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人氣

      5720

      累積人氣

      153

      粉絲數

      4766

      回答數

      40257

      文章數

1031022醫療相關新聞1

感謝蔣世中醫師熱心整理提供.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981&doc_no=47325 如何降低失智症風險??? 控制三高、戒菸、避免心血管疾病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依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調查結果,國內65歲以上長者輕度以上失智症患者盛行率約為5%,亦即每20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人有輕度以上失智。如何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呢?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國際失智症協會(ADI,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與多位失智症專家共同完成的2014年全球失智症報告(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4)中指出,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戒菸以及避免心血管疾病,都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邱署長進一步說明,該報告中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提高5成。由於肥胖及缺乏身體活動是高血壓、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因此,失智症的預防,也應該對肥胖及缺乏身體活動問題進行改善。此外,戒菸與降低失智症風險也有很強的關係,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抽菸的老人比已戒菸或從未抽菸的老人罹患失智的風險高出很多。依據「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65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高達60.3%,高血糖盛行率也達21.4%,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血糖過高的問題。另外,依據102年成年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民眾整體吸菸率為12.1%,但65歲以上男性的吸菸率高達22.3%,平均每565歲以上男性長者就有1人吸菸。國民健康署呼籲已經罹患三高的長者,應該要積極控制三高並立即主動戒菸,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指出,最新的國際失智症報告已用實證強調控制三高、戒菸、避免心血管疾病可降低失智症風險,這些都應該成為國內預防失智症的重要基礎工作。為協助民眾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國民健康署呼籲落實下列五大行動:一、健康飲食,多蔬果:「天天五蔬果,三餐飲食聰明吃」能避免心血管疾病,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養成天天五蔬果的飲食習慣,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喝白開水取代喝含糖飲料;儘量少吃零食宵夜及甜點;同時三餐正常並且要均衡飲食,以及吃東西時細嚼慢嚥,維持每餐八分飽。二、規律運動,有活力:運動可提昇健康、減緩老化,身體更有活力!維持每週150分鐘以上適當的身體活動,例如伸展操、做家事、快走等等,不但可以提升體能狀況,更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國民健康署也鼓勵生活化身體活動,利用生活中的空檔分段累積運動量,每次持續10分鐘運動即可增加身體活動量,每次15分鐘分2次的健走,效果與一次做完30分鐘相同。所有運動不嫌晚,可以從每天運動15分鐘開始,再逐漸延長運動時間,多動多流汗,對身體健康肯定益處多多。三、主動戒菸,保健康:吸菸對心血管的危害,已被研究證實,但戒菸的好處,在戒菸第一天就看得到!吸菸者在戒菸的20分鐘後,血壓會降低,心跳也減慢至正常的頻率;戒菸8小時血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氧氣濃度回到正常值;戒菸2週至3個月得到心臟病危險性開始下降,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1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減少一半,而戒菸5年後中風之機率甚至可降低至與不吸菸的人一樣,這麼好的戒菸效果,呼籲您一起來展開戒菸行動。