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5719

      累積人氣

      153

      粉絲數

      4766

      回答數

      40257

      文章數

成大醫分館2月(下)醫學新知與延伸閱讀

您好:
 
下列醫學新知訊息與[延伸閱讀]提供您參考,延伸閱讀文章歡迎利用醫分館紙本期刊與電子期刊:
 
一、心臟病情穩服藥效果等同支架
[延伸閱讀] Initial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With Medical Therapy vs Medical Therapy Alone for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二、陽明團隊找到小腦萎縮症關鍵基因
[延伸閱讀] Spt4 Is Selectively Required for Transcription of Extended Trinucleotide Repeats
 
三、皮膚細胞可轉變腦細胞
[延伸閱讀] Direct conversion of mouse fibroblasts to self-renewing, tripotent neural precursor cells
 
四、孕乏維生素D 寶寶語障風險高
[延伸閱讀] Maternal Serum Vitamin D Level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Neurocognitive Development
 
五、抗生素治鼻竇感染沒效
[延伸閱讀] Amoxicillin for Acute Rhinosinusitis
 
詳細醫學新知內容與延伸閱讀出處,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心臟病情穩服藥效果等同支架【路透社更新日期:2012/02/29】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指出,以少數藥物治療病情穩定的心臟病患,效果就和利用血管支架撐開阻塞的心臟動脈一樣好。
這項研究再添證據顯示,治療這類病患時,較不具侵入性、費用較低的藥物療法,效果與植入醫療裝置一樣好。
針對送醫急救的嚴重心臟病發作患者,血管支架仍是撐開阻塞心臟動脈的優先治療方式。血管支架由波士頓科技公司(Boston Scientific)、亞培大藥廠(Abbott Laboratories)和美敦力公司(Medtronic Inc)等業者製造。
不過已有幾項研究顯示,對於心臟動脈變窄、可能導致胸痛的心臟病患來說,病情若穩定,這種心臟裝置並不比藥物好。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醫學中心的斯泰約普洛斯博士(Dr. Kathleen Stergiopoulous)和布朗博士(David Brown)進行的這項最新分析,刊登在「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誌。
這項分析涵蓋逾7200名患者在1997年至2005年間紀錄的8項研究結果,針對病情穩定的心臟動脈局部窄小患者,比較血管支架與藥物療法的療效。
布朗指出:「研究結果很清楚顯示,就減少死亡率、心臟病發作、重複程序,甚至減少心絞痛症狀而言,裝血管支架並無益處。」
他並說,他的分析是第一個僅涵蓋使用血管支架的研究,且分析結果提供血管支架手術與現代藥物療法的最新對照。這些現代藥物療法包括阿斯匹靈、各式各樣血壓藥物,及降膽固醇藥物斯達汀(statin)。
 
[延伸閱讀]
Article: Initial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With Medical Therapy vs Medical Therapy Alone for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ource: Arch Intern Med. 2012;172(4):312-319. doi:10.1001/archinternmed.2011.1484
 
