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醫師呼籲:腦中風高危險群應接受腦血管超音波的評估!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科主治醫師 王毓禛

依據衛生署資料顯示,在民國93年有一萬兩千人因腦血管疾病過世, 佔十大死因第三位;在腦血管疾病中,腦梗塞的比率約佔七成。對神經科醫師而言,在預防腦梗塞的治療上,一直都沒有突破性的進展。醫師只能建議高危險群人們控制危險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過重、抽菸、酗酒等。雖然有些預防藥物如:阿斯匹靈等被建議使用。但目前仍無大型的控制實驗支持其功效,唯一的例外是美國去年公布的一項針對婦女的研究顯示:阿斯匹靈可降低婦女腦梗塞的危險性,而只會稍為增加腦溢血的機會。

顱動脈狹窄是已知的腦梗塞危險因。依研究顯示,頸動脈狹窄大於60%病人年中風率約2∼3%。顱內動脈狹窄大於50%病人一年內中風的比率約7%。而大於70%的一年內中風危險性可能高達15%。狹窄的越嚴重,中風機率越高。高雄長庚對初次腦梗塞的病患分析顯示,6%的病人有頸動脈狹窄。而顱內動脈狹窄的病人約是頸動脈狹窄的2.5倍。以頸動脈超音波篩檢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超過50%的盛行率,在50至79歲的歐洲社區民眾為6.4%,而在35歲以上的台灣社區民眾為3.7%,在高血壓患者則高達8.2%。由上述資料可得知,在臺灣一般人口中有高風險的顱動脈狹窄人數並不少。

對於顱內動脈狹窄的治療方式,目前仍無定論。但是有部分的人可藉由抗凝血藥物或手術來降低中風的危險性。

在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上,則在這十幾年來有了突破性的進步。1991年,歐洲及美國相繼發表了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可有效降低高度頸動脈狹窄病人中風危險性的大型研究結果報告。由三個研究的統合分析顯示CEA對於頸動脈狹窄為70∼99%有很高的助益,5年可降低15.3%的術中死亡或任何腦中風發生;CEA對於頸動脈狹窄50∼69%也有不低的助益,5年可降低7.8%的術中死亡或任何腦中風發生。在此之後,神經科醫師終於擁有類似心臟科醫師治療心血管狹窄的心導管武器,而類似的研究不斷的被發表;在手術之外,以支架來治療的方法也逐漸被接受。

在目前,對於症狀性頸動脈狹窄(180天內有腦梗塞或暫時性腦缺血症狀發生)的治療,醫界有較為一致的看法:對於頸動脈狹窄為70∼99%、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側中風且神經症狀不嚴重,若CEA的術中的重要併發症(腦中風與死亡)小於6%,且預估餘命大於5年,則可考慮CEA治療頸動脈狹窄。 對於頸動脈狹窄為50∼69%,則應考慮病人的術中併發症危險性及血流動力學變化等來做建議。 對於頸動脈狹窄為小於50%,以藥物治療為主。

以CEA治療嚴重度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的標準則較無公認的指標。去年美國神經科醫界開會做了以下的建議:40∼75歲,頸動脈狹窄為60∼99%,預期餘命大於5年、CEA術中發症小於3%者可考慮。支架治療或CEA何者較佳仍需進一步的資料分析。

評估頸動脈狹窄的程度以傳統的血管攝影為標準。但是傳統的血管攝影有其潛在的危險性,約0.5∼1.0%會導致中風發生。研究顯示CEA術前合併頸動脈超音波與磁振血管攝影兩項檢查也能達到接近傳統的血管攝影檢查的準確度。依臺灣健保的現狀而言,應以頸動脈超音波做為第一線檢查。

良好的腦血管超音波不但可以評估顱內外大動脈阻塞的程度,也可以偵測動脈硬化斑的狀況,或是頸動脈、椎動脈剝離,甚至可發現往腦部行進的血栓。所以,腦血管超音波可提供神經科醫師許多資料以訂立病人的治療方針。對於有腦中風高危險性的人們來說,也提供了除了控制危險因子之外,可以進一步治療、降低危險性的路。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