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牙齦腫痛-壓力和牙周疾病的關係

許多人在連續幾天熬夜、工作壓力大、以及抽煙喝酒等不適當的生活型態下,常因為免疫功能降低,導致牙齦腫痛,影響生活品質!


金融海嘯之後,現代人常因工作上的不順遂,造成肉體以及精神上的壓力,在不注意口腔衛生的情況下,讓原本潛伏的慢性發炎,變成急性的牙齦腫痛。根據1999 年美國牙周病醫學會的分類,將牙周病重新分成(1) 慢性牙周病(2) 侵犯性牙周病(3) 壞死性牙周病(4) 全身性疾病的牙周徵象。我們以下將略為介紹壓力、抽煙喝酒等不適當的生活型態和牙周疾病間的關連性。


慢性牙周病
牙周病是細菌堆積在牙齒表面所引起牙齦組織的發炎反應。食物殘渣形成所謂的後天性薄膜(acquired pellicle),接著細菌逐漸附著上去形成舊稱牙菌斑的生物膜(biofilm) ; 隨著生物膜礦質化(mineralization) 變成牙結石, 就更難去除。生物膜內細菌的內毒素會引起發炎反應,破壞牙齦、牙周韌帶、齒槽骨,造成所謂的慢性牙周病。原就有慢性牙周炎的人,壓力可能讓症狀惡化,演變成會腫、會痛、或有膿腫的急性症狀。


壞死性牙周疾病
壞死性牙齦炎、壞死性牙周炎、和壞死性口炎是生物膜會引起的最嚴重的發炎性牙周障礙。而臨床上因三者不易區分,常將三者合在一起統稱「壞死性牙周疾病」。此類型的牙周疾病好發於15-30 歲的年輕人,但比率不高,根據歐美工業國家的統計,約在0.001%到0.5%,智利約為6.7%,而台灣目前沒有數據。


臨床特徵
嚴重疼痛、齒間陷口(interproximalcraters) 、腐骨形成(sequestrum formation)、淋巴結腫大、口腔衛生不好,有時也會有發燒和全身倦怠的現象。


宿主反應和好發因素
全身性疾病、HIV 感染、營養不良、不好口腔衛生或原本已經有牙齦炎、心理壓力和睡眠不足、抽煙和喝酒、年紀輕等都屬於好發因素。因此也常見於新訓的士兵、考試的學生、有沮喪或其它情緒上困擾、或者無法處理生活上的問題時。


心理壓力和睡眠不足時,宿主的抵抗力因為自主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改變,使血液裡皮質酯酮(corticosteroid) 和鄰苯二酚胺(catecholamine) 的level 上升,造成牙齦內微循環(microcirculation) 與唾液流量的減少,加強Prevotella intermedia 細菌增生,和抑制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 與淋巴球(lymphocyte) 的功能,促進細菌入侵與破壞。


根據Steven 在1984 年的研究,在壞死性牙周疾病的病人群中有94%是抽菸者,而在對照組中只有37%是抽菸者。可能因為抽煙會抑制T-helper 淋巴球的數量,以及損壞口腔和周邊(peripheral) 吞噬細胞的趨化作用(chemotaxis) 和吞噬作用(phagocytosis),不過真正的機制還尚未確認。
年輕人得到壞死性牙周疾病後,會因為陷口狀牙齦(gingival crater) 的存在,易造成生物膜堆積引起發炎,形成復發或其他進一步破壞,等到年紀較大,可能易形成慢性牙周炎。


治療方式
全口超音波洗牙、使用3 % 過氧化氫(H2O2) 或0.2% chlorhexidine 漱口、投以metronidazole 250mg 一天三次、或者使用penicillin 或tetracycline。


定期檢查
改善或消除好發因素,並建議至少半年應該到診所或醫院接受洗牙和口腔檢查,有必要的話照X光,看齒槽骨是否受到破壞,如果有問題的話則求助牙周病專科醫師接受治療。

本文作者:國泰綜合醫院 牙科 主治醫師/陳玄祐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