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台北人心血管疾病知多少?十大死因已轉向慢性疾病!

十大死因已轉變為慢性疾病為主之型態

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國人的十大死因中已轉變為以慢性疾病為主之型態,其中以心臟、腦血管及高血壓之心血管疾病最為重要。近十年來,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在臺閩地區每年約在兩萬七千人左右,死亡率約在每萬人中就有一百三十位,為僅略低於「惡性腫瘤」死亡率之主要死亡原因;其中臺北市約占一成,而每十萬人死亡率較高雄市高出許多,與臺閩地區比較,則原較臺閩地區略低,惟近兩年則死亡率較高。

你知道嗎?台北市民死亡者一半以上是死於心血管疾病或惡性腫瘤,平均每天市民有九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有十二人因「惡性腫瘤疾病」死亡。近五年來北市腦血管疾病死亡率雖有下降趨勢,心臟疾病則逐年增加,在九十三年死亡人數中,以心臟疾病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55%最多,較臺閩地區、高雄市心臟疾病之48%、53%高,其次為腦血管疾病占40%,較臺閩地區、高雄市腦血管疾病之46%、41%略低。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男性為女性之一點六倍

九十三年台北市市民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者三千多人中,男性居多數計一千九百多人占61%,女性一千兩百人占39%,其中心臟疾病死亡人數男女差異較大,男性占64%,女性占36%,腦血管疾病男女死亡百分比約為六比四,至於高血壓性疾病則男女相當。死亡率男性為每十萬人一百四十八人,為女性九十二人之一點六倍,其中心臟疾病死亡率男性為女性之一點八倍最高。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隨年齡增加呈快速上升

在九十三年的統計中北市民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者,集中在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八成,中年(45∼64歲)占16%。在死因排序上,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為壯年死因的第四、六名,中、老年則排名提高至第二、三名,高血壓性疾病亦進入第九名。死亡率則隨年齡增加呈快速上升,壯年人口(25∼44歲)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十一人,中年(45∼64歲)增至每十萬人七十七人,六十五歲老人更增加至每十萬人八百八十人。

高血壓性疾病標準化死亡率較92年回升,宜提高注意

為避免死亡率高低受人口結構變化影響,以1976年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人口結構為基準,計算標準化死亡率,近年來標準化死亡率均見下降。九十三年台北市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分別較九十二年減少0.1%、11.1%,惟高血壓疾病標準化死亡率較上年回升11%,顯示其死亡率增加與人口老化較無關係,宜提高注意。

腦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低於南韓、香港、新加坡與日本

九十三年台北市心臟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低於日本、新加坡與歐美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略高於南韓與香港;腦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則為最低;高血壓性疾病標準化死亡率則高於日本與英國。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