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蕁麻疹怎麼辦?

A: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台語稱為「起清膜」,均是指皮疹的變化類似碰到蕁麻,吹到冷風或是碰到毛毛蟲後產生的疹,事實上它的組成是大大小小會癢紅色膨疹,小的有點像蚊子叮到般一包一包,也會融合成一大塊。單一膨疹會在二十四小時內消失,但全部病灶可維持數小時至數日不等。
一般而言,蕁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病灶在六星期內消失不再犯者稱為急性蕁麻疹,其成因可能是食物或藥物等導致的過敏,其病灶往往較快發生且範圍較廣,可能全身都出現膨疹且會融合成一大塊,非常癢,但來得快去得也快,治療後幾小時內可能消失無蹤。急性蕁麻疹在較厲害的過敏患者,可能合併有眼皮或嘴唇的水腫,稱為血管性水腫或是造成胃腸道腹痛腹瀉、氣管痙攣,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嚴重者會造成血壓降低、休克等不幸後果。
慢性蕁麻疹是指蕁麻疹發作的病史超過六週以上,臨床上有些病人其病史可能超過幾年之久。慢性蕁麻疹的病灶往往較小且範圍較少,有可能只出現身體體表的某一特定部位。其出現的時間也可能只在每天中某一固定時段,大部份以晚上較易出現。其症灶不似急性蕁麻疹發作時那麼不舒服,但總是會造成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困擾。造成慢性蕁麻疹的原因一般認為還是與過敏原有關,這是因為大部分慢性蕁麻疹患者大多有異位體質,如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是花粉熱的病史或家族病史。
至於可能的過敏包括:
(1)食物-如帶殼海鮮、堅果類、菇類、竹筍、糯米、巧克力、蛋、牛奶、芒果、酒精等。
(2)吸入物-如花粉、灰塵、蹣、黴菌孢子等。
(3)藥物-如含有柳酸的藥物(如阿斯匹靈)、抗生素、血清、胰島素、荷爾蒙等,甚至平常食物中的食品添加劑或是食用肉類生前注射的藥品。
(4)感染性過敏原-如B型肝炎病毒、細菌、香港腳感染的皮癬菌、陰道的念珠菌感染、寄生蟲等。
(5)接觸性過敏原-例如羊毛、動物毛髮、蠶絲、子宮內避孕器、假牙等。
(6)物理學的因素-例如冷熱、光線、力學上的壓迫等。
(7)昆蟲叮咬,如蚊、蜂、臭蟲等。
雖然會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數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卻無法找出真正使他們發病的過敏原,即使做了過敏原試驗,找出了一些過敏原,只能告訴患者這些會使他過敏,但真正使他發病的過敏原卻不一定在其中,因此過敏原試驗只能做參考之用。
此外慢性蕁麻疹也曾因紅斑性狼瘡、甲狀腺機能亢進、癌症、淋巴瘤或是情緒緊張、劇烈運動等原因而出現,這些原因也跟過敏原無關。
對於急性蕁麻疹治療,若只是皮膚上症狀,可用一至二種抗組織胺來治療,大約可在數小時內達到療效。由於一部分人停藥仍會發作,所以連續服藥數日是必要的。如果是發生了血管性水腫並巨併有呼吸道症狀(如呼吸困難、喉頭有異物感)或有休克症狀時,則除了抗組織胺外,須迅速併用腎上腺素皮下注射及類固醇製劑,並且病人應給予適量水分,旦於醫院中密切觀察一段時間。
慢性蕁麻疹過敏原不易確定以及大部分抗組織胺的嗜睡作用,加上直到找到有效藥劑或劑量前療效不佳,往往使病人打退堂鼓。目前對於慢性蕁麻疹的處理方針是不急著去找出過敏原,而是需與醫生密切配合,一旦找出確切有效治療的藥劑及劑量時,病人需遵從醫囑服藥一段時間後,再慢慢調整劑量,病患千萬不可在治療有效時就自行停藥或減量,如此可能前功盡棄,使病情復發而需重新開始。除了藥物治療外,蕁麻疹的病人日常生活也有些禁忌,例如少吃某些食物,多吃新鮮食品(少吃有人工添加物的食物)、保持家中乾淨、少用毛毯、不種花草、不養寵物、儘量穿著棉製衣物等,以減少與過敏原共存的機會。
一.中醫療法:
冬瓜皮菊花方
冬瓜皮20克、菊花15克、赤芍12克
加適量的水,煮成藥茶,待涼後,調點蜂蜜即可。
二.平時保健:
1.由於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必須找出過敏原,並盡量避免接觸。
2.平時坐息要正常,飲食要均衡。
3.心情放輕鬆,才能真正遠離蕁麻疹。

2006-09-24 17:07:39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