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健康KABINAI-認識揮之不去的「外陰道炎」

外陰道炎對許多婦女而言,這還是揮之不去,驅之又來的長期煩惱。其實,正常婦女的陰道內,本來就會存在有來自子宮、子宮頸及陰道的分泌物;只要分泌物顏色清澄、不帶惡臭、不會造成局部刺激,應該都算是正常的情形。尤其在排卵期時,分泌物的量會增多,像蛋清一樣,這目的是為方便精蟲進入,促成受孕,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只有當分泌物的顏色、流量、味道有異常或伴隨有外陰部搔癢、疼痛情形,才需要治療。

很多人誤以為是白帶引起發炎,其實正好相反,白帶是外陰陰道炎的症狀。引起白帶的原因很多,例如放置異物、細菌、黴菌、披衣菌、淋病、陰道滴蟲等感染。甚至不當的清潔習慣、對清潔劑或香皂過敏,或情緒變化也會引起陰道分泌物的變化。因此必須經過仔細診察,根據不同的病因再做不同的處置。

像是黴菌引起乳酪狀的白色稠狀分泌物增加,只需潮濕的環境,或身體抵抗力較差的時候,例如月經前後、排卵期、懷孕、服用抗生素、肥胖或有糖尿病的婦女,即大有感染的機會;而來自肛門的大腸桿菌或腸球菌,也很容易在上廁所、性交、更換衛生棉時,帶向陰道去而造成感染。至於陰道滴蟲,則是一種單細胞原蟲,多半經由性行為傳染;大量增殖的時候,會造成量多且具惡臭的陰道分泌物,呈黃綠或灰色。由於男性受到滴蟲感染時,多半沒有症狀,但滴蟲卻會存留在尿道或攝護腺中,若不同時加以治療,會再回傳給性伴侶,造成所謂的「乒乓球效應」。因此,若夫婦有一方感染陰道滴蟲,必須要同時治療,以斷禍源。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婦女上婦產科檢查前,特地先沖洗過陰道,以表示對醫師的尊重,卻不知這樣一沖,沖掉許多蛛絲馬跡,反而不易看出分泌物的特色,增加診斷的困擾。另外,婦女們注意平日不要任意使用清潔藥水沖洗陰道,以免破壞陰道內正常菌態以及酸性環境,而給病菌有可趁之機。儘量穿通風吸汗的內褲,注意局部清潔,避免濫服抗生素,避免不當的性行為,這些措施,多半能有效地預防感染,減少白帶的困擾。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