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從「瞎拼王」到學習做自己慾望管理的主人

模擬案例一:

一名30歲婦女的先生到中國大陸經商近2年,由於過去帶小孩、出國旅遊、或在哪裡吃晚餐等大小事情,全靠丈夫來幫忙她做決定,現在另一半不在身邊,覺得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後來逐漸形成上街買名牌衣物,來化解自己鬱悶及空虛的心情,結果半年內買了4千多萬元名牌貨,家裡堆得像倉庫,連路都沒得走…

模擬案例二:

一名中年男子,因為受不了妻子和媽媽經常在家中爭吵,為了圖個清靜,常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上網路,後來以網路購物的方式,兩年內花了百萬元以上……

多數人面對壓力時,都會有自己因應的模式,以幫助自己在生活中適應(如運動、聽音樂或聊天等),但如果您或週遭的朋友是藉由『瘋狂購物的行為』來紓解壓力,千萬可別大意,這將是心理問題的警訊。

近年來在心理衛生界及坊間已開始注意到購物狂(或暱稱為「瞎拼王」)這樣的心理行為問題,甚至一直有傳言「購物狂」(compulsive shopping)將會列入下一代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Ⅴ)的疾病診斷分類中。有時候瘋狂購物的行為的確會出現在躁鬱症病患情緒高亢時,變得慷慨大方,影響到自己的判斷力,而大肆購物,甚至就將買來的東西隨手送人。但是在去年,美國精神醫學會(APA)還特別出來聲明,目前暫時還沒有將「購物狂」列入單獨特定疾病診斷的計畫。也就是目前為止,購物狂的現象,並不屬於任何一種特定的精神疾病,但卻著實使一些民眾深感所苦。

以現今社會上民眾求助的症狀來探討,可歸類的特徵有:

1.瘋狂的購買行為;

2.購買東西後,並不使用;

3.對於購買後的物品,失去了興趣感。

很多『購物狂』是希望透過購物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提高自尊、發洩情緒、抵銷焦慮或緊張等,但實際上個人產生的潛在性危機卻是情緒困擾、低自尊、衝動控制失調或壓力因應功能不良等問題;若再加上消費金額超出個人負荷的經濟能力,將促使心理問題或經濟壓力更驅嚴重,近而衍生家庭衝突或偏差行為,同時也增強『購物狂』繼續購買的行為,以抵銷個人的焦慮,猶如惡性循環不斷的重複。

根據部分研究報告顯示,「購物狂」大部份以女性居多,且通常發生在假期前後或大減價的季節;而「錯誤的觀念導向」也是誘發購物行為的關鍵之一,常見的觀念像是『購物即是享受』、『購物代表時尚』、『購物是全家的休閒活動』等,將購物做為心理抒發的管道,因而錯誤地增強了購物行為的動機。

所以有少數學者從成癮行為防治的學理基礎,提出一些改善的策略。例如分析自己內在的不當想法,用認知行為治療的理念,轉變用其他正向的想法及行為來替代購物帶來的情緒抒解效果,並且從成癮行為復發預防的觀點,透過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的重整,來遠離瘋狂購物的行為。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著眼於社會上新興的心理困擾及民眾需求,正在規劃於93年下半年推出相關的輔導團體,並呼籲有類似困擾的民眾,可以向心理衛生或精神醫療相關資源尋求協助。(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專線:請於上班時間來電3393-6779#11)
本文由【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