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人氣

      5720

      累積人氣

      153

      粉絲數

      4766

      回答數

      40257

      文章數

1031027醫療相關新聞1

  http://www.gvm.com.tw/adredirect_2437.html 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旋風訪台論壇 麥可.波特看台醫療:太愛降低成本,最後會走向惡性循環! 作者 / 新聞稿 攝影 / 蘇義傑 發表日期 / 2014/10/23 台灣的健保總支出逐漸增加,醫療支出已破5千多億,但病人卻未必獲得最好的照護品質,問題出在哪裡? 國際競爭力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過去十多年來投入醫療制度改革的跨國研究,20141023日,他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邀請,當天下午5點從北京飛抵台北,旋即在晚間舉行「醫療革命的迫切性」演講,吸引來自台灣醫界、藥界等近400位聽眾出席。 治療必須以「病人」為中心 波特教授演講前對台灣的醫療制度頗多研究,他用他的國際研究經驗指出,儘管台灣已經有覆蓋率幾乎百分之百的全民健保,但並不代表醫療就成功了,他替台灣醫療制度把脈指出,如同全世界的醫療系統,台灣並沒有考量病人的需求。 他批評,在醫療支出方面,台灣有拚命降低成本的心態,導致品質降低,只會走向惡性循環。他認為,真正降低成本的方法,應該是提升醫療品質、不要犯錯,不要讓病人有併發症,手術、治療要做的很好,才是真正的降低成本方法。否則,給付愈來愈少,強迫醫師每個病人只能看短短幾分鐘,必須看愈多病人,否則賺的錢會減少,這樣持續惡性循環,他認為這對國家政策、病人一點幫助都沒有。 演講中他不斷強調,應該建立一個價值為基礎的醫療制度。方法是為病人創造整合型醫療的架構,治療應該以病人為中心,而非讓病人在每一科別間跑來跑去地就診,醫療品質會無法提升。 因此他建議,醫院該專注於他們最能提供價值的疾病,如果一個醫院專門看癌症、或其他特定病症,就能夠累積足夠的資訊和技術,讓疾病治療更專業,可以做得更成功,也能讓護士、醫師學到更多。讓醫院能各有特色,是正確的方向。 採「包裹式給付」,才是真正為病人著想 波特也建議,應該設計病人需要的組織,讓整個團隊一起投入,累積治療的數量經驗愈多愈好。但全球的醫療現況是,醫院每種病都看,提供所有的服務,結果是醫療提供的服務變得支離破碎。台灣也是同樣的狀況。 全球醫界的通病是,醫生「看病不看人」的現象到處可見,但波特指出,全球趨勢是走向為病人考慮整個治療復原的過程,讓某種病的治療是會有指導方針,但遵守方針並非最後的結果,方針只是程序而已,仍要應評估最終的結果,包括病人回去工作了嗎?生活正常了嗎?病真的好了嗎?最好就是長期的結果好,病人要健康、所有的身體功能都正常,能回到職場,這才是真的高醫療效率。 波特極力推薦國外的成功新醫療計價模式:包裹式給付。他就看到一些不錯的例子,例如瑞士有醫院開始採用這種方式,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做膝關節置換,費用不是用看一次付多少錢的概念,而是換一次總支出多少,費用已包括醫護人員、醫材、手術,同時保證如果兩年內再出問題,費用必須由原治療醫院吸收。結果醫療成效相當好。 他認為,這種模式才是為病人著想。以病人為主,醫界應重新想,如何更有效率?而不是按件計酬?他推動包裹式給付病人,病人的病痛能更快減緩,否則會降低醫療院所追求效率的動力,省下的成本可以用來增加醫護人員薪水、改善設備。 政府介入多醫療制度面臨挑戰 演講後,波特與多位專家對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指出,新加坡醫療政府參與程度減少,台灣卻相反,政府介入愈來愈明顯,健保署七次降藥價,導致醫院只好拚命想從病患口袋出拿出錢來,目前台灣醫療從病人口袋掏錢的比例達45%,這是太高了。