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人氣

      5720

      累積人氣

      153

      粉絲數

      4766

      回答數

      40257

      文章數

1030717醫療相關新聞1

感謝蔣世中醫師熱心整理提供.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978&doc_no=45766 屏東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蹤,落實孳生源清除防疫情蔓延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疾管署公布屏東縣今(2014)年入夏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鹽埔鄉49歲女性,於77日出現發燒、背痛、肌肉痛及腹瀉等症狀就醫,因症狀持續,分別於次日及715日再度就醫,經通報後檢驗確認,目前住院治療中。  個案近期無出國史及高雄市登革熱病例集中區的活動史,同住家人3位,其中2人出現疑似症狀,目前已採檢送驗中。屏東縣衛生局已對個案住家及活動地點周邊進行調查與孳生源清除等工作,並加強當地民眾防蚊衛教宣導。  屏東縣去(2013)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出現於410日,疫情延續至今年21日,共計有484例本土病例。今年首例發生時間雖較去年晚,屏東縣政府仍積極推動各項防治工作,以防疫情擴散。截至目前本土登革熱病例累計174例,分別為高雄市172例、嘉義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有境外移入病例95例,分別為印尼41例,馬來西亞31例,菲律賓8例,新加坡5例,泰國4例,諾魯2例,柬埔寨、法屬玻里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及吐瓦魯各1例。  疾管署表示,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請民眾務必主動巡查居家環境並落實孳生源清除,以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臨床醫師應提高警覺,如有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相關資訊請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
      http://www.setnews.net/ColumnNews.aspx?PageGroupID=9&NewsID=31198 56說成136、楊志良惹惱醫界!林燦城:吃米也要知米價 三立新聞網/名家專欄/鄉民開講/2014/07/16 10:10:00 文�林燦城 710楊志良投稿蘋果日報,說全國基層診所平均每月從健保局取得136/月的營收,而實際上,健保局公告的數字卻是56萬�月(加上灌水?)引起軒然大波。   我想問楊志良:   一、將健保署付給(中醫診所+牙醫診所+西醫診所)的總金額去除以(西醫診所的總家數),分母縮小(中醫、牙醫跑到哪裡了),所得的商數當然變大,你是故意還是無知?   二、就好比拿台灣大學付給全部教師的總薪資,去除以台大公衛學院教師的總人數,來當成公衛學院教師的月收入,故意縮小分母,造成教師月-----收入虛增。   這種荒謬的計算,連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都能指出錯誤。    楊志良用這種方法算出每家診所的平均月營收是136萬�月,與實際健保局公告的56萬�月,有2-3倍的差距。醫學院常給大一入學的新生測飯前血糖,最後統計平均血糖值,如果計算出230m/dl的平均值,我們都知道一定是算錯了,因為正常值是100mg/dl以下,算出230mg/dl的平均值,具基本知識的醫師都會警覺到「算錯了」,會重算一遍,會直接交出230mg/dl的一定是外行人。   醫政與健保局均屬衛生署長所掌管,當首長的人對其掌管業務的預算、財務的收支,不能沒有基本的瞭解。在現行制度下,基層診所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健保局,當署長的要有清楚的概念:「健保付給醫院診所大約多少錢,每一家診所、每一位醫師大約會得到多少錢……」,這叫做「吃米,要知米價」,心中有了這種基本概念,才知道要從何處去使力以推動政策。這136萬與56萬的差距,明顯的暴露出楊志良在當署長時是完全「不知米價」的,猶如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一樣,難怪施政會失敗。    