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第28888號健康諮詢

返回上一頁
  • 患者信息: 23歲

    我第一次痛風發作是國二
    我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一年了
    痛風病史差不多有8.9年

    請教醫生當我打球完之後
    幾乎腳姆指都會疼痛
    隔天痛風就發作
    我的體重差不多有87kg
    還有最近天氣多變
    下雨時右腳姆指內側會疼痛
    吃藥好了之後 隔一個禮拜又下雨
    同樣部位又疼痛
    而且右腳姆指外側的關節有特別突出
    這些都是痛風都會的徵召嗎
    還是我的關節有其他問題
    我吃痛風的藥都會拉肚子
    聽朋友說這樣會好的比較快
    是真的嗎 到底是把什麼拉出來
    因為看醫生太多次
    醫生都對我的問題並無完整的回答
    都是打針 拿藥 回家

    2002-09-27 12:54:48

  • 林興中醫師

    林興中 醫師 於 2002-09-28 12:28:00 回覆

    不斷的發作痛風,尤其是運動後,應該是:
    1.血中的尿酸值超過其在血中的溶解度(一般為7 mg/dl)。
    2.運動後出汗太多而沒有補足失去的水份,使血中尿酸濃度更升高。
    3.激烈運動後,下足小關節「微小性受傷」,使關節液中的酸性度增加,更易使尿酸沉澱在關節組織內(雖然血中尿酸值未高過7),造成痛風發作。
    痛風常發生於足部,乃因:
    1.足部是受壓最大之所在,其小關節最易受傷
    2.足踝部的溫度約只有28C,尿酸的溶解度較低(溶解度與溫度有關),一般指尿酸正常值是指在血中pH=7.4(酸鹼度為中性)及體?鄏b37C(正常體?遄^情形下,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為7 mg/dl左右,在以上情況下,若濃度超過7 mg/dl則易沉澱造成白血球堆積及釋出細胞介質,導致急性發炎(即所謂痛風)。如前所述,影響尿酸沉澱與否(溶解度)尚包括關節部位之酸鹼度、溫度、受傷與否、身體是否脫水等諸多因素,因此痛風發作時,並非每位病患的血中尿酸值一定超過7 mg/dl(有些醫院使用比色法定量尿酸,則以7.2 mg/dl為溶解度上限),一般言,平常保持血中尿酸值在6甚至5 mg/dl以下者,發生痛風的機會將會大減。
    一般急性痛風發作時,醫師會給予:「NSAID」,即「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數天作為首選藥物(除非病人有嚴重消化性潰瘍),以往第一線藥物是給予「Colchicine(秋水仙素)」,每小時1顆共8小時,跟著2小時1顆直到病人不痛、或拉肚子(此藥對腸道細胞傷害導致的副作用)、或已達總劑量6 mg(因超過此量曾有致死之病例報告)為止,此藥主要作用為「穩定白血球,使其不釋出細胞介質,故可降低發炎疼痛」,以往是治療急性痛風的首選藥物,惟因其對腸道的副作用(尤其是超過6 mg),使腸道細胞受損,導致腹瀉,嚴重者電解質不平衡及可能感染細菌導致敗血症,甚至休克致死死的病例報告,故目前被NSAID所取代。第三類治療急性痛風的藥物為「類固醇」或ACTH,但要注意血糖的波動情形。
    待急性痛風發作過去後,要針對「元凶」處理,即必須保持血中尿酸值在5 mg/dl(依據美國風濕病醫學會的建議)以下以防痛風復發及避免痛風石或痛風性腎病變的產生。使用降尿酸藥物一般有二大類:
    1.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如Allopurinol(別普林醇),每天1~3顆,即100~300 mg,但要注意有人對它過敏,造成皮膚、口腔黏膜潰爛及感染。
    2.幫助尿酸排出的藥物,例如Benzbromazone(苯溴香豆酮)或probenecid(丙璜舒),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藥物必須腎弁鄔|佳(CCr在50 ml/min以上)方能有效,且要定期檢查肝、腎弁遄A腎弁鄐ㄗ峈怚u能使用Allopurinol了。
    不論是使用何種「降尿酸藥物」,只要使血中尿酸值改變,都將會「引爆」新一波的急性痛風發作,因此專家建議必須先使用「秋水仙素」每天1至2顆,至少2週(可穩定白血球以防痛風急性發作),方可使用降尿酸藥物。
    此外,要戒酒、減肥才可減少痛風發作。另外查查看有沒有伴隨跟痛風有「姻親關係」的其他代謝性疾病,例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以期早日診斷,早期治療,以降低日後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
  • 林興中醫師

    林興中 醫師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