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兒科第32702號健康諮詢

返回上一頁
  • 患者信息: 27歲

    一年半~
    我女兒一歲6個月,身高81,但體重只有10公斤,明顯的瘦,但她的食量不比其他同齡小孩少,也給她吃過一些所謂的菌類(龍根菌~~~)但不見長肉,最重要的是,她很容易感冒,咳嗽(有時乾咳,有時有痰),黃鼻涕,有時發燒~~保母還覺得她的便便特別臭~~~常在吃西藥...請問有什麼辦法能讓她健康一點呢?

    2003-02-26 16:48:10

  • 張家蓓中醫師

    張家蓓 中醫師 於 2003-05-19 21:37:23 回覆

    當患者因受涼而引起感冒時,有些老中醫主張單純應用飲食療法,也有很好療效。比如多喝些熱開水,熱米粥湯,或是應用生薑紅糖茶,或蔥薑茶等,咳嗽劇烈多痰時,可用生薑蘿蔔茶:“1斤蘿蔔1兩薑,切片燒水當茶喝”。另一種“香菜茶”,效果也不錯,作法為: 〈材料〉香菜30克 飴糖15克 米30克 〈做法〉將米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燒開,熬煮十分鐘後,取上層米湯半碗,將洗淨切斷之香菜及飴糖放入碗中,至電鍋中,將飴糖融化後即可。
    如果是屬於中醫的風熱外感所引起,可用海蜇50克,荸薺100克,煎水代茶,有良好的清熱化痰止咳作用。也可用生白蘿蔔,洗淨帶皮切碎,絞汁內服;另一種為〈竹葉粥〉。
    若屬風燥乾咳無痰或少痰的患者,我們可選用梨子1只,洗淨後切開,挖去梨核,放入川貝末二到三錢,也可再加些冰糖;再把梨子合上,用牙籤插住,放入碗內,以電鍋蒸熟後食用,大約食用1~2個之後,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另一種對於一些不喜藥物的小兒,我們可以外治法來治療,先拿一把蔥白搗汁,再將蔥汁與少許麻油或勻,父母可以用手指沾蔥油,摩擦小朋友的面、背、 頸、心窩、手足心;再蓋上厚衣被,使小朋友微微汗出,這種方法有疏通經落的作用;另一種是將柴胡、荊芥、紫蘇、薄荷各十錢,煎湯,趁熱擦浴,有退燒的效果。
    至於因為熱病時,造成口渴,或是因為熱病餘熱未退,津液大傷,我們可以用“溫病條辨”的五汁飲-梨汁、荸薺汁、藕汁或是甘蔗汁、麥冬汁、鮮葦根汁,適量和勻,梁服或是溫服均可,此方可以緩解熱病時的口渴不舒,生津止渴的效果不錯。
    另外一種方法對於流行性感冒病人,也可選用下面兩種拔罐方法,也多有效。
    其一,選用大椎、至陽兩穴。採用閃火法拔罐,先吸拔背部大椎穴區,然後手扶罐體沿督脈循行路線緩慢向下推移到至陽穴處,再向上推移到大椎。如此反復6~8次,使局部皮膚潮紅瘀血,然後留罐於大椎穴處3~5分鐘。
    其二,選用大椎、風門、肺俞三穴。先用三棱針點刺,再以閃火法將中號玻璃火罐吸附於以上部位,拔出血液1~2毫升。
    對於流感病人,民間中醫也多習慣採用刮痧治療,方法既簡單,療效也頗佳。具體方法是:
    預先選擇好印堂、太陽、大椎、廉泉與天突連線處。將手指用溫水濕潤,五指彎曲,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節對準上述部位,將皮膚夾住,然後拉起再鬆開,也可用拇指腹與食指第二節捏拉上穴,如此一起一落,每點反復進行6~8次,直至被夾處成為紫紅色充血斑為度。
    運用推拿方法治療流感,也是中醫推拿醫生的有效手段。具體方法如下。
    重點選擇印堂、上星、太陽、風池、肩井、合穀、承山部位。令患者正坐,推拿師對坐,左手扶病人枕部,右手拇指點按印堂穴,一擠一壓,6~7次。隨將拇指向上推,兩拇指交替進行,反復20餘次,最後一推至上星穴處,點按片刻。然後兩拇指自額部發際,向兩側額角分推,再由印堂經眉上方推至太陽並輕揉按該穴10餘次。最後推拿師立于病人背後,兩拇指揉按風池穴。為使病人出汗,可加拿肩井、合穀,重按承山。
  • 張家蓓中醫師

    張家蓓 中醫師 中醫婦兒科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