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小心病從口入,預防阿米巴性痢疾

A:

痢疾阿米巴主要寄生於腸道,大部份感染者症狀不明顯,但痢疾阿米巴可能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引發腸道症狀,輕微者腹部不適、間歇性下痢或便秘,重者伴隨發燒、寒顫、血便或黏液軟便;此外,也可能發生次發性腸外感染,其中以肝膿瘍最為普遍,更甚者為肺膿瘍或腦膿瘍等。因大部分感染者沒有症狀,故主要經由糞便檢驗,但因並非每次糞便都會出現痢疾阿米巴,故需於7天內進行連續三天,每天一次之新鮮糞便採集;此外,病例也可能因發生腸道或腸外之侵入性感染,可經由醫院病理組織切片檢驗確認。

痢疾阿米巴原蟲為本病之致病原,其生活史有兩個階段:主司代謝繁殖的活動體(又名營養體)及能耐惡劣環境的囊體,後者具囊壁,隨寄主之排泄物進入環境,經食入後,在下一寄主腸道脫囊成為活動體。活動體可侵入組織造成病變,囊體則為具感染力之階段。

阿米巴性痢疾屬世界性分布,但熱帶、亞熱帶開發中國家之感染較普遍,長期集體生活之孤兒院、教養院、收容所、監獄為易發之場所。臺灣地區調查發現教養院及精神病患收容所,感染情形較為普遍,此與生活習慣、衛生條件,環境污染及群居狀況關係密切。此外,男同性戀者、國人赴疫區返國者、來自疫區外勞及外籍配偶等為高危險族群。

傳染方式為經糞口途徑,主要藉由糞便中之囊體污染的飲用水、食物或病媒(如:蟑螂、蠅)傳染;亦可能由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造成。潛伏期約2至4週,但長短極為懸殊,可由數日至數年不等。

預防保健方法: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飲食衛生、手部清潔及家庭廢水之妥善處理,可防止感染。

‧帶蟲者除治療外,應注意飯前、便後洗手,糞便妥善處理,最好使用密閉式抽水馬桶。

避免吃生菜及煮沸飲用水。

‧從事飲食業的帶蟲者及慢性患者應檢查和治療。

‧紗罩隔離食物或剝皮水果,避免被病媒(如:蠅、蟑螂)接觸污染。

‧避免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


資料來源:台南市衛生局

2009-10-13 11:06:24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