人與人會起衝突,經常來自認知差異。例如,當你去餐館,自認為付了136元的西餐價,結果卻送上來一碗56元的肉絲麵,衝突當然要發生。   136萬與56萬的差距,發現二件事實:一是原來楊志良在署長任內是「很混」的,這麼重要的財務預算執行,署長竟然完全沒概念,更嚴重的是,這樣混的人,退休後居然可以混得「楊志良的公事包」之美名,所以,現在台灣的官場上,「混與造假」是生存的必然與常態。    因此,今天再有學術造假的教育部長也是不足為奇。「台灣奇蹟」!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717/434858/%E6%A5%8A%E5%BF%97%E8%89%AF%EF%BC%9A%E6%88%91%E7%84%A1%E6%84%8F%E6%8C%91%E6%92%A5%E9%86%AB%E7%97%85%E9%97%9C%E4%BF%82%EF%BC%8D%E5%9B%9E%E6%87%89%E5%B0%8D%E3%80%8C%E5%81%A5%E4%BF%9D%E8%99%A7%E6%AC%A0%E9%86%AB%E7%95%8C%EF%BC%9F%E3%80%8D%E4%B8%80%E6%96%87%E7%9A%84%E6%8C%87%E6%95%99 楊志良:我無意挑撥醫病關係-回應對「健保虧欠醫界?」一文的指教 2014071712:10 蘋果即時-論壇 拙文〈健保虧欠醫界?醫界虧欠健保?〉七月十日在《蘋果日報》刊出後,各方有所指教。重點為誇大醫師收入,挑撥醫師與病人關係。然而對於健保總額的增加,大於經濟成長及一般民眾薪資成長,則無重大異議。有關數據方面,皆是在健保署網站中,「資訊公開」、「重要統計資料」及「醫務管理」中所查得。102年醫療給付「基層院所」為1768億點,在「總額支付制度」下,「西醫基層」四季平均點值約0.93,因此估計給付總額是1658.6億,平均每名醫師94萬。「醫療給付」續二表中,102年基層院所門診次是252,165千件,因此平均每診所有24,917次。這些資料中,人數方面是把西醫基層、中醫、牙醫分列,在給付方面則並未註明三者合併,個人因未詳查,也未如某些人指稱我利用「私人關係」取得資訊,完全依照「資訊公開」中的數字,反而因此造成出入,深感抱歉。   然而拙文的重點在於2009年時,健保曾虧損高達600億,當前穩定健保財務十分不易,每年總額增加都比經濟成長率及薪資成長為高,從社會大眾的角度而言,健保應沒有虧待醫界。更直率的說,若無健保的支撐,今日基層醫療發展當不至如此,醫院更是。醫界的辛勞眾所週知,我對血汗醫院也多所指責。台灣近年,甚至展望未來數年,經濟情勢好轉不可期待,但健保必然要走下去,健保與醫界如何合作,提升民眾就醫水準與自我照顧能力,持續的改革支付制度與醫事團體自律,才是重點。醫師付出多,收入本來就應比一般受薪階級高,目前(20144)勞工平均薪資為42,361元,而醫院內不少領有專業証照的醫事人員,除非加班,常領不到前述金額,說醫師平均收入是這些人的56倍,並不誇大吧!這個比值已高於多數國家醫師與其他醫事人員之比,以及醫師與一般受薪階級之比。當然,台灣醫師工作時間較其他國家醫師為長也是原因之一,這可解釋部份差異。然而台灣近年來,除了炒房炒股的能人異士,一般民眾莫不苦不堪言。醫界擔心收入被誇大影響醫病關係,顯然有不忍人之心,因醫界尚有總額之起碼保障,而一般民眾則無。討論醫師待遇,若是數據有誤,當然可以指正,我也願意接受,但解讀為挑撥醫病關係,讓民眾對醫界有偏頗的負面印象,造成的傷害難以弭平,則不是本文初衷。更不及少數A健保或傷害病患以冒領商業保險理賠的不良醫師,對醫界的傷害。為增進醫病關係,包括醫界的各方都有不少自省及努力的空間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717/435082/%E4%BD%A0%E5%80%91%E6%B2%92%E7%9C%8B%E5%88%B0%E9%86%AB%E8%AD%B7%E6%AD%A3%E5%9C%A8%E8%A2%AB%E9%86%AB%E9%99%A2%E5%89%9D%E5%89%8A%E5%97%8E 你沒看到醫護正在被醫院剝削嗎-回應楊志良 2014071716:54 蘋果即時-論壇 作者:黃峻偉(嘉義長庚醫院新代科主治醫師、太陽花醫療志工團總指揮)楊前署長在今日〈我無意挑撥醫病關係-回應對「健保虧欠醫界?」〉一文回應筆者的文章,認為健保未虧待底層醫護人員。然而,數字是會說話的。以筆者前文的統計數字,在民國101年的基層診所,包含西醫,中醫,牙醫,其平均月營收約為56萬。在國稅局的認定上,22%為收入。也就是說,基層診所醫師的平均月收入約為123千元,年收入147萬。同年台灣平均國民所得為23,380元,以130推算國民平均年所得為70,140元。