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第11921號健康諮詢

返回上一頁
  • 患者信息: 24歲


    我的胃腸狀況一直很不好,前陣子去照胃鏡也只是胃炎脹氣而以,醫生開個藥吃吃而以,吃完了就比較好可是隔一斷時間就又開始胃腸不舒服了,不會疼痛只是覺得很不舒服一直打嗝、放屁,是不是去藥房買個胃乳就可以了呢?在胃腸不舒服的時候青春痘就愈發明顯,而且不只是在臉上而以,背部、前胸都會很明顯的增多,所以懷疑是不是有關聯呢? 謝謝。

    2000-09-07 00:00:00

  • 譚健民醫師

    譚健民 醫師 於 1980-01-01 00:00:00 回覆

    或許妳要考慮是否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r
    譚健民醫師關心您的健康\r
    http://www.tam.com.tw或致電2532-4138\r
    近幾年來,消化系專科醫師都一致公認上消化道黏膜的疾病輿「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直接相互的因果關係。在一世紀以前,胃腸專家都認為細菌是無法生存在動物的胃裡面;但在1989年以後,陸續有很多的臨床研究報告,指出十二指腸潰瘍罹患者的「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高達90-95%,胃潰瘍罹患者則達70-80%,胃炎罹患者則佔90%,胃癌罹患者亦高達60-70%。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在台灣地區的「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人口數,竟高達一千萬人左右,而這些受感染的個體也是將來成為「胃腺癌」罹患者的高危險群;由此可知,「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將會造成在台灣地區居民最主要的健康問題。\r
    既然「胃幽門螺旋桿菌」是典型的細菌,因此要消除「胃幽門螺旋桿菌」就必須使用抗生素。經過近十年的臨床藥物試驗,發現消化性潰瘍年復發率由原先的75%降至15%,由此可知「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的使用在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上佔著很重要的地位。雖然,有些學者強調使用某些特異性的制酸藥物,再加上抗生素的使用可以使得「胃幽門螺旋桿菌」在很短的時間內(甚至一個星期內)達到完全滅菌的目的;但在長期的臨床追蹤中,其完全根除率卻不相上下;此外,長期的抗生素的使用亦會較易造成細菌的抗藥性。因此,「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使用,最好不要超過四至六個星期;其中最常被使用的藥物不外是制酸劑加上鉍鹽、Amoxicillin、Flagyl或Clarithromycin,而這些藥物最常出現的不適反應包括有藥物過敏、噁心、腹脹、腹瀉、軟便、黑便、食慾不振、上腹部不適、全身倦怠、舌苔增加並出現金屬味,但這些副作用都是一時性的,一旦藥物停止後這些不適現象都會隨即消失。\r
    除外,某些臨床醫學家嘗試研究發展出「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疫菌注射,希望能夠經由疫苗的注射使得個體能夠產主動性的免疫能力,並由此來減少「胃幽門螺旋桿菌」的致病率,進而使得消化性疾病或胃癌得以減少或消失。\r
    雖然「胃幽門螺旋桿菌」在導致消化性疾病的成因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台灣地區醫界中,卻只有胃腸科專科醫師執著的利用抗生素來治療消化性潰瘍,此亦是消化性潰瘍的盛行率仍然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因此,假若消化性潰瘍在長期治療中,無法得到「痊癒」或「緩解」時,讀者不妨提醒你的主治醫師是否需要考慮「胃幽門螺旋桿菌」之感染之可能性。\r
    \r


    譚健民醫師 2000/09/07/11:40:17
  • 譚健民醫師

    譚健民 醫師 家庭醫學科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