所以台灣競爭購買達文西機器手臂等儀器,現在全台灣有20台,土地面積比台灣大二倍的愛爾蘭,只有2台。但機器手臂的治療效果也是有爭議的。 台大健康政策管理研究所所長鄭守夏則表示,台灣比美國幸運的多,美國醫療制度太複雜,不大可能再提高效率,台灣相較之下比較單純,政府介入多,制度推行比較快,但也面臨很多挑戰。過去20年來,醫院競爭太激烈,以前總共800家醫院,消失300多家,其它都倒了。 麥可.波特最後給台灣政府的建議是,醫療改革不是說說,明天就能做到,但是一定得下定決心,如同將釘子打在地上,大刀闊斧做改革;千萬別東貼一點、西貼一點ok蹦,10幾年貼半天卻無效,如果做到以上幾點,台灣醫療革命一定能成功,也可成為其他國家效仿對象。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981&doc_no=47370 愛從「心」開始,停止虐待兒少資料來源: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根據98年至102年的統計,國內每年平均有28,121位兒少被通報為疑似兒虐事件,平均開案16,950位;等於每18分鐘就有一位兒少被通報,每31分鐘就有一位兒少急需我們的援助。這還不包括未被通報或忽視的案例,所以實際遭受虐待的兒少人數有可能遠超過這個數量。為能即時防止兒少遭受虐待,適時提供醫療照護、撫平創傷陰霾、協助日後正常身心發展,本部補助「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及「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等六家醫院,建置全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網絡,設立醫療服務示範中心,未來將持續推展並輔導各直轄市、縣()醫院建立身心治療服務模式,強化我國兒少保護工作,促進兒少身心健康及福祉。環觀亞洲各國兒少保護政策,如此完整的身心醫療照護與社會福利網絡應為首屈一指。我國率先仿效歐、美等先進國家,以個案為中心,整合跨專科之醫療團隊,於急、門診與住院提供疑似受虐兒之篩查與各項身心醫療照護,出院後並持續提供後續的追蹤輔導與社會福利資源,期能有效減少受虐兒的身心創傷,預防日後身心發展受到影響,避免未來龐大的醫療支出與社會成本,對我國兒少保護工作實在是一個重大進展與里程碑。衛生福利部也呼籲民眾與專業人員,當面臨兒少疑似受到不當對待時,應提高警覺並審慎看待,並依法通報警察單位或各地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即時保護並挽救無辜孩少的生命,避免人倫悲劇發生。在當今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每一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與國家的棟樑,提供下一代幸福快樂的成長環境,衛生福利部呼籲民眾,從「心」愛我們的孩子,寶貝我們的下一代。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025/36167908/10%E6%A0%A1%E9%86%AB%E5%AD%B8%E7%B3%BB%E6%8C%87%E8%80%83%E4%B8%8D%E8%A8%88%E5%9C%8B%E6%96%87 10校醫學系 指考不計國文 明年大變革「中文不好恐增醫療糾紛」 20141025 蘋果日報 【許敏溶台北報導】大學指考分發入學明年有重大變革,各系組採計科目由現行最多6科減為5科,聯考時代就以頂尖通才為招收對象的醫學系首當其衝,包括台大、成大等10所大學醫學系首次不採計國文指考成績,引發質疑:「中文不好也能當醫師?」;部分大學增設國文學測門檻因應,但醫改團體憂慮這將影響未來醫師素質。 