也就是說,與同年的國民收入相比,基層診所醫師的醫療收入不過是一般國民所得的2倍多。而在此同時,台灣民眾平均就醫次數為一年15次門診,與OECD國家的平均就診次數6.5次相比,要來的高,楊前署長過往的研究指出,OECD國家醫師的平均薪資是受薪階級的2-3倍。也就是說台灣醫護人員的高薪,與國外的同僚相比,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工作量增加了不止一倍。同時,筆者根據20112012年的健保署公開資料粗算,老年人口的健保支出是壯年人的3.5倍,是未成年人的7倍。而台灣每年老人人口增長約2%左右。換言之,在人口老化的自然趨勢下,醫療花費的增長是自然趨勢,無關於經濟成長率或是健保署是否特別照護醫護人員。醫院醫師及醫護人員被財團法人醫院剝削的問題,衛生署(衛福部)更難就究其責。在過去三十年當中,政府開放並鼓勵財團法人醫院的成立,給予其賦稅等相關的優惠政策,並通融財團法人醫院和相關財團間的資金往來,並且不積極推動醫院公告財報。在此同時,政府又大幅縮減公立醫院的預算。在一來一往間,財團法人醫院變成醫院的主流形式。而這也導致了衛生署和衛福部在這幾年的醫療政策上被財團法人醫院左右。財團法人醫院,又著重獲利,壓縮基層醫護人員的勞動權利。在過往的數年,不斷有醫護人員因惡化的勞動條件導致過勞死,受傷,或退出職場。而相關主管機關衛福部(衛生署)不僅漠視此狀況,更曾放話說醫師一周工作兩百小時都不違法。因此,衛福部(衛生署)可說是造成血汗醫院之推手。以楊志良先生在公衛界的隆重地位,擔任過衛生署署長,主導過國內醫療政策,若連過往醫療政策對醫護人員造成的衝擊都未了解,而夸談健保制度的好處,漠視底層醫護人員勞動條件之惡化,也不過是顯露出主政者的殘忍無情。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717/435027/1/%E5%9C%8B%E9%9A%9B%E9%86%AB%E7%99%82%E9%86%AB%E9%99%A2%E5%A6%82%E4%BD%95%E8%87%AA%E4%BF%9D%EF%BC%9F 國際醫療 醫院如何自保? 2014071715:45 蘋果即時-論壇 作者:吳明彥(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執行長)自衛生福利部執行「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起,工作小組即針對我國推廣特色考量可能發生之醫療糾紛,訂定風險管理計畫以及影響評估,以避免我國國際醫療帶來可能國際性之醫療糾紛案例。目前由本組管理輔導之會員醫療機構,具備醫療糾紛處理配套方式進行風險管理,其配套方式除了要求院內成立醫療糾紛處理委員會(具備專責單位、處理流程、處理機制等)、調解委員會、訂定風險管理制度等,最重要的便是投保醫療責任險。就筆者所知,國內目前尚未有國際醫療相關責任保險,故於近年努力尋求海外保險合作,於前年起本組已積極與香港與美國的保險公司進行洽談,以手術疾病項目來說,最高保額可達到100萬美金。當然,我們了解透過保險僅能達到財務上的風險控管,病患生命、醫院及醫師之名譽才是醫療糾紛案件中損失最大之處也是我們最重視的。尤其在國際醫療之服務裡,更牽涉到跨國法律以及轉介第三方參與的複雜性,因此,近年本組也不斷提醒醫院,除了接收病患需進行事前評估以外,應慎選海外合作轉介機構,確保雙方合約之司法管轄權或醫療糾紛賠償範圍應以台灣為主,重視醫病之間的事前告知義務以及同意書之簽署(包括網站資訊皆需註明同意事項,並利用"I Agree"之點選設計等方法)。同時確保病患所得之資訊透明且正確,千萬避免採用不實或誇大之行銷策略─" Do not oversell",降低帶來醫療糾紛之可能性。我國醫療技術與品質一直是廣受國際好評與讚賞,這些成就是由所有醫事人員辛苦努力而來,在推廣國際醫療的同時,更應該優先保障其權益,避免可能之風險與不必要之訴訟、糾紛,才能使台灣國際醫療長久發展下去。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717/35963976/%E9%9B%BB%E6%AF%AF%E7%81%BC%E5%AC%B0%E8%AD%B7%E7%90%86%E5%B8%AB%E6%97%A9%E7%9F%A5%E9%81%8E%E7%86%B1 電毯灼嬰 護理師早知過熱 一摸就縮手 竟無感離開恐停業1 20140717 -蘋果日報 【綜合報導】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96534 電毯燙傷女嬰 護理員恐停業1 自由時報2014-07-17 〔記者曾健銘、謝君臨、賴筱桐、邱宜君�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3/8809265.shtml 醫院通知照顧 前男友接回性侵
 
