
1.評估心房至心室間的傳導速度
2.正常值約 0.12 - 0.20 秒 (3-5 小格)

ST segment:
1.心臟早期的再極化
2.ST segment位置(高低)較長短來得重要
3.正常在 ± 1 mm之間

QT interval:
1.代表整個心縮期的電位變化
2.與心跳速率有關
3.臨床上為藥物及離子對心肌影響的一個指標
4.正常為 0.35 -- 0.43 秒

2006-04-04 12:18:47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