大學招聯會去年決議,為減學生負擔,明年大考分發採計指考成績,由36科降為35科,影響最大是包括醫學系在內的不少第3類組科系,原採計國文、英文、數甲、物理、化學、生物6科,明年須放棄其中1科。龍頭台大醫學系先前已鬆口將不採計國文,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近日公布明年各校系採計科目,參與分發的全台11所大學醫學系,有10所放棄國文,僅中山醫學大學不採計英文。  6校增設學測門檻 據了解,各校內部討論時多以醫生語文能力只需達溝通程度,因此不採計國文。但台大、成大、陽明、北醫、長庚、慈濟等6校醫學系明年會增設學測門檻,要求考生學測國文要達頂標到均標等成績。北醫教務長朱娟秀說,有要求學測國文須達前標,相信錄取者國文素質不會太差。另高醫、馬偕、中國醫、輔大等4校則將全無國文門檻。中國醫藥大學指,依經驗,能考進醫學系學生,每科成績其實都極佳。中山醫大醫學院院長林俊哲則指,採計國文是希望學生保有人文氣息;另增學測英文頂標及英聽A級門檻,讓學生英文有一定水準。台北醫學大學畢業的陳姓醫師說,現醫病關係緊張,若醫師中文不好、詞不達意,恐引發醫療糾紛。陽明醫學系蘇姓學生認為,此舉恐讓學生忽視國文,外界會擔心醫生素質。但另有醫師認為,指考考的國文和口語表達無關,影響不大。  「應重視人文教育」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若不採計國文,的確會讓人擔心未來醫生素質,建議大學應更重視人文教育,培養出術德兼具的醫師。        http://www.udn.com/2014/10/26/NEWS/OPINION/X1/9023533.shtml 醫護津貼有別 伊波拉未來先亂
【聯合報邊立中�護理長(台中市)】2014.10.26 02:20 am
在全球伊波拉病毒蔓延危機升高之際,行政院江院長前往疾管署視察伊波拉整備工作,署長並宣布如出現伊波拉病例,遭徵調的醫師每天津貼一萬元、護理人員值班津貼五千元等「重賞」,以徵召臨床醫護人員照顧病患。 以照顧病患被傳染風險而言,照理護理人員接觸病患時間較長,受感染風險相對較高,但是津貼卻和醫師不成比例;身邊許多護理人員紛紛表示「命不值錢」的不滿。 就生命的重要性來說,醫護人員生命應該都同等重要,面對致命傳染病,不應有不同津貼差異;以重賞為誘因政策,凸顯的卻是對醫護生命的不等價對待,反成了醫護之間嫌隙根源。 照護病患,本應是醫護人員的職責,醫護人員不願面對照顧這樣的病患,最重要的原因,是照護的配套措施與器材的不足,例如照顧醫院是否有足夠因應的空間與軟硬體設備、醫護人員是否有充足的教育訓練、相關的流程與政策缺乏等,都是讓醫護人員們卻步的原因。 我們不希望重蹈過去政府處理SARS的草率,造成醫護同仁不必要的犧牲。請政府先行擬定相關流程與政策,化被動為主動,別保障了病患照護,卻犧牲醫護人員的安全與生命。     http://www.udn.com/2014/10/26/NEWS/OPINION/X1/9023532.shtml 護理師命較賤? 官爺最壞示範
【聯合報張裕昇�藥師(高雄市)】2014.10.26 02:20 am
十月廿四日,美國CNN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見范妮娜。她是美國第二位,本土第一位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患者,她是一位護理人員,歐巴馬並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終於正視伊波拉病毒的威脅,指定了北中南幾家醫院為責任醫院,並且明碼標示醫、護的不同,醫師一萬,護理人員五千。 悲哀!在台灣,當上公務人員的都是菁英,能當醫師的也是菁英,具醫師身分的公務人員更是菁英中的菁英,而這些菁英中的菁英,卻為同樣的生命標上了不同的價錢。 ○○三年台灣抗SARS期間,多位醫護人員殉職。染上病毒,病毒不會因為病患的身分不同,而有毒性的差別。