【聯合報記者游振昇�台中報導】2014.07.17 03:58 am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717/35963669/%E8%AD%B7%E5%A3%AB%E5%B9%AB%E5%80%92%E5%BF%99%E5%8F%AC%E7%8B%BC%E6%80%A7%E4%BE%B5%E5%A5%B3%E6%82%A3 護士幫倒忙 召狼性侵女患 不知前男友騷擾 幫撥打「通聯最頻繁者」 20140717 -蘋果日報 【許淑惠台中報導】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796663 急診誤通知前男友 女慘遭帶回性侵 自由時報2014-07-17 〔記者楊政郡�台中報導〕       http://care.cdns.com.tw/20140717/med/yybj/733480002014071619542199.htm
 邱文祥接任北聯醫總院長2014/07/16 19:21》中華日報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昨日舉行新舊任總院長交接典禮,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擔任監交人,原為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的新任總院長邱文祥表示,今後聯醫還是朝向社區醫院發展,未來希望院內的醫療人員更能實踐「以人為尊」的醫療初衷。 台北市長郝龍斌致詞時表示,邱文祥曾當過忠孝院區院長、台北市副市長、北市衛生局長、陽明大學醫學院長,當時希望他能回到之前所管轄的北市聯醫當總院長時,他也毫無遲疑的立刻答應,這非常難得,同時也希望借重他豐富的行政長才以及臨床經驗,來提升北市整體的醫療水準。 新任總院長邱文祥,今年 55歲,為國內泌尿科權威之一,擅長內視鏡手術,也是國內最早進行腹腔鏡腎臟切除手術的醫師,在醫界享有盛名;他曾擔任忠孝院區院長、北市衛生局長、台北市副市長、陽明大學醫學院長等,公職經驗豐富。 邱文祥表示,平均每 2年換 1次工作,因為曾擔任聯醫教學研究副總院長,也被揶揄是回娘家、甚至是「回鍋肉」,他開玩笑說,因為之前以他一個醫學出身的人去管花博,所以這次的新任務並不會太意外、緊張。 對於外界擔心北市聯醫會朝教學醫院發展,而忽略社區的照顧,邱文祥強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在任內,不會朝醫學中心發展,目前台北市的醫學中心足夠,聯醫將秉持深耕社區的定位,同時表示,將來會加強教學、研究,以及提高醫師升格教授的比例,也勉勵未來醫療人員更能秉持「以人為尊」的醫療初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7000423-260106 聯醫社區化 邱文祥扮推手 20140717 04:10 ·                                 張潼�台北報導-中國時報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昨日舉行新、卸任總院長交接,新任總院長邱文祥原為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長,過去曾任北市副市長、衛生局長、聯醫忠孝院區院長,除行政經驗豐富,同時也是泌尿外科權威。市長郝龍斌表示,明年聯醫邁入第10年,臨床與行政長才兼具的邱文祥,可望扮演承先啟後角色,讓院務發展更全面。 卸任的總院長張聖原在聯醫服務59個月後屆齡退休,郝龍斌說,張任內以「便民、便民、再便民」為經營目標,聯醫滿意度直逼台北市最引以為傲的民政機關。 郝讚邱 只想把事做好 對於甫接下總院長職務的邱文祥,郝龍斌則盛讚是個「不在乎職位,只想把事情做好」的人。當年聯醫整合時,邱文祥接下衛生局長職務;籌備花博時,他則扛下副市長任務;這次總院長一職,邱更二話不說答應,「讓我非常感動!」 55歲的邱文祥說,平均2.6年就換1份工作,但感覺從不曾離開聯醫,包括擔任公職而無法執業的6年間,仍常到醫院義務看診。他強調,未來聯醫不會轉型成醫學中心,將持續推展社區照顧,但也會鼓勵醫師加強教學、研究。 兩任務 照護弱勢民眾 他進一步說明,總院長任內最重要的兩項任務,一是讓聯醫「社區醫院」定位更明確,包括《長期照護服務法》通過後,相關服務如何進行、弱勢民眾如何完整照護,都是亟待思考的課題。 