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主題:保濕的原理

A:

問:我在皮膚已經很乾燥,變紅,有小疹子的情況下,還可以擦玻尿酸保濕或是凡士林嗎?凡士林可以擦在臉上嗎?
答:很多人都說「皮膚專科醫師很喜歡用凡士林」,其實這中間有點誤會。對於熟悉藥物的皮膚專科醫師來說,「凡士林」代表的是油質成份。
我常用的比喻是「如果您很飽,可以喝一喝米漿;如果很餓,而且預計在未來八小時內很忙,不會有時間吃飯,吃個粽子是最好的選擇。米漿的好處是順口,壞處是不持久;粽子則剛好相反。」
忽然間談到食物,果然「有些噸位」!?不是的,粽子、油飯、米飯、糜(就是「何不食肉糜?」的主角,閩南話稱為「ㄚㄢˋ-ㄇㄨㄟˊ」)、稀粥、米漿依序是「米愈來愈少,水愈來愈多」。同理,凡士林、晚霜、面霜、乳霜、乳液、化妝水的油水比例也是一樣漸次遞減。凡士林只是隨口說說,意思是指「油質成份多些」。
凡士林可以擦在臉上?學理上可以,實務上…我們等一下談吧。
「皮膚已經很乾燥,可以擦玻尿酸保濕或是凡士林嗎?」這個問題問得好。有些複雜,要有點耐心。
我們常常說的「保濕」,其實應該分為「濕潤」跟「鎖水」。您可以想像一盒布丁;如果布丁沒有膠質,就不會水水嫩嫩的。但是把布丁的膠膜撕開,倒在一個盤子上,放在冰箱裡三天,就會發現布丁縮小了,整體乾乾癟癟的。「膠質」代表保濕,可以吸住水份;「膠膜」代表鎖水,可以保存水分。
所以十歲以下的小朋友「很有水分」,但是帶到海邊看夕陽,回來臉部就會刮風變得太乾。青春期的青少年無論如何清潔,臉部都是油油的,卻是「外油內乾」;因為過多的清潔動作把角質層類的天然保濕因子與酸性保護膜(涵水層)洗掉了。
外用玻尿酸與膠原蛋白都是「濕潤劑」,凡士林是「鎖水劑」。誰先擦?當然是濕潤劑在內,鎖水劑在外。
有些「沒…水…準…」(<= )的廣告說「濕潤劑從大氣中抓水」。這樣說好了,如果您很缺錢,左鄰很有錢,右舍窮得兇,您會找左鄰借錢,還是找右舍伸手?我們身上的水分比例65%左右,擦在臉上的濕潤劑,會找緊貼著的血管借水,還是從「冬天乾燥的大氣中抓水?」其理不是甚明?
為什麼需要鎖水?從上述的說法就知道,我們臉上的濕潤成份(天生或塗抹都一樣),一定是從血管內抓水,轉手「貢獻於天地」。如果您的荷包不看緊一些,再多的水也不夠用呀…
最後來談一下「凡士林可以擦在臉上?」的問題吧—我們剛剛提到酸性保護膜,就必須了解它的結構「汗腺內的汗水、毛孔來的皮脂與角質粉、天然保濕因子混合物」。既然汗水與皮脂這麼重要,如果您使用凡士林堵塞了毛孔與汗腺開口…那…
看一下這幾篇吧…一定會有幫助的…
(這篇文章正式圖像版本,同時含有許多超連結文章,刊登在奇摩的宋奉宜醫師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doctor-skin123/article?mid=172;如果您對這些超連結相關文章有興趣,請您繼續閱讀該文)

2008-07-10 18:06:16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