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開學季急性腸胃炎增四成 輪狀病毒肆虐校園再進家園

及早口服疫苗交叉保護 全面預防輪狀病毒侵襲
新流感來襲造成全台緊張,但家長更不可輕忽「幼兒國民病」輪狀病毒的威脅!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觀察,開學季急性腸胃炎住院小病號漸增,推估超過四成為輪狀病毒感染。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感染科楊順成醫師提醒,幼童在學校感染輪狀病毒後,病毒將跟著學童回家,威脅一歲以下的嬰幼兒,一旦嚴重脫水,將有休克致死的風險。曾因輪狀病毒讓兩個孩子吐瀉不止、脫水瀕臨昏迷,陳媽媽以親身經驗呼籲家長務必及早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以免全家受苦。

開學季群聚感染增 急性腸胃炎住院飆升四成
玩玩具、共用餐 感染機會高 輪狀病毒肆虐校園再進家園

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2008年住院病人之統計,九月開學後的一個月內,五歲以下幼童急性胃腸炎人數攀升三成,而家中三歲以下的嬰幼兒竟也增加逾四成,顯示開學期間,超級病毒已隨著幼稚園學童從校園入侵家園。

楊順成醫師表示,開學季「幼兒腸胃殺手」輪狀病毒開始發威,以彰基近兩年的急性腸胃炎住院病例來看,開學季直到秋冬高峰期,五歲以下急性腸胃炎住院幼童,平均每五名就有兩名是輪狀病毒感染。幼稚園或托兒所之所以成為輪狀病毒的溫床,一來是輪狀病毒只需10顆即可傳染,再加上學童間共用器具、一起玩耍等行為,輪狀病毒更容易由糞口及接觸途徑散播,若學童再將病毒帶回家中,還可能傳染給抵抗力較低的年幼弟妹。

一歲以下嬰幼兒 輪狀病毒高危險群
年紀越小住院天數越高 重度脫水恐休克

開學季輪狀病毒「大傳小」的現象,讓不少有兩個(以上)小孩的家庭「傷」很大,更使未感染過的嬰幼兒飽受威脅。由彰基五歲以下輪狀病毒住院病童的調查可知,三歲以下嬰幼兒就佔六成,平均住院約五天;其中,一歲以下的寶寶更是輪狀病毒的高危險族群,一旦感染後易因嚴重腹瀉造成脫水,平均住院天數竟達一周之久。

楊順成醫師也提醒家長,輪狀病毒腸胃炎主要症狀為「三不一沒有」:腹瀉不止、嘔吐不停、高燒不退、沒有眼淚或沒有排尿(均為脫水症狀)。其中,水瀉之頻率一天可高達10~20次,因此極易出現脫水症狀。新生兒體內水份約佔80%以上,一旦嚴重脫水將危及腎臟、心肺功能,有休克致死的風險。此外,若寶寶癒後較差,小腸黏膜嚴重受損將導致慢性腹瀉,且易因續發性乳糖不耐症影響發育。

姊傳弟 一歲半睿睿血糖過低險昏迷!
媽媽工作家庭兩頭燒 力勸親友接種疫苗

曾因輪狀病毒姊弟輪流傳,弄得一家人仰馬翻的陳媽媽,回憶起今年兩姊弟的悲慘經驗仍心有餘悸。陳媽媽表示,兩姊弟中兩歲半的姊姊璇璇今年剛上幼稚園,就遭輪狀病毒感染,上吐下瀉還不夠,甚至把病毒傳給一歲半的弟弟睿睿,劇烈的上吐下瀉讓睿睿被送進急診室,血糖一度下降到50左右,瀕臨昏迷,更因嚴重脫水使他小手上的血管塌陷,最後護士只好把點滴注進腳掌。

當時為避免姊弟共處再互相傳染病毒,陳媽媽把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兩姊弟隔離到彰化和台中分開照顧,讓她心中滿是不捨與自責。而身為職業婦女,她更體會到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因此,前陣子弟媳的寶寶出生,陳媽媽也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弟媳務必為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避免憾事再次上演。

最早可於10週大完成兩劑接種 及早獲得抗體保護
楊順成醫師解釋,輪狀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樣是「多變病毒」,易重組突變,共有40多種血清型,這正是姊姊璇璇重複感染的原因。但根據臨床觀察,人類只需自然感染兩次輪狀病毒(不論何種血清型),免疫系統即可百分之百預防再次感染的中重度症狀。因此,口服二劑型輪狀病毒疫苗即是模擬人類感染的方式,以人類減毒輪狀病毒為抗原作成疫苗,交叉保護台灣常見的五種輪狀病毒血清型(G1、G2、G3、G4、G9)。此外,今年於歐洲小兒感染科學會(ESPID)發表的非洲大型臨床實驗 ,證實口服二劑型輪狀病毒疫苗保護涵蓋G8、G12兩種血清型,對未來台灣可能流行的血清型,此疫苗將可提供更廣泛的保護力。

楊順成醫師更提醒家長,秋冬同時是輪狀病毒與流感高峰,應讓寶寶於六個月內完成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有助於臨床上鑑別診斷初期症狀相似的這兩種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也已建議各國,以疫苗做為對抗輪狀病毒流行最有效的方式。以口服二劑型輪狀病毒疫苗為例,自寶寶六週起即可接種,兩劑間相隔至少四周,最早可在十週大完成兩劑疫苗,不僅保護寶寶的健康,更可避免感染後的醫療支出與難以計數的心理負擔。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