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夏日飲食保健、預防食物中毒

在這個艷陽高照,氣溫不斷飆高的夏日裡,出外旅遊或運動過後不免滿身大汗,此時若能喝上口冰涼飲料或是來上一盤剉冰,想必馬上解渴暑氣全消,但聽到最近新聞報導,衛生單位抽查有些冷飲店家的冰品中的生菌數過多衛生不合格,不免讓人在想要吃冰前怕怕的。另外夏天的餐飲裡常會吃到許多生冷涼拌食物,這些美食在炎炎夏日裡提升了不少食慾,但往年也常聽聞因料理的不當而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因此在夏日裡,如何吃得美味清涼又健康,飲食的保健是十分重要的。

夏天常是食物中毒或是急性腸胃炎發生的季節,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從嘴巴吃進了病原菌或細菌毒素所引起,會產生噁心、嘔吐、腹瀉、腹痛或發燒等症狀。台灣地區歷年都是以細菌性病原菌佔大多數,常見的原因有:腸炎弧菌:此菌多在生鮮魚貝等海產類食物,若生食或是烹調時食物受到汙染就有可能受傳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此菌常在人體皮膚黏膜上,當手部傷口汙染到食物的烹煮時,吃下細菌繁殖產生的毒素對人體就有害。大腸桿菌:此菌主要在人或動物的腸道中,當糞便汙染到飲用水或製成不衛生的冰品,或是餐飲人員未注意衛生習慣汙染到食品,就有可能感染到人體。沙門氏菌:此菌主要在豬牛或雞鴨禽類的排泄物中,當肉類、蛋奶製品受到汙染,未滅菌完全時就會傳染給人。仙人掌桿菌:此菌常在溼熱環境下的米中孳長芽胞,若米飯保存不當就有可能產生毒素而造成中毒。

因為台灣夏季氣溫高溫潮濕,更容易造成病媒細菌的繁殖,使得上述的病菌隨時有機會入侵人體導致疾病,因此在料理餐飲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一、選擇安全食品:食物應選購新鮮、乾淨且有包裝並能註明保存期限的產品。販賣過程中肉類或海鮮類食物不應離開冷藏過久,應儘可能選擇電宰冷凍肉品,或有國家品質認證標章如CAS或GMP等的產品。
二、料理食物要注意清潔:食物及餐具要用自來水清洗乾淨,料理食物時更要把雙手洗乾淨,若手部有化膿傷口時或是在拿完鈔票後千萬不要碰觸食物。調味料要注意保存是否變質,而處理生食及熟食的刀具、砧板、器皿應該要分開,避免可能的汙染。
三、食物應烹調煮熟:大部分細菌在加熱到70℃以上都會被殺死,食物能完全煮熟,才能確保避免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而料理涼拌生菜時,生菜洗淨後最好能放入開水中稍微燙一下比較衛生。
四、保存食物應冷藏:低溫環境下細菌的生長繁殖會受到抑制,當冰箱冷藏溫度在7℃以下就可抑制細菌生長,而冷凍溫度在-18℃以下細菌就不能繁殖。一般食物不要在室溫下放超過2小時,未吃完時應放入冰箱,以避免高溫下開始變質腐敗。而購買回來的肉類、海產或豆類食品,若不要馬上料理時也應先放進冰箱冷藏或冷凍保存。

現今忙碌的工商社會裡,外食的機會激增,注重個人衛生及飲食健康習慣,才能預防「病從口入」,包括必須作到:
一、飲食前要洗手:吃飯前一定要洗手,更應避免用不乾淨的手直接拿東西吃。
二、避免生食、喝生水或吃來路不明的食物:生鮮食物如生魚片、壽司或涼拌生菜沙拉等,或是市面上販賣已削好果皮的袋裝水果,因容易受汙染,若是不新鮮衛生要少吃。而飲用水也必須經煮沸或是購買罐裝水才乾淨。
三、選擇乾淨衛生的店家:避免到環境衛生不佳的餐廳或路邊攤用餐,特別是出外或出國旅遊到東南亞地區時最是要注意。選擇冰店應找有信譽的商家,可注意工作人員衛生狀況,是否有戴手套口罩、配料是否有冷藏加蓋,以及是否蚊蠅出沒再決定要不要買。
四、食物應儘速食用完畢:購買的食物特別是涼拌沙拉類,應儘速吃完既可享用新鮮風味,又可避免存放時細菌孳生的可能,而冷飲最好在開封離開冷藏後的半個小時內喝完以免變質。沒吃完的食物要放入冰箱,但不宜過久更要注意保存期限,最好在2天內儘速吃完,若剩菜要再進食前應再加熱,懷疑走味時就不要再吃。
五、多補充水分,進食冷飲冰品勿過量:夏天氣溫炎熱,容易流汗造成脫水現象,水分的補充應以白開水最解渴,冷飲或冰品雖然冰涼消暑,但因其中大部分都含有糖份,會額外攝食過多的熱量,若運動不夠就可能造成體重發胖,因此糖尿病患者或肥胖者應該避免。另外若是進食過多冰涼飲料,或是在吃完熱食後立即吃冰,可能使腸胃道黏膜血管急速收縮,造成吸收功能下降影響食慾,甚至引發胃腸痙攣不適、腹痛或腹瀉等症狀。因此有慢性疾病、消化性潰瘍或有消化不良等患者,儘量避免大啖冰品。

因此夏日裡若能隨時隨地注意個人及餐飲料理的衛生,就可以享受清涼又美味的美食,避免不必要的腸胃道傳染疾病入侵,愉快的度過健康又美好的夏天。
本文作者: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 林政寬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