但在台灣政府衛生主管機關官員眼中,生命是有價的,職業是有貴賤的區別。主管機關官員率先立下最壞的示範,他們示範了如何區分民眾的階級,永遠在重蹈覆轍。 SARS風暴過去十一年了,現在台灣開始面對新的病毒威脅,政府官員淡忘了抗煞英雄以生命換來的教訓,還明碼標示了醫護的價錢?政府官員麻木到這種程度,台灣民眾還能相信這些人能為台灣的食安把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7000427-260108 返美護士怒投書:被當罪犯 20141027 04:09中國時報 諶悠文�綜合報導 美國紐約州和新澤西州24日下令,凡在西非接觸過伊波拉病患者,包括醫護人員,回到美國一律強制隔離21天。當天美國女護理師希克斯(Kaci Hickcx)從獅子山國飛抵新澤西州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時,遭到隔離。她25日投書媒體痛批,不滿自己被當成「罪犯」看待。 又累又餓 氣到發燒 希克斯是「無疆界醫師組織」女護士,曾在獅子山國照顧伊波拉病患,也是新措施上路後首位被隔離者。她投書《達拉斯晨報》說:「我不希望任何人跟我有相同的遭遇,我替接下來的人擔心。」她表示,抵達機場時,她沒有出現任何症狀。 希克斯說,在機場的檢疫辦公室,「一個鐵定是海關人員的人,因為他白色防護衣可以看到凸起的槍套腰帶,一連串問我一堆問題,把我當成罪犯」。 希克斯回述,儘管「又累又餓,又搞不清楚狀況」,3個小時過去,她仍設法保持冷靜。她起初體溫是正常的華氏98度(攝氏37度),不過下機4小時後,前額溫度升到華氏101度,顯示已經發燒。 她說:「我氣得臉紅,額溫才會升高。」她在辦公室又待了3小時後,至少8輛警車護送她到醫院。 到了醫院,她體溫恢復正常,初步驗血報告顯示伊波拉病毒呈陰性反應。 盼獲尊重 人道待遇 希克斯寫道:「我們需要更多醫護人員協助對抗西非這波疫情。美國必須以尊重、人道的方式,對待回國的醫護人員。」 繼紐約州和新澤西州之後,伊利諾伊州25日也採取強制隔離政策。一名聯邦官員和紐約市官員表示,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對於紐約、新澤西兩州實施更嚴格的檢疫政策感到「訝異」,並擔心此舉可能讓醫師或護士對前往伊波拉疫區卻步。 美駐聯國大使赴疫區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女士26日抵達疫區幾內亞,將順道造訪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國,希望親訪這3個伊波拉疫情最嚴重的西非國家,有助於推動國際社會加強對抗疫情。她批評某些國家承諾提供支援,卻「不承擔責任,未出錢、送物資、派遣醫療人員到當地。」 另外,一名從幾內亞抵澳洲的少女出現發燒症狀,26日在布里斯班的醫院隔離,其伊波拉病毒的初步檢驗將於27日出爐,目前共19人在當地居家隔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7000429-260108 史賓塞病情惡化 獲康復者捐血 20141027 04:09中國時報 陳文和�綜合報導 美國最大城市紐約首位感染伊波拉的病患、隸屬「無疆界醫師組織」的史賓塞醫師,病況惡化進入「下一階段」。他於25日獲得以實驗藥物ZMapp治癒的染伊女傳教士瑞特波捐血,另外還接受Chimerix公司研發的實驗藥物brincidofovir治療。 據美國公衛官員指出,33歲史賓塞病情惡化、出現消化道症狀,但他依然清醒且可與人溝通。史賓塞25日告訴《紐約時報》,媒體記者大約打了200通電話、且寄出300封電郵給他,但他正全心全意接受治療,無暇回應。 他告訴紐時說:「當你染上伊波拉,這可不是花費時間的最好方式。」他補充說:「我覺得自己目前狀況良好。」 史賓塞與捐血給他的瑞特波,屬於相同血型。瑞波特證實她捐血給史賓塞,並祈祝對方康復,她對自己能捐血助人感到欣喜。