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老翁出乎意料以為長針眼,竟是身長6公分蟲蟲作怪!

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眼科日前發現一位63歲的黃先生,因為右眼上眼瞼有一個腫塊到本院眼科門診就醫。經過眼科主任楊熹明手術後發現此腫塊,竟然是因為一條身長六公分多的絛蟲所造成!黃先生注意到此腫塊才約一個月左右,本來以為是被蚊子叮咬,雖然不痛但因為持續不消退,忍不住又去捏擠它,卻造成開始腫痛,由於腫痛持續將近兩個禮拜,終於不得不至眼科求診。求診之後,赫然發現原來是身長六公分多的絛蟲作祟而導致黃先生眼睛腫痛。

人的眼睛裡跑進寄生蟲!

楊熹明主任表示,黃先生在門診檢查,視力正常,眼睛也是大致正常。眼瞼上的腫塊由病史上及位置上判斷,不像是最常見的〝長針眼〞,因為並沒有明顯的發炎反應,比較像是肉芽腫(散粒腫)的情形,但因為位置比較偏上方,也不太像一般的散粒腫。初步判斷可能是一個皮膚的皮脂腺囊腫,也就是俗稱的粉瘤,因此在局部麻醉之後,將腫塊切開,準備將裡面的內容物清除。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的,切開後只有少量的肉芽組織,當用刮匙進入清理時,刮出了一點白色的包囊狀的東西,本來也認為可能是皮脂腺囊腫的囊袋,改用鑷子夾住,要將其徹底清除時,卻發現越拉越長,竟然抓出一條長約六公分的白色蟲子!

寄生蟲感染途徑

這是一條長約六公分,寬約零點三公分形如麵條的多節蟲子,剖面呈扁長方形,當下判斷為這是一條寄生蟲,以形態看最有可能的就是絛蟲。經過請教中山醫學大學寄生蟲科徐玲玉老師,她認為此病症是一例幼裂頭絛(ㄊㄠ)蟲症。這是一種近年在眼科比較罕見的情形,即寄生蟲在幼蟲階段,進入人體所致。可能是由一種曼森氏裂頭絛蟲的幼蟲在人體內寄生造成的。

該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用生蛙肉貼敷傷患部;二是食用生蛙、蛇肉或吃其它未煮熟的動物肉;三是直接感染幼蟲。這種寄生蟲主要感染狗、及豬隻,其成蟲寄生於狗、豬的小腸中,蟲卵隨糞便排出孵化為六鉤幼蟲,寄生於第一中間宿主劍水蚤(水生節肢動物),發育為原尾幼蟲,蝌蚪吞食水蚤後,在第二中間宿主蝌蚪體內轉為長尾幼蟲。故在飲用生水,生食蛙肉、或有傷口的情形下,幼蟲可能侵入人體造成感染。 不過幼蟲在這種情形下是不會發育成成蟲,一般只會引起肉芽腫性發炎,通常也只發現一隻(故又稱為孤蟲症),所以一般只要切除通常就會痊癒。

寄生於深部組織常無明顯症狀,病患不易察覺

曼氏裂頭絛蟲幼蟲寄生部位曾被發現在:眼部、口腔、頰部、頸部、胸壁、腹壁、四肢、腹股溝、外陰、尿道、膀胱以及腦等。其寄生於深部組織時,常無明顯症狀。如在皮下及肌肉寄生,局部可有腫脹、壓痛、發癢及蟲爬感,並可於皮下觸及小結節,其大小如指頭。但也有一些患者除在局部發現無痛性包塊外,並無其它自覺症狀。這種感染早年曾在福建省被報告過,因當地人相信偏方以生食蛙肉治療疥瘡,或以切碎生蛙肉、蛇肉敷眼部以消腫,導致幼蟲侵入,包括結膜、腦部都曾有報告。台灣也曾有十幾例的報告,但在這些年來已很久未曾出現類似病例。

楊主任說,回溯病患的病史,黃先生曾於去年參加旅行團到過中國大陸,不過否認有吃到生冷食品。也不記得有傷口接觸的情形,倒是他是一位非常喜愛到溪邊釣魚的人,在去年幾乎三五天就到湖邊垂釣,今年則很少去了。很有可能因接觸這些水生動物,而致感染。初期並沒有明顯病徵,一直到漸漸腫大,再加上捏擠,才誘發發炎反應。他也曾因魚鉤鉤到而掛急診,所以也可以假設在釣魚時,正好有傷口又接觸這些水生動物,感染是有可能的。至於幼蟲是否從手腳傷口,甚至消化道再鑽到眼皮,還是直接接觸臉部或眼皮所致,則無法斷定,因病患完全不記得任何異狀。

國內外旅遊,小心避免感染,防護措施要做好

楊熹明主任指出,近年我國因醫藥衛生進步,環境改善,寄生蟲幾乎已快要被國人遺忘了,但是隨著國外旅行頻繁、夏天季節玩水的民眾增多、颱風豪雨造成洪水淹沒等,例如寄生蟲、類鼻疽這一類的感染似乎又有可能會開始出現。因此注重公共衛生,例如污水糞便的處理,仍然是不可疏忽的。

同時也由這個案例,提醒大家,從事戶外活動無論成人或兒童,該有的防護準備,還是不可少,也就是儘量避免赤足,著長袖戴帽,有傷口時儘量不要接觸泥土及水。一個常被忽略的就是香港腳的傷口,特別是有糖尿病的患者。從事水上活動時要使用護目鏡或蛙鏡。如果有近視,最好使用有度數的護目鏡或蛙鏡,不要戴著隱形眼鏡下水,一方面避免鏡片損壞或流失,更重要的是以免鏡片吸附不尋常之黴菌、原蟲、病菌,以防發生感染。因為一旦發生感染,在診斷及治療上常常是很困難的。也不要隨便讓不潔物品接觸眼部,或是以看來清澈的溪水泉水,沖洗眼部附近。同時一旦有異常時,還是要就醫,儘量不要自力救濟。飲食方面還是最好要熟食,避免直接飲用生水及食用生肉,許多種寄生蟲仍然存在在我們生活環境中,包括豬肉、牛肉、蝦蟹的肉內臟等等,也不要相信米酒同飲或沾芥茉就可殺菌。食材的來源、處理手法及過程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臨床經驗上,在野外被水蛭、蜱類、蜜蜂叮咬眼部的病例也曾發生過。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