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無痛視野缺損,視網膜動脈分枝阻塞惹的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門診近日收到一名案例,65歲男性,除高脂血症外無其他特殊病史。主訴右眼於兩到三天前突發下半部無痛性視野模糊。眼科醫師說,經檢查,原來是俗稱眼中風的視網膜動脈分枝阻塞。

經眼科基本檢查發現,視力與眼壓都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範圍,但在眼底檢查方面發現,右眼視網膜動脈上顳側分枝所灌流區域的視網膜與黃斑部有水腫情況,於是安排眼底彩色照相與螢光眼底血管攝影術,以便進一步釐清病因。

經攝影檢查後發現,是右眼視網膜動脈上顳側分枝阻塞,合併局部視網水腫,所幸影響的範圍未侵犯到黃斑部正中心視力最重要地方,因此在確認無其他眼科併發症後,轉介至神經科做進一步評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張庭嘉說,視網膜動脈分枝阻塞為俗稱「眼中風」一種,原因在於視網膜動脈分枝被血栓或是栓塞塞住,造成血流不通,使得受供應處視網膜缺血,導致視網膜細胞產生不可逆之水腫與壞死。

他表示,最常見的栓塞來源有三種,分別是膽固醇栓塞、血小板-纖維栓塞、以及鈣化性栓塞,除此三種之外尚包括其他種類的栓塞。每一種栓塞都有其來源與病因,因此轉介至其他友科找尋病因是相當重要的事。

就流行病學來看,其好發的年齡層為60至70歲的老人,此範圍內男性發生的比率為女性之2.5倍。臨床上的自覺症狀為突發性無痛性視力下降與視野缺損,相關的危險因子則包括吸煙、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與中風病史、受傷(骨折),以及其他等等的因素。

張庭嘉表示,臨床上若發現有視網膜動脈分枝阻塞的可能性時,可以安排螢光眼底血管攝影以便確立診斷。在確立診斷後,眼科方面若無併發症產生,則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以及追蹤便可,如果就診時是急性期(90分鐘之內),可以考慮施打血栓溶解劑令血栓溶解,使受阻塞而缺血區域再灌流,或是施行眼球按摩,藉由眼內壓變化,使得栓塞推移到動脈更末端的位置,使受影響的範圍縮小或是視網膜較不重要處。

但由於必須找尋其病因與來源,且最常發生於頸動脈硬化造成膽固醇栓塞,所以一定要轉介至神經科接受評估,並以超音波偵測頸動脈狹窄的程度。

他指出,由於本症的病因可能會導致倂發症,有報告指出發生視網膜動脈分枝阻塞後3至4年發生腦中風的比率為一般人的10倍。視網膜動脈分枝阻塞而腦中風的患者產生腦中風,如果與單純發生腦中風患者相比較,其8年內的死亡率達3倍,因此轉介至神經科與其他相關友科十分重要。

他庭嘉提醒說,本症在眼科方面的預後,如果影響的範圍未侵犯到黃斑部正中央,且沒有產生併發症,則大致上預後是不錯。在疾病的預防與追蹤方面,戒煙以及高血壓、高脂血症的控制是必須。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張庭嘉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