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第81387號健康諮詢

返回上一頁
  • 患者信息: 14歲

    11個月
    膝蓋疼痛
    本身是籃球隊員,左膝蓋偶而會出現疼痛的症狀,以側面居多,有時上下方也會痛,側面接近小腿處壓痛,本來只是偶而會痛,最近次數變得較頻繁,上樓梯會有些微的無力感,長時間打球膝蓋會有點不舒服

    2007-02-26 20:51:16

  • 周育丞物理治療師

    周育丞 物理治療師 於 2007-05-29 12:38:07 回覆

    您好

    依據您簡單描述 有可能罹患髕股關節綜合症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或 跳躍膝 Patella Tendonitis
    實際情況還是請您就醫進一步釐清病情
    參考資料 有圖片解說http://painless.idv.tw/sportinjury/index3.html

    髕股關節綜合症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由字面上的意義看來,髕股關節功能性障礙發生在髕骨(膝蓋骨)與股骨之間的關節面。當膝蓋彎曲或伸直時,髕骨在股骨內外髁中間的凹槽內上下移動,扮演滑輪的角色,協助股四頭肌作出動作。髕股關節功能性障礙發生在下列兩種情況:
    l 髕骨下關節面承受過度壓力
    l 髕骨無法於正確軌道內運行
    以上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臏骨下關節面軟骨的磨損, 造成炎症和疼痛。

    髕骨下關節面承受過度壓力的原因,一般認為與股四頭肌的緊繃有關。許多運動員致力於重量訓練,提升股四頭肌的肌力,卻往往忽略運動後的伸展牽拉運動,導致股四頭肌緊繃而將髕骨往下壓迫,長時下來便增加了下關節面軟骨磨耗的風險(即所謂的髕骨軟化症)。

    髕骨無法於正確軌道內運行的情況一般認為與以下三種因素有關:

    1. 股內側肌VMO肌力不足:股內側肌肌力不足直接減少髕骨內側的支撐力(見圖),導致髕骨往外移位的結果。
    2. 髂脛束Iliotibial Bend過度緊繃:膝關節外側緊繃的髂脛束,造成髕骨往外的拉扯力增強,導致等同於股內側肌肌力不足而髕骨外移的結果。
    3. 下肢生物力學Biomechanical異常:除了明顯的足部外翻、內旋足、膝外翻等生物力學異常現象之外,近年來的研究,也已慢慢把上述兩種原因也歸咎於潛在的生物力學問題。
    下肢生物力學專欄 http://painless.idv.tw/foot/

    治療原則

    l 急性期著重炎症(紅腫熱痛)的控制與處理:藉由物理治療以及外敷中藥可以得到相當不錯的效果,必要的時候應配合口服藥物介入。

    l 股內側肌VMO肌力強化訓練:(需經過評估後擬定運動頻率/強度)
    1.靠壁坐姿訓練:膝關節維持在20-30 度彎曲的位置,採半蹲姿勢背靠牆壁,兩膝之間用力夾住擠壓一個軟硬適中的球(韻律球或排球),如此一來可以誘發出股內側肌的強力收縮。
    2.側步上階梯:利用高度的變化進行側步上階的動作,此一訓練主要強化關節的穩定度,須等症狀明顯改善後始得實施。

    l 加強髂脛束Iliotibial Band的舒展:髂脛束是非常強韌的構造,除了藉助臨床手法、深層震動槍Slacking Gun等方法處理之外,平常運的熱身與收操伸展動作更顯得重要,一般建議這樣的動作每一次應至少持續30秒以上才能收到效果。

    l 功能性鞋墊導正人體重力線分布:足部就如同建築物的地基一樣,若地基歪斜,樹幹也會跟著傾倒。下肢生物力學的問題也是相同的道理,臨床上經過審慎的評估之後,可以給予功能性鞋墊來導正人體的重力線,免去膝關節長期不平衡所導致的損耗。

    l 輔助治療:肌內效貼布Kinesio Tex以及膝護具,可於活動時提供髕骨需要的保護與支撐,將髕骨限制於正確的軌道內運行。

    跳躍膝 Patella Tendonitis
    相對於股四頭肌肌腱炎,髕骨肌腱炎的疼痛區域位於髕骨下緣,起因於需要頻繁跳躍或隨時變換前進方向的運動,例如籃球、排球等。舉跳躍動作為例,髕骨肌腱在著地期扮演著膝關節吸震、煞車、以及穩定的重要角色;一再重覆的跳躍動作,導致髕骨肌腱承受莫大的壓力,終究導致肌腱損傷的結果。

    常見症狀
    l 髕骨下緣可觸診到痛點
    l 患側髕骨肌腱明顯較健側腫脹
    l 股四頭肌用力收縮時誘發出疼痛
    l 運動中/後感覺膝蓋僵硬或酸痛
    l 往往併發股內側肌或小腿肌肉無力的現象

    處理原則
    l 急性發作遵循PRICE運動傷害處理原則,應適當休息。
    l 炎症反應可藉由保守療法處理(超音波治療、外敷中藥、手法治療)。
    l 運動的熱身/收操應加強股四頭肌的伸展運動。
    l 股四頭肌肌力訓練。(應特別加強離心收縮型態的訓練)
    l 配合護具或肌內效貼布給予患部支撐與保護,避免二次傷害。
    l 情況無法改善應考慮手術治療的必要性。

    以上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周育丞物理治療師

    周育丞 物理治療師 復健科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