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厭食症是可以痊癒的,談「飲食」重建與「營養」教育!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科 游春梅主任

營養師在處理厭食症個案時,常會感受到個案對「吃」、對「營養」、對「增加體重」等議題的強烈抗拒,也發現這些個案都很聰明,因常閱讀相關的書籍,自認對「營養非常的瞭解」,所以在營養諮詢的過程中充滿了挑戰性。營養師除了與治療團隊的溝通討論外,更需要與個案家屬密切的配合,才能共同協助解決厭食症個案的營養問題。營養師除了對個案做「營養評估」外,並與個案及家屬一同討論目前的飲食狀況,設計一套適合的「飲食計劃」,當然最重要的是「飲食重建」與「營養教育」。

為了讓個案的體重能夠穩定的上升,「飲食重建」是非常的重要,必須透過醫療團隊、家人、師長及朋友等的關懷,讓個案可以恢復到發病前的正常飲食。而在飲食重建的過程中,不外乎是透過規律、均衡的飲食,在熱量的供應方面,必須考量個案經過長期的節食,在初期的份量供應上應從較低熱量開始,爾後考量每週體重增加零點五公斤到一公斤的速率。如體重快速增加太多,可能發生低血磷(hypophosphatemia)的狀況,而危及生命,因此在體重的增加過程中,必須嚴密的監控體重上升的情形。

透過「營養教育」,讓個案確實瞭解營養不良、體重過輕對其生長與發育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尤其是體重下降造成女性的「無月經」、「頭髮掉落」等現象,且免疫力下降,甚易感染一些疾病。另外也需透過諮商,幫助個案克服對某些食物的「迷思」,例如:不敢吃含有脂肪的食物、不敢吃甜食、不敢吃紅肉、不敢吃含膽固醇的食物等。

在此分享陳冠宇主任的三個案的營養諮詢的過程,個案一是位高中生,學校老師規定個案體重要回復至正常的範圍才能再回校上課,個案因喜歡上學,此規定也正加強他回復體重的動機,所以能非常配合治療的過程。而個案二的母親發現個案每次吃過正餐後,就會在家裡繞圈子,以消耗攝取的熱量,有時甚至會偷偷將食物倒掉或藏起來,經與家人及師長討論後,由家人與學校老師陪同他三餐定時定量進食。個案三已經節食好幾個月了,在初期復食的階段從低熱量開始,然後逐漸增加,每週增加200到250大卡的原則,逐步達到設定的體重。

厭食症的治療,除了醫療團隊的合作外,家人、師長及朋友的配合及關懷,也相當重要!個案恢復正常飲食及體重的過程,相當漫長與艱辛,對個案或其家屬來說誠屬不易。松德院區營養科游春梅主任呼籲,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家屬一定要有耐心恆心信心的配合整個醫療團隊持續的治療,我們一致認為厭食症是可以痊癒的。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