現在國民健康署提供二代戒菸服務,戒菸用藥也比照健保用藥,最高僅只須負擔200元,戒菸不再是難事。民眾如有任何戒菸方面的問題,可撥打國民健康署設置的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或洽各縣市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服務。四、節制飲酒,不過量:過量飲酒可能導致急慢性疾病,會升高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值,引起血壓升高、心律不整等問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不得已必須飲酒,也應加節制。依據美國心臟學會對飲酒的建議,男性不宜超過2個酒精當(drinks/day),女性不宜超過1個酒精當量(每個酒精當量為15公克,約相當於啤酒360毫升,葡萄酒120~150毫升,白蘭地等烈酒30~40毫升)。五、定期檢查及控制三高,不可少: 要避免心血管疾病,就得先瞭解自己的三高、腰圍等數值,才能即時發現、控制三高及肥胖。提醒民眾定期測量三高及腰圍,民眾可利用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目前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免費服務,服務內容包括有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另外,針對減重的相關問題,也可撥打「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的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營養師與運動專業人員,每日上午九點至晚上九點提供國、台語免費電話諮詢服務,教導民眾「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生活方法,歡迎多加利用。老化是每個人都必經的過程,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有慢性病或失智症,改善肥胖、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問題,多運動、多參與社會活動,就是遠離失智症威脅的不二法門!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15084.shtml 救一罕病兒或其他五病患? 健保,一個不能少
【聯合報賴志銘�文字工作者、罕病患者、周大觀熱愛生命獎章得主(屏東市)】2014.10.22 02:35 am
「思辨」近年來悄悄在世界中萌芽,今年在聯合報系所辦的聯合大講堂中,邀請到嚴長壽先生以「思辨」為主題,討論如何在眾聲喧嘩意見中,培養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容納理性辯論的空間。 在十八日聯合報「廿一萬健保費救一罕病兒?還是其他五病患?」報導中,記者用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的「正義論」來比喻。我立刻上網了解並且看完了「正義論」的影片。 「一輛高速行駛中的火車剎車故障了,軌道盡頭有五位工人正在工作,右邊岔路只有一名工人,火車到底該不該轉彎?」這個問題是由桑德爾教授所提出。 健保的問題屬於政治問題,政治管理眾人之事,人最不好管理。因為是人,所以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屬於人性的問題。也因為立場不同,所以答案也就不一樣。 看完影片,我後總覺得這個問題主要目的是來測試檢驗人性,並不是真實遇到的問題,就像我們聽過不下千萬遍的婆媳問題一樣:「老婆和媽媽落水,你要救哪一個?」若是由我來回答問題,我的答案會是:「既然是電車,那就停電就好了,電車也可以慢慢停下來。過程中也可以一直按喇叭,警示在軌道上維修的工人,所以沒有人會因此而死亡。」 這則新聞背後問題的重點應該是:如果我們能落實真正的稅收(請國稅局好好的查稅,不要讓富人輕鬆的節稅),去除健保制度下不必要浪費(加強國民健康教育防止病人的藥物濫用;加強人格教育:醫藥綁在一起的食物鏈的影響;考慮移民他國的華僑不得再享有健保;醫院不要和藥商黑心汙健保的錢),那麼就可以解決。 消基會前董事長蘇錦霞表示,這是台灣健保制度的困境。是的,這是政府應該要解決的困境,答案很明顯,應該是要創造人民的生存權益,而不是一味的去犧牲少數。罕病患者生下來提供的不只是提供人類對於基因科技的科學研究,或者是人體生理化學的醫學研究,更能夠藉此瞭解人類DNA生命密碼,他們對於人類科學進步的貢獻也不亞於登陸月球的太空科技。諸位不見許多罕病新藥的突破可能造成醫學界的大革命? 有一句話: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問題能否解決,就有賴於是不是努力的去找到所有可能的方法。有一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我們的政府有沒有這樣的魄力和執行力?許多美國英雄的電影裡面都有這一句話「權利越大,責任越重」,目前看來還需要多努力。 我的回答會是:不需要犧牲,生命是如此的珍貴,如果錢可以衡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那麼世界上九十九%的人都是廢物。如果錢衡量是一切價值的基準,那麼社會的倫理人性將會很快的崩解。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022/36160722/%E9%80%9F%E9%A3%9F%E5%BA%97%E5%93%A1%E6%9F%93%E9%BA%BB%E7%96%B9%E6%81%90%E5%82%B3%E6%9F%93%E7%94%A8%E9%A4%90%E6%B0%91%E7%9C%BE 20141022 蘋果日報