 
二、陽明團隊找到小腦萎縮症關鍵基因【中國時報 更新日期:2012/02/23】
 
「不願妻子的生命留下遺憾,智勇推著輪椅,陪伴罹患小腦萎縮症妻子秀明完成徒步環島的夢想。」真人真事改編的國片《帶一片風景走》賺人熱淚。令人振奮的是,陽明大學團隊歷經八年研究,發現導致小腦萎縮症等腦性退化性疾病的關鍵基因與致病機轉,未來可望用於研發標靶藥物,幫助全球數十萬名患者。
從最基礎的生物醫學到研發新藥上市,至少還要十到廿年,但陽明團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受到全球矚目,並刊登在頂尖科學期刊《細胞》(cell)。
陽明大學生化所副教授鄭子豪表示,小腦萎縮症、亨氏舞蹈症等腦性退化性疾病發病年齡平均四、五十歲左右,多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加上患者發病後期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照料,對家庭及社會都是一大衝擊。
小腦萎縮症目前沒有治療藥物,患者一旦發病,家屬只能眼睜睜看著心愛家人生命迅速凋零。國片《帶一片風景走》及日劇《一公升的眼淚》,都是描繪小腦萎縮症患者與家屬無奈的心情。
鄭子豪說,對於小腦萎縮症等腦性退化性疾病,過去只知是特定基因的同一序列發生突變,衍生具有毒性的蛋白質堆積,導致患者的腦細胞凋亡,並不清楚真正的「幫凶」及致病機轉。
陽明團隊嘗試以酵母菌作為基因篩選平台,先後使用了十七萬顆酵母菌,並置入毒性蛋白,再從四、五十個可能影響毒性蛋白堆積的候選基因中,逐一比較剔除,歷經八年,終於揭開關鍵基因Spt4的真面目。
陽明生化所博士班學生劉珈榮說,在小鼠腦細胞實驗過程也印證,只要能以核醣核苷酸干擾激素(RNAi)抑制基因Spt4的作用,突變基因的表現就會下降,並大幅減少一半以上毒性蛋白的堆積。
小腦萎縮症共有廿二型,其中第一、二、三、六、七、十七型,以及亨氏舞蹈症、甘迺迪氏症等腦性退化性疾病的致病機轉,都與Spt4作用有關,未來一旦新藥研發成功,全球數十萬患者都可望受惠。
 
[延伸閱讀]
Article: Spt4 Is Selectively Required for Transcription of Extended Trinucleotide Repeats
Source: Cell, 2012. Volume 148, Issue 4, 690-701, doi: 10.1016/j.cell.2011.12.032
 
 
三、皮膚細胞可轉變腦細胞【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2/02/21】
 
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老鼠的研究團隊,已成功將皮膚細胞直接轉變成腦細胞,能長成大腦的主要構成要素。研究人員說,這項實驗的潛在醫療用途,讓他們感到「非常興奮」。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刊載的這項實驗,跳過中間的「幹細胞」階段。這項技術要應用在人類皮膚上,還需要做很多試驗。
幹細胞能分化成為從大腦到骨骼等其他特定細胞,被視為對許多療法有龐大助益。目前有許多試驗正在進行,像是在中風患者或特定失明類型上的實驗。
這個領域的重大問題之一是,幹細胞的取得來源。胚胎幹細胞有倫理道德上的隱憂,如果有任何幹細胞無法與本身的身體匹配,病人就必須使用抑制免疫藥物。
替代方法是取得皮膚細胞,然後將皮膚細胞變成「誘導式」幹細胞。這可利用病人本身的細胞,變成所需的細胞類型;不過這個過程會讓致癌基因活化。
加州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正在考量另一個選項:將人體皮膚細胞變成特定細胞,不會製造出「誘導式」幹細胞,這個步驟已成功將皮膚細胞直接轉變成神經元。
這項研究製造出「神經前驅」細胞,神經前驅細胞可變成三種腦細胞,分別是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與寡樹突膠細胞。
這些前驅細胞的優勢是,一旦製造出來,便可在實驗室大量生長。如果這些細胞要用在任何療法上,這點就非常重要。
腦細胞與皮膚細胞有相同的基因資訊,但這兩種細胞的基因密碼以不同方式解讀,由「轉錄因子」控制。
科學家使用病毒感染皮膚細胞,三周後約有十分之一細胞變成神經前導細胞。主要研究人員維爾寧(Marius Werning)教授說:「我們已經證明這些細胞可以融入老鼠大腦,然後製造出一種欠缺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對於傳達神經元的電子訊號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
Article: Direct conversion of mouse fibroblasts to self-renewing, tripotent neural precursor cells
Source: PNAS February 14, 2012 vol. 109 no. 7 2527-2532; doi: 10.1073/pnas.1121003109
 
