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不可忽視的現代人文明病-惱人的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27歲的小陳,常常在吃完飯後,腹部陣陣絞痛。衝到廁所痛快一陣子後,卻又像個正常人,好像甚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平常沒事偶爾發作便算了,腸子卻特別愛在公司案子多、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來作怪,讓他困擾極了。

40歲的小玲,偶爾就會便秘和腹部悶脹情況,需要軟便藥的幫忙。如果那一陣子店裡生意特好,忙不過來的時候,腸子似乎就不動了,甚至一兩個禮拜都不會想上廁所。非得靠灌腸藥物加上強力瀉劑,才有辦法改善那種惱人的便秘和腹部悶脹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藍鴻杰指出,小陳和小玲很有可能都是「腸躁症」的患者。腸躁症是一種反覆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合併改變大便習慣或狀態的症候群。病患腸道往往是「功能」上的異常而非「結構」上的病變,因此,即便安排許許多多的消化道檢查,卻又找不出任何異常。

在這群病患中,有些病患腹痛時會合併便秘,有些人則合併腹瀉,更有一群少見的病患則是混合著便秘及腹瀉交替發生。根據統計,在美國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這方面問題,而在世界各地,發生率也約略在此數字上下,算是一個很常見的症候群。

藍鴻杰指出,根據第三版的「羅馬準則」(RomeIIIcriteria),要確定診斷腸躁症,病患在症狀上必須有腹部不適或腹痛。在發作頻率方面,過去的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發作超過3天;發作時間則超過6個月。

在排便方面,至少要符合下列任二種情況:腹部不適隨著解便而改善、腹痛發作伴隨著排變次數的改變、腹痛發作伴隨著糞便外型或質地改變。

另外,病患的某些徵兆也可以提供腸躁症診斷線索:上廁所時即使非常用力,大便仍有解不乾淨的感覺、脹氣、大便帶著黏液、排便非常得緊急,特別是在腹瀉型的病患。

然而,若是出現所謂的「危險徵兆」時,則需立即與醫師討論進一步檢查事宜。這包括體重減輕、血便、持續性的腹部疼痛或是貧血等狀況。腸躁症的病患身上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危險徵兆,他們或許真的有腸躁症,但卻有可能同時合併其他的疾病,如腫瘤或腸炎。

在確認了腸躁症的診斷後,到底病患腸子發生甚麼問題?目前較為可信的機轉有數種,包括:腸道蠕動的不協調、內臟神經的過度敏感、腸道黏膜發炎或是屏障出了問題、腸道內的「好菌」和「壞菌」比例失衡、大腦與腸道間的交互影響。也因為可能的原因甚多,又牽涉到腸道與神經系統間的交互作用,治療起來格外需要病患和醫師間的信賴與耐心等待。

藍鴻杰強調,每位患者要治療時都要有的認知就是:腸躁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的、良性的症候群。首先,只要沒有禁忌,強烈建議要養成運動習慣。透過適當運動便可以改善腸躁症症狀。再來建議病患幫自己的腸子寫日記,記錄自己腸躁症發作日期,發作頻率,發作時的疼痛或不適程度,當時糞便狀態,以及當時所吃過的東西。透過腸道活動的日記和醫師溝通,病患會比較有機會用客觀方式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而食物紀錄,也比較有機會讓自己發現哪些是適合的食物,哪些則是碰不得。

當這些簡單易行方式仍然不能有效改善症狀時,就有需要進階的藥物治療。包括膳食纖維、抗痙攣藥物、止瀉劑、抗生素、甚至是使用低劑量的抗憂鬱藥物或其他替代療法來控制症狀,都要在醫師診間和自己的生活圈中往返多次諮詢之後,才有辦法得到最理想的控制方式。建議有相關問題的病患可以到消化內科門診做進一步諮詢。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陽明院區 消化內科 藍鴻杰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