【邱俊吉台北報導】一名二十四歲、就讀夜間部的男大生,日前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且身上還起紅疹,就醫檢查後醫師研判是麻疹,經通報疾病管制署並檢驗,確定是今年第四起本土麻疹病例。疾管署說,該男在台中巿學士路麥當勞打工,本月五至十三日間曾前往用餐的民眾,若有疑似症狀應速就醫。 發燒出疹速就醫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該男大生家住南投縣仁愛鄉,白天在中市速食店打工,本月九日出現發燒等不適,昨確定為麻疹。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說,男大生是今年國內第二十一起麻疹個案,因無國外旅遊史,研判是本土感染病例;衛生單位已掌握一百九十八名接觸者,包括家人、同學、速食店同事等,尚未發現有疑似麻疹症狀者,預計追蹤觀察至下周六。羅一鈞說,該男在可傳染期、本月五至十三日間,曾至中市學士路麥當勞工作,期間曾到該處用餐者若有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速就醫並告知接觸史。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麻疹傳染性強,在出疹前、後四天具傳染力,如與病人同處一個空間,且體內無抗體,都可能被傳染,曾與病例接觸者須提高警覺。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249506 上周新增1麻疹本土病例 【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2014/10/22台灣新生報 上周新增一名麻疹病例,一名24歲台中大學生,白天在學士路麥當勞打工,家住南投縣仁愛鄉,109日出現發燒、結膜炎,13日在南投埔里就醫,16日通報疾管署,21日確認檢驗陽性,沒有國外旅遊史,確認為本土案例;另外,雖然脫離腸病毒流行期,仍有一名新生兒重症病患。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該名男大學生租屋居助於台中,麻疹疫苗接種史不明,衛生單位調查發現,個案傳染期活動範圍在台中市與南投縣,已掌握198名接觸者,包括家人、同學、打工同事、醫護人員,目前沒有發現疑似症狀,預計追查到111日結束;今年已有21例麻疹確定病例。上周腸病毒急診病例千分比為1.82,正式脫離流行期,但仍然傳出重症案例;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該名新生兒於926日出生,102日出現發燒、背部出血、肝炎、心肌炎等症狀,就醫確認感染克沙奇B5型腸病毒,在加護病房救治5天病況好轉,1013日健康出院,已經沒有健康與生命威脅。羅一鈞提醒,調查新生兒父母與親友,沒有腸病毒類似症狀,推測無症狀帶原者將病毒傳給小孩,因此呼籲探訪新生兒時,最好做好防護措施,且落實正確洗手;另外,雖然麻疹個案接觸者大多已掌握,但麻疹具有高度傳染性,105日至13日曾經前往該速食店用餐,必須主動就醫且告知接觸史。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23757 登革熱病例破6千 創下史上新高 自由時報2014-10-22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國內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1014日至20日,本土病例新增1,164例,再度突破單週新高紀錄,全台累計本土與境外移入病例已達6,105例,一舉超越2002年大流行的5千多例,創下史上新高,估計若仍未能加以控制疫情,今年恐衝破萬例。 2002年大流行時還高 上週新增的1,164例本土病例,主要仍集中在高雄市,共有1,143例,尤其三民區暴增416例最多。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目前掌握當地多條水溝可能已成病媒蚊孳生源,其次是前鎮區175例、鳳山區126例,另屏東縣9例、台南市5例、新北市3例、台東縣1例,嘉義市1例,南投縣1例,雲林縣1例。 疫情嚴峻的高雄市新增8例登革出血熱,以三民區4例最多,包含73歲與60歲男性、66歲與55歲女性;其次是鳳山區3例,分別為79歲與57歲女性、76歲男性;另有1例則是小港區70歲女性。多名個案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慢性病史,其中4例已康復出院,4例住院中,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 截至目前,今年累計有55例登革出血熱病例,43例已出院,6例死亡,6例住院中。 