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兒科第41872號健康諮詢

返回上一頁
  • 患者信息: 23歲

    有一陣子了!
    每次月經快來時,都會覺得腹部很脹,而且胸部也會脹脹的,不是很舒服、也會覺得做什麼事都會很毛燥、很煩!

    2003-12-29 15:17:13

  • 張家蓓中醫師

    張家蓓 中醫師 於 2003-12-29 23:16:06 回覆

    很多人都以為『脾氣不好、情緒不穩定』就是「經前症候群」的唯一表徵,其實它的症狀十分多樣化,常見的經前症狀可能包括,感冒、頭痛、胸脹、乳脹、胸痛、下腹悶脹、下腹痛、便秘或腹瀉、情緒不穩定、沮喪、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水腫、失眠、口瘡、嗜食等等,患者可能只出現一種或同時出現多種症狀。另外,因患者的個別不同,所以臨床症狀的出現時間或輕重程度也有相當大的差異。
    一般而言,在排卵日到月經前一週左右這段期間都有可能出現症狀。大多數患者在經前一週才開始出現不適感,等到月經一來症狀就很快的消失,有部份患者會在排卵日及月經前幾天都感到不適。像這樣有時間性的症狀不適,便是與更年期有所區別診斷的指標之一;但亦有特例,極少數的患者,症狀會從排卵期一直持續到經前,所以整個月經週期中,幾乎沒有幾天感到輕鬆自在。由於「經前症候群」幾乎都是根據患者的主觀感覺來定義,因此在臨床上需要更仔細的問診,才能確定診斷。

    中醫對於「經前症候群」的看法,則是根據臨床症狀的不同,將其分為下列幾類:

    一、焦慮緊張型:
    此型患者在臨床上最多見,可見胸悶、易怒、焦躁及經前乳脹等現象。多因荷爾蒙不平衡,而導致情緒變化。中醫將其歸為肝氣鬱結型,可用自律神經調整藥,像是加味消遙散之類的方劑。

    二、頭痛型或感冒型:
    有些患者明顯在每次月經前或結束後,開始出現偏頭痛或感冒的症狀。這些患者多因為感冒未痊癒,風邪殘存,因此可以用柴胡湯之類的方劑治療。

    三、水腫型:
    症狀多見經前手腳水腫、全身緊脹感,甚至體重也隨之增加,因此在臨床上多用通經利水的中藥方劑,像是五苓散、澤蘭之類的藥物。同時要避免過多的鹽分攝取,以免造成體內水分過度滯留,而增加體重。

    四、腸胃型:
    有些患者會在經前出現便秘症狀,經期來時又出現腹瀉或排氣頻繁的現象。這類患者多屬脾虛的證型,因此可以針對脾胃方面來調理,像是香砂六君子湯之類的方劑。

    五、無力昏沉型:
    此類患者血糖偏低,喜好甜食。可能在經期出現食慾大增的現象。因此建議在經前可服少量甜食來改善症狀。中藥方面也要從脾胃著手,像是用清胃散、山藥之類的方藥來調節血糖代謝機能。

    上述證型中以焦慮緊張型以及經前頭痛或感冒型的療效最快,通常只要再月經前一週服藥效果就相當好。另外運動、飲食也相當重要,像是經前情緒變化較大的患者,建議每天要有適量的運動,減少鹽分及脂肪的攝取,避免茶或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才能有效改善情緒變化。
  • 張家蓓中醫師

    張家蓓 中醫師 中醫婦兒科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