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第15316號健康諮詢

返回上一頁
  • 患者信息: 21歲


    您好

    因工作內容(打字)每天需面對電腦8小時,已經工作近一個月,開始覺得近視有加深的感覺,而且眼睛酸累,長時間下來需不需要點些什麼藥水來改善,不會使近視加深和酸累?

    謝謝!!

    2001-02-03 00:00:00

  • 王孟祺醫師

    王孟祺 醫師 於 1980-01-01 00:00:00 回覆

    請參考拙作E時代的健眼之道\r
    「終端機症候群」可說是現代人最易造成眼睛不適的原因了,因為常期處於電腦螢幕之前,眼睛容易酸澀、乾燥、疲勞、充血,眼眶四周會有緊繃、脹痛感,甚至引起肌肉緊張性頭痛,頸背肌肉也因常久維持同一姿勢而酸痛,手腕則因敲鍵盤而可能罹患「腕道症候群 」,因身体過度接近螢幕而曝露在電磁輻射的污染之下。如果要防止終端機症候群,必須做到「內外兼修」,內者、改變自已的用眼習慣;外者、改良外在的環境是也。\r
    首先,必須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r
    1. 調整螢幕的明亮度,對比度,讓眼睛能夠在最輕鬆的狀況下工作:選擇一個好的電腦螢幕是最重要的,避免會閃爍的螢幕,要有高的掃描頻率,並注意是否符合國際電腦的安全規範 。調整時需配合周邊環境的亮度,明亮度以不感刺眼為原則,不宜太亮,螢幕亮度約500lux,週邊亮度約300lux為最佳狀態;對比度儘量調高。好的護目鏡具有過濾輻射、增加對比度、防止眩光等功能,是電腦族不可或缺的工具。也要記得勤勤拂拭您的電腦螢幕,避免灰塵降低了清晰度。\r
    2. 調整字体的大小:電腦上的字体大小不宜太小,以免增加眼睛的負擔\r
    3. 調整外界燈光:千萬避免背景全暗的工作方式,光線的方向要避免造成螢幕的反射,反射會造成眩光與降低對比敏感度。\r
    4. 調整座椅高度與距離:不適的座椅高度不但會引起腰酸背痛,也容易造成乾眼。眼睛朝上看時,因為眼球曝露於眼裂的表面積增加,淚水易蒸發,所以最好可以將座椅調整至稍為往下垂視的狀態。一般的研究建議作業員應配戴合適的眼鏡,並距離螢幕50-100公分(平均75公分)\r
    5. 調整室內空調:由於電腦設備多置於空調房中,加上台灣地處亞熱帶,整天處於冷房中已是常態。冷房中的低濕度,也會增加淚水的蒸發;所以空調溫度不要太低,出風口不要朝著頭部,房間中擺放一盆水以調節濕度,都可以降低乾眼的機率。\r
    6. 調整書類資料的位置:資料應近螢幕,書類與眼睛的距離最好與螢幕等距,避免過多眼睛與頸部搜尋的動作,以免增加眼部調節作用的負擔。\r
    \r
    再者要有正確的用眼習慣\r
    1. 適當的休息:美國NIOSH(nation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研究建議電腦工作者至少每工作40到45分鐘應該休息15到20分鐘,以閉目仰臥或是望遠的方式讓眼睛達到充分休息的目的,必竟休息是為了更長遠的路。若有時間可以使用熱敷來幫助眼睛肌肉放鬆。\r
    2. 多眨眼:這可不是賣弄風情。眨眼的目的是將淚液層重新覆蓋住眼表面,避免眼睛的乾燥呢!有些人雖然眨眼,但不完全閉緊,這種眨眼方式可是會造成角膜下方的乾燥哦!使用電腦時,因注意力過度集中,也會降低眨眼頻率,所以要注意多多眨眼,而且要慢慢的眨,讓眼皮真正緊閉。\r
    3. 配戴適當的眼鏡:電腦工作屬於近距工作,如果到了老花的年齡(約四十歲),應注意眼鏡的度數是否正確。由於工作距離與視線方向和一般閱讀書報並不完全相同,因此有可能要使用不同度數或鏡片光心的眼鏡,驗配時應將工作狀態告知驗配人員。\r
    4. 避免使用隱形眼鏡:在近距工作時隱形眼鏡比一般眼鏡更耗廢眼睛的調節作用,且會破壞淚水的穩定度,易引起乾澀。除非必要,不要使用隱形眼鏡。\r
    5. 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當的生活型態,睡眠充足,不熬夜。均衡的飲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A、C、 E的水果及食物。不要長期待在乾燥的冷器房中使用電腦,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出去走走散散步,再回到電腦桌前。\r
    6. 使用適當的藥物:如果有乾眼症,可以使用人工淚液來治療;如有其它疾患,切忌擅用藥物,應找醫師處方正確的藥物。\r
    \r
    如果能切實遵循上述「六六大順」法則,必能將造成終端機症候群的「內憂外患」減至最低。除了眼睛的疲勞外,長期使用電腦對人体的生理與心理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在我們享受電腦科技帶來的便捷舒適的同時,也應該注意預防電腦負面的傷害和影響,這樣我們才能更無後顧之憂的騁馳在神奇的電腦世界中!\r
    \r
    \r


    王孟祺醫師 2001/02/04/08:18:11
  • 王孟祺醫師

    王孟祺 醫師 眼科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