其次,邱文祥認為,醫學研究主題不是非得要換肝、換腎,長期照顧等內容也能寫出值得國際參考的文章。院內醫師若能在行醫之餘,兼顧教學與研究,升等人數自然提高,院內「P(Professor,教授)多,就可吸引更多年輕有為醫師投入聯醫體系,並讓病患與家屬獲得更好的照護品質。 昨日交接典禮上,內政部長陳威仁、疾病管制署長郭旭崧、陽明大學副校長許萬枝、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總裁蔡紹中與集團主管出席。不少邱文祥過去的學生、聯醫同事也到場祝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7000425-260106 邱涉獵廣 行政、臨床經驗豐 20140717 04:10 ·                                 張潼�台北報導-中國時報 今年55歲的邱文祥,人生中已換過19份工作,從老本行泌尿外科醫師、醫院與醫學院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與副市長都當過。他昨在聯合醫院總院長交接典禮上幽默表示,最感謝家人支持,「否則我也不能這麼常轉換跑道。」 擁有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學歷的邱文祥,是泌尿科權威,尤其擅長內視鏡手術,是國內最早進行腹腔鏡腎臟切除術的醫師,他也曾任世界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邱文祥也數度在聯醫與台北市政府任公職,頗具人脈、行政才能,昨交接典禮上,不少局處首長都現身祝賀。 邱文祥笑說,自己的種種經歷,其他醫學系同學恐怕很難體驗,「甚至還管過花博!」但比起當時接任副市長,這次較不緊張,因為10年前擔任衛生局長期間,就看著聯醫一步步整合成一所醫院,「聯醫就像我的小Baby一樣。」 他認為,這次接任總院長,最大的挑戰並非來自把關預算的市議會,因為以前擔任過府會總聯絡人,深知台北市的議員都能夠理性溝通。反而是現在許多優秀學生不願投入醫療糾紛較多、較辛苦的科別,令人更為頭痛。 因此邱文祥認為,此次以陽明醫學院長身分重回聯醫團隊,市長郝龍斌與自己都希望將學界的經驗一併帶回來。現聯醫雖定位為社區醫院,專攻公共服務、社區醫療照護,但同時應擁有具教學與研究能力的醫師群,也可和教學醫院連結,一旦建立良好網絡後,自然能夠吸引優秀醫師加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08966.shtml 邱文祥 接任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2014.07.17 03:01 am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昨舉行新、卸任總院長交接典禮。新任總院長邱文祥表示,他每2年換一次工作,總院長已是第19分職務,一點也不緊張。卸任總院長張聖原則是屆齡退休。 55歲邱文祥是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國內泌尿科權威,他也是最早施行腹腔鏡腎臟切除術的醫師,擅長內視鏡手術;他也有豐富公職經驗,曾任台北市副市長、衛生局長、陽明大學醫學院長,長期對公共衛生和醫療業務貢獻。 邱文祥也當過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率先設置全國唯一的漸凍人病房,他在衛生局長任內,推動全國首創的市民健康卡;邱文祥擔任北市副市長期間,活化花博公園、協助北市舉辦大型會展,獲得市長郝龍斌肯定。 重回聯合醫院服務,有人開玩笑,稱邱文祥「回鍋肉,愈煮愈香」。談起近年醫美整型夯,他表示,若醫師對醫美沒興趣,只為賺錢每天幫患者打雷射,日子不會開心,他也常告誡醫學院學生「好好把本質做好」。 邱文祥回憶,衛生局長任內曾訪視一名75歲男性長者,因雙眼失明就醫不方便。他說,醫師若能出診看病,更能提供民眾完整照護,他也思考未來如此規畫。 另外,北市府昨還舉辦新、卸任人事處處長交接典禮。屆齡退休的前處長韓英俊,在北市府工作7年半,新任處長懷敘則曾先後在金管會、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人力處擔任副處長及處長。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08918.shtml 大陸員工彰基就醫 不收錢
 
