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第10550號健康諮詢

返回上一頁
  • 患者信息: 27歲


    我是幫我姐姐問的,之前她生理期不順婦科檢查是泌乳激素過高,吃藥後也沒做其它進一步追蹤.最近因身體過胖做內分泌檢查,尿液檢查體內類固醇過高,才發現是腦下垂體長腫瘤,請問這開刀危險性高不高,這種病因是如何產生的呢?

    2000-07-12 00:00:00

  • 林興中醫師

    林興中 醫師 於 1980-01-01 00:00:00 回覆

    腦下垂體瘤之流行率估計佔所有解剖病例的10%到20%,遠超過臨床上被發現的腦下垂體瘤。然而,由於現代生化和神經放射診斷技術的進步,以及外科技術學的改進,已對腦下垂體瘤病人的診斷及治療發生革命性的影響。譬如,在西元1970到1977年間,由於促乳素放射免疫分析法之利用,促乳素瘤的發現率增加十倍。 \r
    腦下垂體瘤現已不再依組織學表徵分成難染色性,嗜伊紅性或嗜鹼性;而是靠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方法和電子顯微技術,根據它們分泌的荷爾蒙來分類。 \r
    微小腺瘤是指小於一公分直徑的鞍內腺瘤;而巨大腺瘤是指大於一公分直徑且造成局部或廣泛性鞍腫大。微小腺瘤經常是靠荷爾蒙過多引起的症狀或徵兆來診斷;除了像在庫欣氏症由於醣皮質固醇分泌過多間接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外,腦下腺功能過低症是很少見的。微小腺瘤可能因為其他理由作腦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時而被偶然地發現。巨大腺瘤也可以造成荷爾蒙分泌過多的症狀,但腦下腺功能過低是相當常見的。 \r
    腦下腺荷爾蒙缺乏以生長激素最先開始,接著是促性腺激素 (黃體促素和濾泡促素),最後是甲狀腺促素和腎上腺皮質促素。有相當少的巨大腺瘤病人在被診斷時具有泛腦下垂體低能症,然而這些病人並不一定是具備最大腺瘤。這個觀察結果可以說明腦下腺功能過低症可能是因為干擾到下視丘釋素的流向或破壞到正常腦下腺細胞所產生的。 \r
    腦下垂體瘤造成的問題與分泌的荷爾蒙或蝶鞍腫瘤的侵犯作用有關。絕大多數的腦下垂體瘤是良性的;腦下垂體癌非常少見,只有在少數病歷報告過。然而,腦下垂體瘤可以是具有侵犯性的,但並非是惡性的。 \r
    在治療方面,不管是外科切除、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其主要力求改正腦下腺荷爾蒙的過度分泌,保存正常腦下腺組織分泌其他前腦下腺荷爾蒙的功能並且去除或縮小腺瘤本身。在具有最多經驗的轉診醫學中心,尤其是外科經驗方面,上述目標現在已可以在大多數的微小腺瘤病人身上達成了。然而,對於較大的腦下垂體瘤,經常必需靠多樣治療並且可能較不易成功。 \r
    \r


    林興中醫師 2000/07/13/00:12:09
  • 林興中醫師

    林興中 醫師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