疾管署呼籲,現正值登革熱流行期,第14型登革病毒均曾在台流行,若重複感染不同型別病毒,可能導致症狀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慢性病患更是高危險族群,建議民眾要主動清理居家病媒蚊孳生源,並做好防蚊措施。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249505 高雄登革熱 單周破千例 【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2014/10/22台灣新生報 高雄市登革熱新增1143例個案,首度單周破千例,三民區感染風險最高,新增416例,前鎮、鳳山區也各有175126例,疫情趨勢仍然向上;今年登革熱疫情防治相當嚴峻,疾管署調查民眾孳生源去除觀念,發現大部分願意配合防疫政策,但防疫行為仍未確實成為疫情延燒主因之一。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上周全台共傳出1164例個案,分別為高雄市1143例、屏東縣9例、台南市5例、新北市3例、台東縣、嘉義市、南投縣、雲林縣各1例,今年本土登革熱病患共計5914例,境外移入則有191例;登革出血熱新增8例個案,都出現於高雄,目前疫情仍然非常嚴峻,沒有下降趨勢。疾管署針對登革熱高風險地區民眾調查,確認防疫觀念是否有誤,台南、高雄、屏東、澎湖共有2200為人接受訪查,8成清楚高雄目前正在流行登革熱,9成瞭解登革熱最大風險是積水容器,也願意配合室外噴藥,77支持勸導防疫不配合可開罰政策,可是卻僅有53受訪者願意家中噴藥防蚊。防疫工作知易行難;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調查中發現民眾對於蚊蟲防治已有一定概念,也清楚高雄目前疫情艱困,雖然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但去除孳生源動作不夠確實,讓疫情持續居高不下;此外,劉定萍特別提醒,民眾要規律去除孳生源,孑孓總是有生存環境,蚊蟲密度就持續居高不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2000472-260102 登革熱破紀錄 恐萬人感染 20141022 04:09中國時報 陳瑄喻�台北報導 高雄登革熱疫情居高不下,感染人數再破紀錄!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上周全台即有1164人感染登革熱,光是高雄市三民區一周內就有416例,已創下歷史新高,推估若疫情再不控制,今年恐會有上萬人感染登革熱。 疾管署表示,今年入夏以來登革熱本土病例已達5900例,高雄市有5757例,重災區分別為三民、前鎮、鳳山、苓雅、小港區等地區,登革熱感染人數已打破疾管署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一年。 在上周新增病例中,高雄市新增8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分別為鳳山區3例、三民區4例、小港區1例,多人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其中4例已康復出院,4例仍住院。 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今年疫情防治工作嚴峻,當地環保人員、化學兵已積極噴藥,協助防疫工作,但疫情仍無法下降,目前只能推估是當地許多水溝已成孳生源,卻沒有第一時間發現,目前高市府已投入更多人力進行防治,以免疫情持續上升。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高雄登革熱疫情已延燒逾3個月,至今疫情無法下降的主因,他認為是病媒蚊的數量無法獲得控制,再加上民眾對於清理環境的動力依舊不足,才會讓病媒蚊有機會四處叮咬。 黃立民說,由於疫情幾乎「失控」,只能推測當地的病媒蚊已有抗藥性,甚至病毒可能突變,導致傳播速度變快,他仍建議民眾,還是要積極清除孳生源,「讓蚊子連長都沒辦法長,這才是解決之道!」 此外,疾管署公布1名罹患克沙奇B5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出生第7天就出現發燒、合併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肝炎以及心肌炎等症狀,經治療後,所幸已康復出院,疾管署提醒家長,雖現在並非腸病毒流行期,但仍要注意自身及幼兒健康狀況,避免感染腸病毒。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15095.shtml 疾管署:登革熱若失控恐破萬例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10.22 03:47 am