【聯合報記者郭宣彣�彰化報導】2014.07.17 03:01 am
彰化縣鋒明公司陸籍幹部劉瑞龍在5月越南暴動中,因工廠遭縱火冒險逃生,導致右手神經被玻璃割斷,上百萬元醫療費用成為重擔,彰化基督教醫院昨天表示,願意免費幫他重建神經,讓他恢復健康。 31歲劉瑞龍說,兩個月前越南暴動,他在宿舍休息,發現工廠遭縱火,他和四名同事逃生,玻璃門鎖死擋住出口,他拿滅火器敲碎玻璃逃生,逃出後發現右手遭劃傷大量流血,有生命危險。 劉瑞龍被送到越南醫院,轉至第三家醫院才縫合,但「手沒力氣、握力不佳」,讓他很擔憂。經過評估他的右手神經有缺損、尺神經沾黏,若要完整治療要花近百萬元,彰化基督教醫院得知後,主動聯絡幫忙,協助他來台灣就醫,周六將手術修復。 劉瑞龍表示,他家中經濟勉強過得去,但醫療費用龐大,若沒有彰基幫忙,他恐怕無力負擔這筆龐大醫療費用,相當感謝。 劉瑞龍說,每當回想起越南逃生過程,仍心有餘悸,經常暗自流淚,但因傷到右手連「吃飯也沒力握筷子」,要改用左手做事很不習慣,更沒辦法雙手搬重物,心靈很難受。 但在那次逃生,他說,一名從大陸員工來修理機械師傅,因不熟方向,沒跟上腳步,燒死在廠房內,劉瑞龍說,同胞被燒死,讓他久久不能釋懷,至今回想起來,仍很難過。 「謝謝台灣人的熱心與愛心」劉瑞龍表示,感謝彰基醫療團隊幫忙,也感受到台灣人的溫暖,他會把這份情義深深記在心中。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808804.shtml 全球愛滋病死亡人數 創新低
 