在此之前,德州2名染伊護士范妮娜與安珀文森、以及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雇用的自由攝影師穆卡波等人,都在接受輸血後戰勝伊波拉。 史賓塞30歲的未婚妻摩根在醫院隔離觀察後,26日全身包得密不透風,返回她與史賓塞位於哈林區的公寓。她必須強制在家隔離,不能離開住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6000696-260108 馬利染伊首例 2歲女童身亡 20141026 04:09中國時報 鍾玉玨�綜合報導 西非國家馬利的伊波拉疫情升溫。第一個確診病患2歲女童24日身亡,由於女童發病後仍在國內旅行數百公里,恐讓300人暴露於染伊的風險。衛生官員已積極追蹤這些高風險民眾,以免疫情在馬利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女童的母親數周前在疫區幾內亞染病過世,之後女童跟著祖母從幾內亞搭車數百公里返回馬利,20日發病,在西部開伊鎮(Kayes)接受檢查與治療,WHO醫護人員一開始檢查出女童感染傷寒,直到23日才證實她感染伊波拉。由於女童抵達開伊之前已出現症狀,意味她已具傳染力。 WHO表示,已找到43名(其中包括10名醫護人員)曾與女童有接觸的民眾並將之隔離,但另一名馬利衛生官員估計,至少300人曾接觸這名女童。WHO已將馬利的現況視為緊急狀態。 另外,從幾內亞返美的醫師史賓塞把伊波拉帶進紐約後,紐約州和新澤西州2位州長除要求全面強化機場篩檢,也下令凡從疫情嚴重西非地區返國的所有醫護人員都要自主隔離21天。 防疫拉警報的同時也傳出好消息,希望能安撫民眾恐慌。染伊的2名護士檢驗後確定已沒有病毒。美國總統歐巴馬24日在白宮接見並擁抱治癒出院的越南裔護士范妮娜。白宮發言人厄尼思特說,歐巴馬一點也不擔心擁抱妮娜會有任何風險。 和她同樣在德州達拉斯長老教會醫院染病的護士文森,血液也找不到病毒,但她出院日期尚未確定。 然而,當局派危險物品處理小組到紐約感染伊波拉的史賓塞醫師的公寓消毒,結果工作小組搬出封存的桶子時,竟未穿戴任何防護裝備。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拍攝的照片,男子叼著菸,赤手抓著2個藍色桶子,準備搬上卡車。而他身後的同事也一樣沒戴手套與口罩,毫無警覺之心。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0304-260102 伊波拉入侵紐約 志工醫生發病 20141025 04:09中國時報 黃文正�綜合報導 伊波拉入侵「大蘋果」紐約!上月赴西非國家幾內亞醫治伊波拉病患、隸屬「無疆界醫師組織」的美國醫生史賓塞(Craig Spencer),近期返回紐約市後出現發燒嘔吐症狀,23日病毒初步檢測呈陽性反應,成為紐約感染伊波拉的首例。 轉機歐洲再回美 紐約客恐慌 紐約爆發首起伊波拉病例,引起公眾恐慌,擔憂疫情蔓延。紐約州州長郭謨與市長白思豪召開聯合記者會,呼籲市民勿驚慌,並稱當局已做好萬全準備。美國總統歐巴馬23日晚特別致電郭謨及白思豪,承諾將提供聯邦協助,全力遏阻疫情擴散。 紐約市衛生局局長巴塞特女士說,33歲的史賓塞9月中旬赴幾內亞行醫,本月12日離境轉往歐洲,17日經布魯塞爾轉機返抵甘迺迪國際機場,在機場接受篩檢時並無異狀。他在幾內亞期間和返國後,每天都量兩次體溫自我檢測。 曾搭地鐵、打球 公寓已封鎖 巴塞特說,史賓塞23日早晨出門慢跑,還去布魯克林區一家保齡球館打球,之後感覺身體不適,出現疲倦、痠痛和嘔吐等症狀,且發燒至華氏103度(約攝氏39度),旋及被送往貝爾維尤醫院,經初步檢測感染伊波拉,已住進院內7樓的隔離病房。 史賓塞22日晚曾從曼哈頓公寓搭乘地鐵A線、L線和1號線前往布魯克林區打保齡球,並至1家餐廳吃晚飯,回程坐計程車返家。衛生官員說,已透過信用卡和捷運卡,掌握他的確切行蹤。不過,因他當時尚未發高燒,散播病毒的機率應該不高。 官員說,史賓塞的公寓已被封鎖,最近幾天與他接觸過的人,包括他的未婚妻和2名友人也都被隔離觀察,目前3人未出現任何症狀。