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以為少吃、少喝、少尿就可治好糖尿病?卻引發肝膿瘍!

台中縣童綜合醫院收治一名糖尿病患者以為儘量不吃、不喝與不尿就能治好糖尿病,導致病情惡化並引起化膿性肝膿瘍緊急住進加護病房,經醫護人員細心的照護,患者日前已辦理出院。

一名67歲陳姓老翁兩個月前在他院檢查時,才發現患有糖尿病,雖得知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卻未控制血糖,11月28日突然意識不清被家人緊急送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當時血糖飆高至1133mg�ml,合併酮酸中毒、肝功能異常,經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罹患化膿性肝膿瘍。童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許紋誠表示,得知患者罹患肝膿瘍後,緊急安排經皮穿肝膽引流術,將膿液導出投予抗生素治療。而培養肝臟引流的分泌物後,報告為克霍伯氏肺炎桿菌,為國內常見的菌種。

許紋誠醫師說,陳姓老翁在兩個月前檢查出糖尿病,在他的認知糖尿病的三多─「多渴、多尿及多喝」,以為只要不吃、不喝與不尿就能將糖尿病治好,這兩個月以來他吃得很少,口渴了不喝水,儘量不尿尿,不僅沒控制好血糖,反而病情更加惡化,家人發覺不對勁時他已呈昏迷狀態,才緊急送醫並住進加護病房,經投以抗生素治療與穿肝膽引流術,並以胰島素控制患者的血糖後,病情逐漸恢復並於日前辦理出院。

許紋誠解釋會發生化膿性肝膿瘍的原因,是因肝臟無法清除細菌,導致細菌滋長積聚與發炎反應。而台灣的肝膿瘍有80%是由克雷伯氏肺炎菌所引起,一般人遭受此細菌感染後,會出現發燒畏寒,常斷斷續續可能好幾天,由於症狀不是很特別在疾病發生時不易立即診斷,而它所引起的病症包括肝臟腫脹、右上腹不適、消化不良或是體重減輕等。

罹患化膿性肝膿瘍容易引發的併發症包括腦膜炎、肋膜蓄膿、眼內炎與敗血症等,有時病程發展急速可能併發眼內炎而導致失明,且糖尿病患者較常人更容易罹患肝膿瘍,是因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導致抵抗力較弱的原因。所以許紋誠醫師呼籲,糖尿病患者必須維持血糖的控制並定時的吃藥,聽從專業醫師的指示,以免自我錯誤觀念危害了身體健康。


新聞資料來源:童綜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