 
四、孕乏維生素D 寶寶語障風險高【路透社 更新日期: 2012/02/16】
 
根據1篇發表在「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的澳洲研究,和攝取較高維生素D的孕媽咪相比,孕期若維生素D攝取偏低,寶寶日後發生語言障礙的風險較高。
研究領導人、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的懷特豪斯(Andrew Whitehouse)說,先前研究已經顯示,孕期攝取維生素D偏低會造成孩童骨骼脆弱、氣喘以及發育不良等問題。
而陽光是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懷特豪斯和研究團隊在20年前研究700多名懷孕中期孕婦的維生素D攝取量,試圖判斷此是否會影響孩童日後的行為與語言發展。
研究進行到第5年與第10年時,研究人員測試這些孩童的行為與情緒發展以及語言能力。
研究人員將這些母親依維生素D攝取量多寡分成4組,發現各組孩童的情緒與行為發展並無差異。
但當他們檢視語言能力時,發現相較於維生素D攝取量最高的組別,攝取量最低的群組,孩童較可能發生語言障礙問題,而判斷依據是這些孩子的字彙測驗分數。
舉例來說,維生素D攝取量最低的群組,孩子在10歲時有語言問題的比例是18%,攝取量最高的群組則約8%。
 
[延伸閱讀]
Article: Maternal Serum Vitamin D Level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Neurocognitive Development
Source: Pediatrics 2012;129:485–493; DOI: 10.1542/peds.2011-2644
 
 
五、抗生素治鼻竇感染沒效【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 2012/02/16】
 
許多醫師習慣使用抗生素治療鼻竇感染,不過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使用抗生素無法有效減輕鼻竇感染症狀,用藥效果並沒有比安慰劑好。
研究資深作者耳鼻喉科教授傑•皮克喜瑞爾歐表示,鼻竇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後,病情往往沒有好轉,症狀也沒有減少,因此研究建議,多數鼻竇炎患者病情都會自行好轉。對於單純鼻竇感染患者,不太需要用到抗生素。這項研究十五日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
以美國為例,治療鼻竇感染抗生素藥物有五種之多,不過研究作者指出,醫師若常開立抗生素藥物處方箋,容易讓細菌出現抗藥性,所以這種治療方式到底有沒有效,就顯得格外重要。但從研究結果來看,藥物治療效果似乎不理想。
醫學副教授簡恩•加巴特為研究首席作者,她表示,抗生素常遭到濫用。醫師或許可以引用這篇研究報告告訴患者:抗生素對治療急性鼻竇感染沒有幫助。
研究建議,除了觀察症狀、病情發展,視情況用藥,醫師可以採症狀治療,以舒緩患者疼痛、咳嗽、鼻塞等舒適症狀,用症狀治療取代使用抗生素安莫西林。
共有一百六十六位急性鼻竇感染患者參與研究,研究人員將患者依症狀輕重分級,研究人員調查患者臉部、鼻竇部位疼痛狀況,以及鼻腔分泌物多寡,患者症狀持續七到二十八天。研究對象已排除慢性鼻竇感染患者與鼻竇感染出現嚴重併發症患者。
參與研究的患者被分成兩組,一組使用青黴素類屬抗生素「安莫西林」(Amoxicillin),另一組則使用安慰劑。無論有無使用抗生素,所有患者都有用藥舒緩疼痛、發燒、鼻塞與咳嗽等症狀。
研究人員發現,患者接受治療三天內,抗生素組與安慰劑組病情變化沒有出現差異,到了第七天,使用抗生素組雖然病情有微幅改善,但改善幅度並不明顯,到了第十天,兩組患者狀況也都差不多,八成比率都說自己病情明顯好很多。
兩組患者都有使用藥物減輕疼痛、發燒、鼻塞與咳嗽等症狀。研究也發現,使用抗生素與安慰劑患者在症狀治療用藥方面,藥量不相上下。
 
[延伸閱讀]
Article: Amoxicillin for Acute Rhinosinusitis
Source: JAMA. 2012;307(7):685-692. doi: 10.1001/jama.2012.138
 
 

我要留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