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慎吞,以免引發急性食道潰瘍

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近來有兩位病人因吞嚥不慎引發急性外因性食道潰瘍。一位病人是因為吞食抗青春痘藥丸,疑因吞嚥不當,藥丸「卡」在食道,藥雖溶解了但造成食道潰瘍;另一位病人是吞食咀嚼不完全的蝦仁,引發食道潰瘍。兩人都因疼痛劇烈而就醫治療。

食道潰瘍通常發生在比較大的年齡層,花蓮慈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陳健麟指出,通常是胃酸逆流引發食道發炎、潰瘍,但這兩位病人在就醫前,都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沒有胃食道逆流或其他胃腸、食道疾病病史。

陳健麟醫師說,食道最常發生潰瘍的位置通常在食道上三分之一的位置,約四至五公分,主動脈皺摺與氣管皺摺的位置附近,這是食道最狹窄的地方,吞食藥丸不慎或食物未經完全咀嚼,都可能造成這部位的食道受傷、發炎,甚至潰瘍。

先前到皮膚科診治青春痘的病友,因為覺得胸口有梗塞感、疼痛,疑似食道逆流,尤其是吃東西的時候疼痛不已,便找陳健麟醫師診治,經詳細詢問病史,推斷可能是吞食抗青春痘藥丸引起,再經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有多處潰瘍,診斷出病因投藥治療約一星期,食道潰瘍也完全癒合了。

另一位病友是因為食道疼痛到難以吞嚥食物而就醫,陳健麟指出,這位病人很憂心自己可能罹患腫瘤,十分恐慌。但因食道腫瘤開始不會痛,且是慢慢出現漸歇性的吞嚥困難,一開始可能還可以吞固體,因食道孔越來越小,到最後只能吞液體食物,對吞嚥的物質會有一些改變,發炎、潰瘍就沒有所謂的吞嚥困難,只是會因為吞嚥疼痛而難以下嚥。

食道發炎、潰瘍會有疼痛症狀,陳健麟醫師說,但這種疼痛又需要與感染症的病人做鑑別,例如糖尿病的病人很容易得到食道念珠菌感染,會造成食道疼痛,吞嚥困難,還有一些免疫缺乏症的病人會有一些病毒性發炎,像愛滋病的病人易罹患泡疹的食道炎,所以那些是需要做不同的鑑別診斷,都需藉由內視鏡檢查診斷,這些症狀也和胃食道逆流不一樣。

這位病人經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也是急性外因性食道急性潰瘍,陳健麟醫師指出,原來這位病人在感到食道劇烈疼痛前,曾在吞食蝦仁時有咀嚼不完全造成吞嚥不順的狀況,只是沒想到這過程便傷到食道,引發食道潰瘍,經投藥治療後也已痊癒。

陳健麟指出,急性外因性食道潰瘍治療很容易,只要確定診斷後投藥治療一段時間內即可痊癒,而這兩例個案的病因均是因為吞嚥不慎引起。他建議,民眾平常服用藥物食要搭配開水,特別是吞食藥丸、膠囊,不要一次吞太多顆,最好一顆一顆吞食,且要配服足夠的開水。

平常飲食時,應避免狼吞虎嚥,陳健麟醫師說,細嚼慢嚥不僅有助於消化,同時也可避免食道在吞食咀嚼不完全的食物時損傷,引發發炎、潰瘍等症狀,造成疼痛、吞嚥困難。


新聞資料來源: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本文作者: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