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為何人們在身心壓力大的狀態下易罹患「消化性潰瘍」?

文�宏恩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事實上,人們在任何狀態的壓力下,會使得胃本身分泌以及蠕動增強,同時亦增加胃酸分泌量以及加速胃排空;再加上交感神經異常興奮也使得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微血管收縮,因而使得黏膜血流量下降,而導致黏膜供血減少,並易受胃酸或外力的侵襲。

同時,黏膜本身無法及時清除逆向擴散的「氫離子」,而導致胃壁酸化,進而使黏膜易發生病變。

此外,由於黏膜供血減少,輸送至黏膜的營養也相對的降低,使黏膜上皮修復能力受到阻礙,無法進行黏膜上皮的復元,並進一步衍生潰瘍;由此可知,人們在壓力狀態下是較易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生成。

因此,如何紓解壓力在預防消化性潰瘍形成以及減少其再次復發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哪些是易罹患消化性潰瘍的高危險群?

理論上,「消化性潰瘍」的致病原因主要是黏膜本身因「攻擊因子」與「防禦因子」間失去平衡,而導致黏膜受到損傷的病變。

前者主要為自律神經亢進(處於壓力環境中)、胃酸、胃蛋白脢、胃幽門螺旋桿菌、藥物、膽酸、菸酒等。後者主要為胃黏膜表層的血液循環、重碳酸鹽分泌量、黏膜固有屏障、前列腺素、生長因子以及上皮細胞再生能力等。

因此,在臨床上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長期服用鎮痛劑或抗炎藥物、類固醇(腎上腺皮質素)、某些降壓藥物,有罹患消化性潰瘍家庭成員者,長期大量吸菸者,高原區居住者,甚至暴飲暴食或不規律進食者均易發生消化性潰瘍。

根據資料顯示,男性罹患者多於女性,年輕者罹患者多於年老者;而某些全身性慢性病罹患者如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罹病者、尿毒症、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甚至胃泌素瘤等疾病也易發生消化性潰瘍。(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作者簡介:
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
三商美邦人壽北區部 首席醫療顧問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線上諮詢醫師
家庭醫學科(著重於臨床預防保健規劃工作)
旅遊醫學科(旅遊前的健康規劃)
老年醫學科(成年人慢性病的診治)
肝膽胃腸科(肝膽胃腸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
保險醫學科(協同壽險從業員提供壽險客戶實質的家庭醫師服務的觀念)

譚健民醫師(醫療服務網棧 www.98.to/tamkm)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