Upaper編譯馮克芸】2014.07.17 03:26 am
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畫署(UNAIDS)公布報告指出,過去2年,全球愛滋病帶原者的人數幾乎未變,但與愛滋病相關的死亡案例,從近10年前的最高峰下降,寫下最低紀錄。 UNAIDS官員說,儘管去年全球新增感染案例仍高,有200多萬人,但終結愛滋病的流行已是可能的事,估計去年及前年全球罹患愛滋病患的總人數約為3500萬人。 UNAIDS已設定目標,希望在2030年,把新增愛滋案例減少90%。去年全球約有1290萬人接受愛滋藥物治療,約150萬人因相關原因喪生。       http://care.cdns.com.tw/20140717/med/yybj/733480002014071621050699.htm 我癌症疫苗可望明年問世 2014/07/16 21:06》中華日報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昨日透露,醣分子疫苗最快明年問世;屆時,其所研發新一代的癌症疫苗,可望消滅癌細胞,造福逾 9成乳癌病友,這也將是全球第一個針對特殊醣分子上市的癌症疫苗。 翁啟惠昨應「三三會」之邀,以「基礎研究對社會及經濟之貢獻─廣效流感及癌症疫苗之研發」為題發表演說,做以上表示。 他說,透過細胞表面醣分子之差異與疾病關連研究,中研院團隊在癌症的特殊醣分子研究有了進一步消息。他指出,醣分子疫苗台灣已進入第 3期人體試驗,幾個月後即可知道結果,最快明年問世,目前美國仍處於第 2期人體試驗階段。 翁啟惠透露,醣分子疫苗為標靶療法,一個分子疫苗針對癌細胞及癌幹細胞之 3個標靶,該疫苗打幾針就好,能有效啟動人體自有免疫系統,誘發出大量具記憶性的抗體,消滅癌細胞。 治療癌症包括手術、放射線、化療及標靶藥物和抗體使用。但這類療法對非初期癌症很難根治,而發展針對癌細胞之疫苗始終沒成功,主要是找不到癌細胞獨特的生物分子標記用以設計疫苗。 再者,現有子宮頸癌疫苗是一個有效的疫苗,但它是針對此疾病的病毒而非癌細胞;據指出,中研院團隊所研發的疫苗,其誘發出的抗體更有能力辨識癌細胞上的醣分子結構,而此 3種醣分子不會表現於正常細胞,僅表現於乳癌細胞和乳癌幹細胞。 相較於常見的乳癌標靶藥物「賀癌平」,僅對 20%乳癌患者具功效,此種以醣分子疫苗所製成的免疫療法藥物,可望對超過 9成的乳癌病患具有療效。 翁啟惠強調, 98%以上乳癌病人含有這 3種醣分子,在其他 15種不同癌症,如肺、肝、大腸、口腔、胃、胰臟、攝護腺、卵巢、腦、食道、腎臟、子宮頸癌等也有這 3種特殊醣分子,一旦廣效癌症疫苗研究成功,將可造福更多癌友。       http://care.cdns.com.tw/20140717/med/yybj/820020002014071616420288.htm 飛秒雷射治白內障 安全性較高 2014/07/16 16:42》中華日報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秀傳醫院最近引進 3D具有即時電腦斷層掃描及影像定位功能的飛秒雷射屈光白內障手術系統,新手術機器克服傳統手術不少缺點,不過,健保不給付,每眼要 5 7 5千元。 秀傳醫療體系副院長林浤裕表示,白內障是眼球中的水晶體變為混濁甚至硬化,光線就無法完全透過,造成視覺模糊,其中以老年性白內障最多,占 90%以上。其他造成白內障的還有先天性、外傷性、併發性白內障。 360度全景透視掃描飛秒雷射屈光白內障手術系統,全球手術病例超過 32萬例。 林浤裕說,飛秒雷射可在非常短時間內汽化角膜組織,讓角膜組織因膨脹推開而產生切割的效果,手術的角膜主傷口能縮小到 0.25公分以下,預後安全性大幅提高,尤其對於傳統手術困難的水晶體脫位、過熟性白內障及外傷性引起的眼疾,都能迎刃而解。 林浤裕提醒,眼球老化無法避免,但可預防白內障「惡化」,如:戶外戴有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補充維生素 A C E等抗氧化劑的濃度,均衡飲食及避免抽菸,糖尿病人要好好控制血糖,青光眼患者,遵循醫師指示用藥,儘量減少使用類固醇藥物。       http://care.cdns.com.tw/20140717/med/jkbj/T90057002014071619083275.htm 1年每天逾1瓶啤酒酒癮上身 2014/07/16 19:08》中華日報 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很多人以為啤酒的酒精度低,不容易成癮,但台南市衛生局輔導酒癮戒治案例中,發現一名中年男子持續 1年每天至少喝 1瓶啤酒澆愁,卻因此酒癮上身,輔導轉介至成醫,治療長達 2年半才戒癮。 石姓男子因長子生病,妻子過度包容及保護,與他的處理方式不同,導致夫妻和父子的關係緊張,甚至頻頻衝突,因此喝酒紓解壓力。 他原本「小酌」啤酒但隨著家庭氣氛惡化,喝酒量逐漸增加,每天喝 1瓶啤酒,後來增至 2瓶,慢慢出現手抖、肝功能指數上升、沒喝酒會渴望喝酒,但喝了後身體狀況又日趨嚴重。 他察覺到狀況不對勁,向衛生局求助,轉介至成醫精神科戒酒門診,醫師評估後,漸進改善及團體支持方式,沒要求他完全斷絕喝酒,酒量逐步減少,先降至每週 1 2瓶, 1年後才完全不喝酒。 同時合併社會工作師及心理師,採個別心理輔導及認知教育輔導、夫妻輔導處遇,家人及兒子充分陪伴,並鼓勵遇到壓力時,可採壓力處理調適,並非一定要飲酒調適,最近總算完全走出酒癮的陰霾。 衛生局今年委託成大醫院、嘉南療養院、奇美台南分院及柳營分院、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由衛福部補助醫療戒治費,提供酒癮戒治處遇服務。 「酒癮戒治處遇服務方案」,補助包含:住院具急性戒斷症狀者最高 8千元,無急性戒斷症狀者最高 2 5千元。門診醫療費每次最高 6百元,一個療程 12 24次,最高 1 4 4百元。另外心理輔導每年最高 4萬元。    

我要留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