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春季氣候變化大及時增減衣服,避免腹部受寒小兒泄瀉!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小兒泄瀉臨床頗為常見,尤以嬰幼兒時期發病率較高。引起泄瀉的原因較多,皆因脾之運化精微的功能失調,致水榖不化,濕滯內結,下走大腸,形成泄瀉。中醫講的脾,就是消化系統,泄瀉一證,病位主要在脾,所謂「脾陽不傷不瀉」。脾的陽氣一傷,水濕停滯,內停的水濕又進一步困脾,形成惡性循環。而濕邪在小兒泄瀉的發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內經中說:「濕勝則濡泄。」幼科全書中說道:「凡泄瀉皆屬濕。」均指濕邪導致泄瀉的道理。小兒泄瀉,總的治療原則以調理脾胃,分利水濕為主。在具體治療時當分清寒、熱、虛、實,分別結合溫中、清熱、補脾、導滯等法靈活運用。

寒瀉可見經常腹瀉,便稀多沬,腹痛隱隱,面色蒼白,口不渴。治宜溫中散寒,利濕健脾。藥用黨參,炒白朮、炮薑、茯苓、桂枝、澤瀉、陳皮、吳茱萸、木香等。

熱瀉可見瀉下稀薄,糞便色黃而臭,腹痛,肛門發紅,口渴欲飲。治宜清熱利濕,厚腸止瀉。藥用葛根、黃連、黃芩、銀花、車前子、六一散、白芍、甘草等。

脾虛瀉可見大便稀溏,食後即瀉,時作時止,久瀉不癒,食欲不振,面黃肌瘦,精神倦怠。治宜健脾益氣,藥用太子參、山藥、炙甘草等。若瀉下不止,四肢冰冷,宜用溫補睥腎固澀止瀉之法。藥用附片、炮薑、五味子、吳茱萸、烏梅、黨參、白朮、補骨脂、肉豆蔻、煨訶子等。

小兒泄瀉的原因在於脾胃功能損傷,增強小兒脾胃功能,消除影響脾胃健運的各種因素,是預防小兒泄瀉的關鍵。為此,首先應合理餵食,飲食定時定量,營養豐富而易於消化,要使食物與小兒睥胃運化相配合。不要暴飲暴食,避免肥甘厚膩生冷食物。其次要注意飲食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隨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腹部受寒,自可保嬰幼兒於萬全。



鄧正梁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內科駐院醫師
學歷: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經歷: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二科總醫師
專長:紅斑性狼瘡、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甲狀腺亢進
網址:鄧正梁醫師的個人專區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