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更年期症候群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醫師 張育彰

「更年期」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退化,體內荷爾蒙減少,直到停止生育能力的過渡期,在這個數年的過程裡,會出現生理與心理症狀,包括:熱潮紅、夜間盜汗、背痛、關節痛、焦慮、憂鬱、失眠、記憶衰退等症候群,隨著醫學研究與觀念進展,目前面對更年期婦女的照護,已經有更周全的評估與治療。

根據北美更年期協會的定義,一般所謂更年期依時程前後分為:「前更年期」、「更年期過渡期」、「最終經期」和「後更年期」。從更年期過渡期開始出現經期不規則、荷爾蒙波動,到了最後一次經期後12個月,卵巢停止分泌荷爾蒙,就進入後更年期。大約從45歲到55歲開始進入更年期,平均最終經期約是51歲停止月經,更年期症候群可能持續5年甚至10年,約三分之一的婦女症狀較嚴重。

估計大約20%的更年期婦女會接受荷爾蒙治療,需評估後由低劑量開始,剛停經的黃金時期效果比較好,需注意荷爾蒙治療應在停經10年內使用,而且有部分婦女不適合,會使用其它藥物或替代療法,抗憂鬱劑可有效治療情緒症狀,還有部分健康食品與營養補充劑可能有幫助。

心身科的觀點會從各個層面來探討更年期,除了讓個案瞭解女性賀爾蒙減少,造成許多身體症狀,也會完整評估個案原本是否就有身心疾病,還是有「空巢期」的適應問題,面對子女長大獨立、家庭結構改變,或是家裡有婆媳相處、隔代教養的問題,這時候也容易自覺老化、失去青春魅力與自信的焦慮,如果婚姻關係出現問題,這些壓力都會更加影響更年期的身心表現,需要仔細的診療。

過去的觀念一度以為更年期會導致憂鬱症,其實「停經」或「更年期」本身並非病因,而是透過生理、心理狀態變化的影響,誘發潛在憂鬱的因子,特別是原本有憂鬱症、焦慮症、經前憂鬱症、產後憂鬱症、家族憂鬱症病史的婦女,容易在更年期出現憂鬱症,所以現在醫學上只有憂鬱症,而沒有「更年期憂鬱症」這個疾病診斷。

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約比一般人提早兩年停經;有些更年期發生的憂鬱症,是次發性的,是指之前曾經有憂鬱症而沒有治癒,40歲左右是憂鬱症的好發期,這時候也接近前更年期,所以容易被混淆。女性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出現更年期身心症,強調的還是要及早治療、預防復發。

講到更年期的憂鬱、情緒低落症狀,很多人認為「心情不好」,是因為「身體不適」造成的,只要身體問題解決了,心情就會好起來,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樣的觀念也可能讓很多患者、甚至醫療同仁輕忽憂鬱症的早期診斷。其實身心是一體的兩面,彼此相互作用影響,不管任何原因,症狀病情達到「憂鬱症」的診斷準則,就必須有臨床上相對的重視與治療。

更年期婦女也容易有睡眠片段、早醒的失眠問題,大部分是因為熱潮紅、夜間盜汗的影響,但也可能是更年期本身睡眠週期的改變造成。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生活型態的調整也很重要,例如:減少暍茶、喝咖啡、喝酒、規律飲食、規律生活作息、保持運動習慣,都是自我保養,維持和諧與健康生活的功夫。

目前台灣地區女性平均壽命超過80歲,這也代表婦女有約30年的歲月,是在更年期之後度過,為了家庭、為了工作辛苦大半輩子,這是一個要好好回頭疼愛自己、照顧自己的時候;更年期婦女三大疾病:心臟血管疾病、乳房婦科疾病、憂鬱焦慮症不能輕忽,需要醫師更全方位守護女性的身心健康,讓婦女朋友們認識更年期,關心自己,一起重視預防並降低疾病的發生,維持高品質的生活,更年期的女性,一樣可以活出自己、活出美麗的!
本文作者:張育彰 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