登革熱疫情大爆發,上周新增本土病例一千一百六十四例,創下單周病例破千的紀錄,疾管署指出,若疫情無法順利控制,今年本土病例可能破萬。 累計至今,今年登革熱本土病例已有五千九百一十四例,加上境外移入病例,已逾六千一百例,超越二○○二年的五千三百三十六例的最高紀錄,登革出血熱病例也已累計五十五例。 登革熱疫情嚴重,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昨天說:「孳生源清除不全仍是主因。」疾管署在疫情最嚴重的高雄市三民區發現一些養有孑孓的水溝,高雄市政府正積極噴藥、地毯式清除孳生源,尤其注意工地、市場、學校等處,希望盡速消滅病媒蚊、防止疫情升高。 疾管署九月調查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澎湖縣等,共二千二百位十八歲以上民眾,發現八成以上知道台灣南部出現登革熱疫情,九成以上民眾認知 「未清除積水容器是登革熱流行主因」。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民眾認知與行動有落差,請大家主動清除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 另外,疾管署昨公布今年第一例克沙奇B5型腸病毒重症個案,患者是居住北部的男嬰,出生第七天出現發燒,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肝炎及心肌炎等症狀。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目前已過腸病毒流行期,此為偶發病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E9%AB%98%E9%9B%84%E7%96%AB%E6%83%85%E6%9A%B4%E8%B5%B0%20%E7%99%BB%E9%9D%A9%E5%87%BA%E8%A1%80%E7%86%B1%E5%A2%9E8%E4%BE%8B-9015067.shtml 高雄疫情暴走 登革出血熱增8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4.10.22 03:47 am
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大爆走,目前已累計至5758例個案,上周更新增8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幾乎集中在三民區和鳳山區。衛生局表示,登革出血熱發病到死亡平均510天,患者超過八成為中高齡族群。 衛生局表示,新增的8名個案分別是鳳山區保安里79歲女性、南和里76歲男性及57歲女性、三民區正順里73歲男性、同德里60歲男性、安泰里55歲女性、灣利里66歲女性及小港區中厝里70歲女性,目前4 例已康復出院,4例住院中。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23758 新生兒染腸病毒重症 產婦要勤洗手 自由時報2014-10-22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疾管署昨日公布新增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為一名新北市男嬰,102日出生後,第7天開始出現發燒,合併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肝炎與心肌炎症狀,所幸經加護病房救治5天後,病況轉為穩定,已康復出院。提醒產婦多留意個人健康狀況,並落實勤洗手。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目前主要流行腸病毒為克沙奇A型,最容易導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無明顯活躍跡象,截至1015日,今年共計有6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分別為克沙奇A2型、A5型、A16B5型,以及腸病毒71型、伊科11型,其中,感染伊科11型的新生兒已不幸死亡。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自2003年迄今,國內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以感染克沙奇B型最常見,其中又以克沙奇B3型最多,占85%B5型僅有1例。 事實上,感染克沙奇B型,大多數症狀輕微,通常一週內可以自然痊癒,但新生兒風險較高,可能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多發性器官衰竭,恐威脅生命。 疾管署呼籲,腸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染給新生兒,因此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產婦要注意個人與其他家中幼兒是否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症狀,必須及時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隔離,同時提醒大人與小孩都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E5%A4%A9%E5%A4%A7%E7%94%B7%E5%AC%B0%20%E8%85%B8%E7%97%85%E6%AF%92%E4%BD%B5%E7%99%BC%E9%87%8D%E7%97%87-9014731.shtml 7天大男嬰 腸病毒併發重症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2014.10.22 03:47 am
