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孕產期之營養調理,從古自今「一人吃二人補」的迷思?

在懷孕十個月後產下一個健康又聰明的寶寶,是所有準媽媽們的期望。因此在整個懷孕階段,準媽媽們攝取質量均衡、營養豐富的食物,不僅補充母體與胎兒的需要,更可預防孕期與生產過程併發症的發生。

●孕婦的體重控制

一、懷孕前體重在標準體重範圍內者,孕期體重增加量以11∼14公斤為宜。在懷孕的前三個月,體重的平均增加量為1∼2公斤,之後以每星期0.5公斤的速度增加。

二、孕前體重過重或過輕及孕期體重增加過多或過少之孕婦,均應與醫師、營養師諮詢討論,以適當控制體重於理想範圍內。

●產前飲食營養

1. 熱量:懷孕初期無需特別增加熱量的攝取,中期及末期則每日增加三百卡之熱量。但每位孕婦每天所需之總熱量,仍應視個人的年齡、活動量、懷孕前後的健康狀況而定。
2. 蛋白質:在一般的正常飲食中多能獲取,但因懷孕後半期胎兒發育較之前快,胎盤及子宮增大,羊水和血液量增加,故每天蛋白質的攝取量需較未懷孕前增加。如果飲食中蛋白質不足,則鐵質、維生素B群、鈣、磷等將會同時缺乏。而維生素B12只存在於動物性蛋白質中,如:牛奶、蛋、魚類、肉類等。另外亦可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豆漿等黃豆製品類。
3. :孕期應攝取足夠的鈣質,以供應胎兒的生長與母體之需要。含鈣質豐富的食物有牛奶、小魚乾、黃豆製品、蘿蔔、花椰菜、牡蠣、蝦、蛤類等。   
4. :懷孕時鐵質的需要量增加,除了供應孕婦本身及胎兒所需外,另大量貯存於胎兒體內,以供出生後四個月內使用。故孕婦應攝取足夠的鐵質,以提供孕期的需求和補充分娩時之失血。建議食物如:蛋黃、肉類、肝、腰子、豬血、鴨血、雞血、深色蔬菜、桃子、杏仁、葡萄乾、貝類。
5. :一般正常飲食即可獲得足夠的鈉,但若懷孕期間有高血壓或水腫情形,則應控制鈉(鹽份)的攝取量。含鈉較高的食物醃製品、罐頭食品、速食、滷製品、乳酪製品。
6. :因懷孕會使得孕婦甲狀腺素(由碘所組成)分泌增加,所以應提高碘的攝取量。含碘豐富的食物如紫菜、海帶。
7. 葉酸:懷孕初期是胎兒組織和器官分化的重要時期,孕婦需要攝取充足的葉酸,以防胎兒有畸形或神經管缺陷等情形。建議食物如:肝臟、腎臟、瘦肉、深色蔬菜、魚、全榖類、柑桔類、水果等。
8. 維生素A:一般飲食即可攝取足夠,如深綠色蔬菜、水果等。
9. 維生素C:具有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吃素之孕婦可多攝取,以利鐵質被身體吸收。建議食物如柑橘類、番石榴、蕃茄、綠色蔬菜、白菜。
10.維生素B1:缺乏時會造成腳的浮腫、便秘、心血管疾病及神經的病變;若孕婦嚴重缺乏,則胎兒可能會發生早產或死產的情形。建議食物如榖類、瘦肉、牛奶、酵母、豆類等。
11.纖維質及水分:孕婦應攝取適量的纖維質及水分,如蔬菜、水果類,以防止便秘。    

●產後飲食營養

產後之飲食應均衡且營養兼顧,尤其是哺餵母乳的產婦,其所需的熱量、蛋白質、鈣質、鐵質、維生素等各項營養素均應增加,以滿足嬰兒與母體的需要。若是不哺餵母乳的產婦,則三餐營養均衡即可,產後的坐月子食補宜適量,勿攝取過多。

●孕產婦應避免的食物

1. 生食:如肉類、海產等。
2. 加工食品:如豆腐乳、鹹蛋、醃燻製品等。
3. 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哩、菸、酒、咖啡及濃茶等。
4. 脂肪含量多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
5. 無營養價值的高熱量食物:如糖果、可樂、汽水、甜點等。
6. 哺餵母乳產婦另應避免人參、韭菜、生麥茶;但若要退奶之產婦則可
 攝取之。


新聞資料來源: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護理部�產房衛教單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