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洗個更健康的澡--藥浴 

A:

藥浴,不僅可以清除皮膚污垢,也可解除疲勞,使人感到舒適爽快,這是我國傳統醫學首創,如清朝慈禧太后最愛用谷精草煎湯沐浴便是一例。
藥浴的水溫一般在三十至四十℃之間,可使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加速,大量排汗,使體內代謝產物及毒素隨汗液排出體外,又可降低神經的興奮性,產生鎮靜效果,有利於睡眠。
而對肌肉疼痛和痙攣的人,又可減低其肌肉的張力,緩解其症狀;其次,在全身沐浴時,水可產生靜水壓力,使人體血液回流順暢,增強心肺功能。靜壓作用還可促進組織滲出液的吸收而產生消腫的效果,這對肺氣腫、哮喘患者,能增強其呼吸時氣體的交換。水的浮力作用,有助於肢體的活動,可幫助運動障礙,關節或神經、肌肉僵硬、麻痺的病人在水中復健。此外,還可以利用水泵使浴池內的水流漩渦,產生一定的衝力,形成較強的刺激(水按摩),這對運動功能損傷、麻痺或偏癱等疾病,可改善血液循環作用。
而藉由藥浴液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於肌膚,也能保持毛孔和汗腺的暢通,增強皮膚抗病能力;並能調節神經興奮,加速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調節人體免疫和內分泌功能,擴張末梢血管,降低血壓,同時還可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的蠕動,促進消化功能,故藥浴對各種關節炎、五十肩、頸椎症候群、心血管病、糖尿病、胃酸過多、神經性失眠、軟組織勞損疼痛、坐骨神經痛、中風後遺症、肥胖病、皮膚炎等慢性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近幾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應用藥物浴,對一些疾病,臨床上可建議以下藥浴方:
一、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五十肩:以木瓜、二活、防風、赤芍、雞血藤各三十克,五加皮、桂枝、川芎、靈仙各二十克,乳香、沒藥、當歸、紅花、桑枝各十五克,海風藤二十克。
二、治療濕疹:用川楝皮一百克,龍骨、爐甘石各三十克,土茯苓、苦參、地膚子各二十五克,黃連、黃芩、黃柏、大黃、白蘚皮、地榆各二十克,赤小豆、劉寄奴、牡丹皮各十五克,車前子、冰片各十克。
三、治療手足癬:苦參根、蛇床子、貫眾、連翹、大黃各三十克,五倍子、地膚子、銀花、甘草各二十克,芒硝四十克,蒺藜子、谷精草、菖蒲各二十克。
四、心血管疾病、神經性失眠等:以菖蒲、遠志、鉤藤各三十克,夜交藤、桑寄生、益母草、茯苓各二十克,燈心草、通草、車前草各三十克。
藥浴的方法,是將藥物裝入布袋,浸泡後煎一小時左右,水煎熬成二百毫升藥汁,再加入十倍於藥汁的熱水,使水溫保持在四十℃左右,每次浸浴約三十分鐘(手足癬等傳染性皮膚病只浸泡患處,以免感染其他部位),每日或隔日一次,或視病情而定。以午後或晚間進行為宜,浴後用乾毛巾拭乾。特別要提醒的是水溫不可過高,以免燙傷;藥物不能對皮膚有刺激和腐蝕性;老、幼、病重者藥浴,需人照料,避免意外;皮膚損傷、飢飽過度、月經期、妊娠期則不宜藥浴。

2006-08-31 21:36:14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