新北市衛生局昨公佈新北今年首例的腸病毒併發重症案例,發病男嬰僅出生僅7天,家人發現男嬰發燒不退,送醫救治,確診男嬰罹患「腸病毒克沙奇B5型」,感染後還併發肝炎、心肌炎等,在加護病房搶救5天後,昨已康復出院。 新北疾管科長李佳琪表示,新北市這起案例為全台今年的第六起,國內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克沙奇B型的重症案例最為常見,通常是經成人感染。 她說,成人罹患腸病毒通常不會有太明顯的徵兆,但病毒到了新生兒的身上卻會有非常嚴重的反應,探視剛出生的嬰兒,絕對要洗過手,確保自身乾淨才能接觸。 李佳琪表示,今年流行的腸病毒類型主要為「克沙奇A」,症狀為手足口症或是泡疹性咽峽炎,克沙奇B型則會有出疹、發燒等症狀,併發重症機率高,腸病毒多流行在每年的6月到9月份。 衛生局提醒,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幾個小時就可能奪走一條性命,照顧嬰幼兒要注意是否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等症狀,一旦出現一定要送往大醫院治療。 新北市亞東、台北慈濟、新店耕莘、永和耕莘、汐止國泰、淡水馬偕、恩主公、雙和及台北醫院等9家醫院都為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2000473-260102 伊波拉風暴 美估台感染機率0.3 20141022 04:09中國時報 李明賢陳瑄喻�台北報導 伊波拉疫情全球蔓延,馬英九總統昨為此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據轉述,美方評估台灣感染風險很低,機率僅0.3%,馬總統仍指示,若大陸或香港發生疫情,我國境外移入風險將大服增加,務須事先作好萬全準備。 因應伊波拉疫情,現階段先由疾管署署長郭旭崧統一指揮,未來視疫情發展,適時提高指揮層級,馬總統也指示,伊波拉目前仍是體液及接觸傳染,與SARS的飛沬傳染不同,且我國有豐富的防疫經驗與準備,請國人無需恐慌。馬英九也指示,衛福部統一研擬防疫計畫,盤點防疫資源,加強部會聯防,並展開訓練驗證;「料敵從寬、禦敵從嚴」永遠是防疫的鐵律,要求相關部會均應提高警覺。 有關國際援助,外交部也規畫比照SARS模式,將捐贈10萬套符合國際規範的防疫裝備及捐助100萬美元給國際醫療組織或友邦,但捐贈對象仍在接洽。 馬英九還說,政府另應積極尋求透過美國CDCNGO等管道,表達我國加入國際伊波拉疫情救援的意願,並完成援外醫護人員保護的萬全準備,以善盡我國作為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目前伊波拉疫情指揮中心仍以疾管署為主,若有病例出現在鄰近國家,指揮層級就會提高至行政院。 周志浩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奈及利亞及塞內加爾已脫離疫區名單,但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共和國的疫情未見趨緩,民眾仍須保持高度警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2000474-260102 照護「伊」 作業規範更嚴格 20141022 04:09中國時報 ·                                 蔡致仁�綜合報導 防範伊波拉入境檢疫流程 美國兩名護士因照護伊波拉病患被傳染病毒,為保障醫護人員安全,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0日公布更嚴格的作業規範,包括醫護人員裝備必須包覆全身,而且穿脫必須由專人監督。 更新的作業規範聚焦三要點: 醫護人員需受嚴格訓練,對防護裝備的穿脫必須十分熟練。 防護裝備必須包覆全身,皮膚或頭髮絕不能外露。 醫護人員穿脫裝備時,必須有一位專門人員在旁監督。 CDC建議醫護人員照護伊波拉病人時,採用下列裝備:雙層手套、防水腳套、防護衣(一次性使用)、口罩、面罩(一次性使用)、頭罩及防水工作裙。 新規範指出,可能參與照護伊波拉病人的醫護人員,應該反覆練習穿脫防護裝備,直到熟練之後,才可以靠近病患。另外醫院應規畫人員換裝區,可以設在病房隔壁,或者在走廊上用塑膠布隔離一塊區域。 新作業規範已經公布在CDC網站,這也顯示CDC承認,醫院對照顧伊波拉患者的防護措施,與針對其他透過空氣傳染的病毒如SARS、禽流感遠遠不同。CDC主任弗立登表示,規範參考「無疆界醫師組織」實施多年的嚴格規定,但有些修改,更能配合醫院使用,且提供「額外的安全保護」。 CDC所公布的規範僅是官方建議,無法強制要求醫院遵守。醫院正在按照這些規範,照護伊波拉患者。弗立登表示,「不容許再有任何一位醫護人員感染伊波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2000554-260109 我見我思-伊波拉抗劑的祕密 20141022 04:09中國時報

我要留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