至於曾載過史賓賽的計程車司機,因未與他身體接觸,應無感染風險。 通過機場篩檢 凸顯防疫漏洞 史賓塞因未發燒,便通過機場篩檢,凸顯美國防疫大漏洞。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坦言,史賓塞在機場接受「層層篩檢,當時沒有發燒或其他疾病症狀」。CDC已緊急派遣1支醫療小組趕往紐約,支援抗疫作業。 史賓塞是底特律人,200607年曾赴中國大陸河南大學研讀中文,之後取得密西根韋恩州立大學醫學學士學位,現為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急診部醫師。近年來,史賓塞多次前往盧安達、蒲隆地和剛果等非洲國家從事人道醫療工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0308-260102 怕伊 紐約客嚇得不敢搭地鐵 20141025 04:09中國時報 鍾玉玨�綜合報導 伊波拉引發紐約人恐慌。33歲醫師史賓塞從西非疫區幾內亞返回紐約,未完成21天自主隔離即搭地鐵趴趴走。22日共搭3條地鐵,先從曼哈頓哈林區住家前往布魯克林保齡球館,繼而轉往餐廳、「高架空中公園」(High Line)等人多公共場所,最後坐計程車回家。沒料到次日發病住院隔離。消息曝光後,引發紐約人恐慌,有人甚至嚇得「不敢再搭地鐵」。 哈林區、布魯克林心驚 史賓塞凡走過必留恐慌。至少曼哈頓哈林區與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2地民眾不敢掉以輕心。一群曾與史賓塞在3條地鐵線「狹路相逢」的紐約客塞爆推特,透過推文表達驚恐。其中一個推文寫道:「他搭地鐵從哈林到布魯克林?簡直要搭遍紐約所有地鐵才到得了。」 另一位推友寫道:「既然伊波拉來了,我不會再搭地鐵」還有人說:「伊波拉潛入紐約,我病了。」 高架空中公園被點名 除了地鐵,史賓塞22日當天還慢跑了3英里,前往紐約人氣景點「高架空中公園」散步,在威廉斯堡Gutter保齡球館打球,也在另一家保齡球館Brooklyn Bowl吃飯聽演唱會,最後才搭計程車返家。 擔心同地『伊保齡』感染 和他一起出現在Brooklyn Bowl的卡爾曼氣急敗壞說:「我和朋友在那裡喝酒吃飯,他(史賓塞)在那裡幹嘛?『伊保齡』(Ebowling)整晚嗎!我們當然嚇壞了,不知道會不會染病。」 而他住家也被封鎖,禁止任何人進出。衛生官員強調,伊波拉病毒需要直接接觸體液,因此鄰居感染的機率是零。 但似乎無法安撫民眾。有人開始戴口罩以及乾洗手液搭乘地鐵,就怕一個不小心而中鏢。一位乘客說:「老實講,若有人在旁邊打噴嚏、咳嗽、流汗,口罩多少可以保護。」 警草率丟消毒手套挨批 民眾看見警察離開史賓塞家後,逕自把消毒手套丟進路邊垃圾桶,無不心驚膽戰,認為這樣處理未免太草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0314-260102 美機場篩檢破功? 牽動期中選舉 20141025 04:09中國時報 劉屏�華盛頓24日電 從伊波拉疫區幾內亞經歐洲返美的醫師史賓塞,把伊波拉帶進紐約。其實針對伊波拉病毒,美國並未禁止西非疫區3國旅客進入美國,但正強化在國際機場的體溫檢測措施。不過史賓塞入境時未發燒,因此通過篩檢,這也使美國的篩檢措施和是否對疫區實施旅行禁令,引發熱議。 10月初,美國首先在5個機場對來自西非的旅客檢測體溫,包括紐約甘迺迪機場、華盛頓杜勒斯機場、芝加哥歐海爾機場、鄰近紐約的紐華克機場、以及亞特蘭大機場,來自西非的旅客90%從這5個機場入境美國。現在美國擴大管制,任何從西非來的旅客,必須在這5個機場入境,以免有所疏漏。 伊波拉疫情最嚴重的3國為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幾內亞。過去2個月,從這3國離境的旅客只有36千人,其中4分之1飛往美國。這9千人之中,77人有發燒現象,但追蹤檢查後,沒有一人感染伊波拉病毒。 民意調查顯示美國超過3分之2受訪者主張,禁止西非旅客入境美國,但歐巴馬政府不為所動。