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讓中藥本草改善放療化療後毒副反應

台灣十大死因中,依舊是「惡性腫瘤」連續多年蟬聯十大死因第一位,衛生署資料統計顯示,每四個國民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癌症機會。

癌症何以愈來愈多,主要與空氣、水質、土壤、農藥濫用、環境污染,黑心食品,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熬夜失眠、飲食不正確,遺傳因子有關。

癌症現代醫學治療方式:
1. 手術:是一種局部治療,它可移除腫瘤以及腫瘤侵犯之組織、淋巴結。但會傷到病患身體臟腑氣血,使免疫能力下降。
2. 放射治療:也是一種局部治療,它只會影響治療區域的癌細胞。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疲倦無力、局部組織水腫壞死及纖維化,皮膚起疹子或發紅,喪失食慾。
3. 化學療法:目的殺死癌細胞但也會損害正常細胞,產生毒副反應,主要症狀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噁心嘔吐,食慾變差,口腔潰瘍,拉肚子,掉頭髮,病人容易受到感染、皮膚出現瘀傷或容易出血和體力變得較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楊素卿說,中醫治療癌症是以病患整體作綜合考量治療,通過對病人身體的臟腑功能、陰陽氣血整體調節,使陰陽平衡重新恢復正常,從而防止癌細胞繼續腫大和轉移。

她表示,西醫雖然以手術切除腫瘤,再用電療或化療控制腫瘤成長有較優勢,但是其放療化療的毒副作用很大,這時需要中藥配合調理,中藥不僅可以減輕放化療的各種毒副反應,而且可以達到很强的輔助治療的功效。

尤其是癌症好發於中老年人,有些老年人體質衰弱更需要中藥扶正袪邪,既可以幫助元氣恢復提高免疫力,又可維護脾胃的消化機能,改善放化療所產生種種不良反應,提高病人生活品質。

中醫認為正氣不足是癌症形成的根本原因,正氣不足又容易產生瘀血、痰濁等病理產物,瘀血、痰濁又是腫瘤形成的因素,而腫瘤細胞又會產生邪毒。因此,中醫治療腫瘤一方面從扶正、袪瘀、化痰、解毒等治標方面下手,另一方面從補肝腎、穩定情緒來固本。

1. 扶正補氣血:不論是手術、放療、化療治療等都會消耗和損失人體的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等,直接影響到病人正氣的恢復以及療程是否可以繼續。因此,在抗癌治療過程中可適時的加入扶正固本補氣血藥物如太子參、黨參、黃芪、茯苓、白朮、當歸、熟地、白芍、大棗、黃精、首烏、龍眼肉等,藥方有十全大補湯,當歸補血湯,補中益氣湯等。使氣血充足,免疫力增強,合呼古人所說『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2. 袪瘀血消腫瘤:中醫認為瘀血是腫瘤發病的主要病機之一。血液在身體血管中循環不息,維持著身體的新陳代謝順暢,若氣血循環不良、經脈不通,瘀血積聚形成腫瘤。癌症病人化療放療後大都氣血損傷,血流更加遲緩,故活血化瘀法是癌症患者治療和康復的重要治則。常用藥物為:桃仁、赤芍、益母草、紅花、三菱、莪朮、當歸、丹參、赤芍、三七等,藥方有真人活命飲、散腫潰堅湯等,可有效地抑制腫瘤的生長並轉移。

3. 化痰要健脾胃:癌症病人手術、放療、電療後大都影響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會出現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脾胃虛損狀態,脾為生痰之源,痰的形成主要是脾胃消化功能損傷下降所致,因此,健脾胃來消除痰飲,增強食欲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藥方有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參苓白术散、溫膽湯等,中藥有黨參、茯苓、白朮、砂仁、三仙、雞內金、陳皮、半夏、黃芪、薏苡仁等,可促進脾胃功能的逆轉和恢復。

4. 清熱解毒排毒火:清熱解毒中藥多數被証明對癌細胞有抑制、殺傷作用中醫認為,毒邪久踞人體可以化熱、化火,出現口腔潰瘍、皮膚紅疹、瘀斑等,因此,清熱解毒方法常用於對熱毒表現明顯的癌症病人的治療。常用藥物有牛樟芝、龍葵、連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銀花、黃芩、蒲公英、山豆根、板藍根、黃連、射干、魚腥草等等。

5. 滋補肝腎提升免疫力:腫瘤的發病率以中、老年人為高。年老之後,肝腎功能漸衰,精血虧損,加上放療化療更加灼傷人體肝腎之精血,出現耳鳴掉髮、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故在治療腫瘤過程中,要注意選擇滋補肝腎之藥如熟地、黃精、山藥、沙參、天冬、寸冬、石斜、杞杞子、山茱萸、當歸、白芍、阿膠等,不僅可防止放、化療的副反應,又能提升身體免疫力。

6. 放鬆心情揮走悲觀:許多癌症病患在治療過程中,心情不佳,抑鬱悲觀,憂愁恐懼,無法睡覺,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進而影嚮疾病的治療與機體的康復。中藥有藥穩定病人情緒,調暢情志作用,藥方有加味逍遙散、甘麥大棗湯、疏肝散等,藥有柴胡、郁金、白芍、香附、當歸、蘇梗、木香、合歡皮、黃芪、桂枝、川揀子等。

楊素卿說,近年來根據現代生物科學研究,食療本草中蘊藏著許多具有治癌和防癌中藥,藥膳對放化療過程中所產生毒副作用的改善頗重要,可使癌病人營養改善而延長壽命,或減輕放療化療治療過程中所受痛苦,增強身體對癌症的扺抗力。

(一)補氣血藥膳
材料:北耆15g、黨參15g、白术10g、杞杞子15g、女真子15g、補骨脂10g、雞血藤15g,煮水當茶喝
功效:貧血、脾胃功能不佳。
(二)羅漢果茶
材料:羅漢果半個、沙參10g煮水當茶飲
功效:咽痛音啞、咳嗽、便秘。
(三)冰糖燕窩
材料:燕窩二片、冰糖少許
作法:燕窩先浸泡4小時,撿去雜質放入電鍋,外鍋半杯水燉熟。
功效:滋陰潤肺。
(四)金銀雙豆茶
材料:黑豆30g、綠豆30g、金銀花15g、甘草10g
作法:洗淨後加水1000cc煮,當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楊素卿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