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眩暈發作次數越多聽力損傷就越嚴重,中醫談耳性眩暈!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耳眩暈是一種內耳疾病,是由於內耳的病變引起平衡失調、聽覺功能障礙的眩暈,又稱梅尼爾氏症。本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體虛和外來不良因素的誘發,引起內耳淋巴液代謝失常,或變態性反應導致內耳迷路水腫、淋巴積液而發病。常見於感冒後或過度疲勞,或過食肥膩痰濕之物,但亦有不明原因的。

本病的臨床表現是起病急、突然發生旋轉性眩暈,神志清醒,耳鳴,聽力下降,伴噁心嘔吐,眼球震顫為特徵。平時容易反復發作,身體有向一側傾倒的感覺,天旋地轉,站立不穩,頭部不能轉動,動則眩暈加重,嘔吐加劇,聽力損傷與眩暈發作次數有關。

臨床診斷依據是以突然發作天旋地轉,身體向一側傾倒感覺,伴有耳鳴、耳聾,噁心嘔吐,自發性眼球震顫。聽力檢查純音測試為患者聽力曲線呈混合性耳聾,或神經性耳聾,平衡試驗為陽性,聲阻抗檢查可顯示反射閾前區縮短,便可明確診斷。

耳眩暈治療的關鍵是抗暈動,利水消腫,同時要注意休息和素淡飲食。

中醫學認為耳眩暈一証,病位在耳,但與脾、肝、腎的關係較為密切。脾主運化,脾虛失運,水濕內停,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蒙蔽清竅而眩;肝主血脈,血虛生風,或肝鬱化火,風火上擾清竅而眩;腎主水,開竅於耳,腎虛精氣不足,無以滋養清陽耳竅,或腎陽虛不能溫化水液,寒水上泛而暈,天旋地轉,耳鳴,聽力下降。

本病易反復發作,聽神經會受到嚴重損傷,眩暈反復發作是本病的臨床特點,眩暈發作次數越多,聽力損傷就越嚴重,耳鳴就會伴隨加重,故眩暈一旦發作,應及早治療。平時應注意調理肝、脾、腎三臟,可服用歸脾丸、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丸等,還應注意飲食起居,避風寒,減少誘發因素



鄧正梁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內科駐院醫師
學歷: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經歷: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二科總醫師
專長:紅斑性狼瘡、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甲狀腺亢進
網址:鄧正梁醫師的個人專區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