美國即將在114日舉行期中選舉,是否禁止一事已成選戰話題,且有86位國會議員(72位眾議員,14位參議員)連署,要求行政部門盡速頒布禁令。不過,這個數字占國會議員總數(535)的比例很低。且亦有議員以聯名信函方式反對訂頒禁令。 為什麼不應下達禁令,最主要的理由是免得旅客蓄意隱暪出發地。傳出疫情的3國並無與美國的直航班機,必須轉機才能來美。西非旅客入境美國時,如果出現發燒等症狀,美國海關立即協助就醫。但如果美國頒禁令,想要入境美國的旅客勢必謊稱來自其他地方,且不必檢測體溫,反倒不利於控制疫情。 此外,前往西非協助抗疫的醫護、義工、軍隊等人也將無法來美或返美,不利於國際合作抗疫。因此具有孤立主義色彩的前國會議員朗保羅(Ron Paul,婦產科醫生)公開指稱,「要求訂頒禁令者,不是基於醫療目的,而是基於政治動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0315-260102 美東團淡季 旅遊業:影響不大 20141025 04:09中國時報 黃芮琪�台北報導 伊波拉病毒疫情持續擴大,全球第一大城紐約已淪陷,由於美東地區是國人觀光勝地,旅遊市場是否受衝擊備受關注。業者表示,會加強宣傳衛生觀念、提醒旅客避免接觸疑似病患者,但業者也說,美東已進入冬天淡季,出團量不到旺季的一半,不致產生太大影響。 全世界「聞伊波拉色變」,如今紐約也遭入侵。雄獅旅行社副總經理游國珍指出,目前尚未接獲消費者提出退團或延期要求,但旅行社內部已啟動相關機制,下周起會請台大醫師為領隊進行疫情防治宣導課程,帶團時提醒旅客避免和疑似病患者近距離接觸。 東南旅行社歐美部協理林義祥表示,過去有重大疫情如SARS流行時,因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染,所以隨團都會準備口罩,但伊波拉病毒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因此會積極勸導旅客避免接觸陌生人,至於交通食宿過程會遇到的人員,都已經過把關,旅客安全品質有一定保障。 美東向來是國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但業者指出,秋冬賞楓團從10月初至今已告一段落,接下來開始進入冬天淡季,出團量比起旺季時只剩一半,多數為員工團、參加醫療會議的醫師團,出入地點單純且行程固定,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預計年底去美國的楊小姐表示,第一時間得知約紐也出現確診病例時,坦言:「嚇了一跳,有點擔心!」但她認為,美國相關防疫機制相當完備,可有效控制疫情,多留意衛生狀況、少去陌生地方,「應該就能保住小命」。 交通部觀光局則說,會配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出的警戒情形,要求旅行業者將注意事項轉達給領隊以加強宣導,目前已通知業者提醒旅客注意衛生安全,如有身體不適要盡速就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0316-260102 疾管署:我防疫層級不變 20141025 04:09中國時報 魏怡嘉�台北報導 美國紐約出現首例伊波拉病患,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由於其為美國境外移入病例,加上發病初期,傳染力有限,美國評估衝擊有限,目前國內仍維持疾管署的防疫等級。 周志浩指出,據瞭解該名醫師自入境美國後,一直都在進行維期21天的自我健康管理,天天量體溫,也因此這名醫師在發燒第一時間,立即提出通報,由於其為美國境外移入病例,非社區感染,目前防疫等級維持不變。 周志浩表示,一旦歐美國家出現社區感染,或是中國、香港及東南亞鄰近國家出現確定病例,即便是境外移入病例,國內的應變層級即會提升到衛福部。    

我要留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