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尿失禁 手術成功 仍有可能漏尿

尿失禁的病人在開刀前最感猶豫的常是「開刀會成功嗎?」其實,不僅患者困惑,相信絕對沒有一個醫師敢說手術一定會百分之百的成功,畢竟導致尿失禁的潛在或不可逆因素實在太多了,何況人的老化所引起的神經退化、血管硬化、組織萎縮與器官功能喪失絕對是無人可以阻擋的。尿失禁是一種慢性病,不會立即威脅生命,但能日漸地啃蝕一個人身體與心理的健康,更會剝奪患者參與社交的機會。


by vivekchugh from freeimages.com
當一個病人因為尿失禁而影響到健康與生活的品質,而來找泌尿婦科的醫師時,一個受過完整訓練而有經驗的醫師,一定會經由詳細的評估而給予患者最適當的處置,尤其在病人決定用開刀來治療尿失禁時,更會做進一步的檢查來鑑別診斷或發現其他的致病因,希望讓患者能夠得到最成功的手術治療。依照「世界尿失禁協會」的定義,尿失禁的病人在手術後兩年內完全沒有尿失禁的症狀或症狀改善很多,就算是尿失禁手術成功。例如,病人在開刀前動輒漏尿,術後僅於膀胱內尿很漲而且大咳或大笑時才會漏點兒尿,就屬手術成功,因為即使是華佗再世.也無法克服老化或讓已經損傷的神經完全恢復正常功能,當然,有的人還是會完全痊癒。

一般而言,能夠對症下藥的尿失禁手術的成功率常可達九十%以上,然而,由於患者個人身體健康的狀態與體質的差異,或因診斷的不足與治療方法選擇的不同,並不是每一個病人都是那麼幸運,萬一在做了尿失禁的手術後,仍然還有尿失禁或有解尿困難的情形時,要怎麼處理?當然是比較棘手了,因為會有手術失敗的患者常是本身條件比較差的,所以於再度面臨尿失禁等困擾時,更應有深入而且謹慎的評估與鑑別診斷。

在手術後即刻有尿失禁的,常是術前已有但無法診斷出的潛在性尿失禁、手術失敗、手術方法不適當或雖手術方法正確但矯正的程度不足等所造成;至於術後經過一段時間才再發生尿失禁的原因有生殖泌尿道的老化、泌尿道感染、缺少女性賀爾蒙、長期的腹部壓力增加(如從事粗重工作、慢性咳嗽和過度肥胖都會造成腹壓的增加)、結締組織異常與手術矯正的程度不夠等。

對於手術後復發尿失禁患者的治療,原則是要先對尿失禁做正確的診斷,在臨床上我們必須鑑別的項目有:

1.應力性尿失禁:

要先評估到底是尿道的支持與固定有問題或尿道的內括約肌功能不全,前者可用耻骨後陰道尿道懸吊術來矯正:後者的治療方法則完全不同,必須用吊帶法、膀胱頸尿道旁膠原蛋白或脂肪注射法、導尿或人工括約肌等。

2.逼尿肌不穩(俗稱膀胱痙攣):

會有到廁所時褲子尚未脫下就漏尿的情形,一般多是術前就已經有症狀了或為手術的併發症,藥物與行為治療等保守療法是首要的選擇。此外,在病人同時罹患逼尿肌不穩與應力性尿失禁時,仍然以保守療法為先。

3.泌尿生殖道瘻管:

多是手術的併發症,須開刀修復,有時會合併應力性尿失禁發生,手術時須全部重建。

4.排尿功能不良:

常是開刀的後遺症,如果病人在開刀前已有排尿功能較差,症狀在術後都會更嚴重。例如:尿解不乾淨、頻(常)尿、晚上睡著後還要起床解尿、膀胱漲、尿解不出來、重複的泌尿道感染與溢流性尿失禁等,都是常見的症狀。治療時須依照病情的輕重而給予適當的治療,藥物、固定時間去解小便與尿道擴張等都是常用的方法,有時甚至必須間歇性的自我導尿或將原先手術所用的懸吊物拆除。

尿失禁或骨盆腔底鬆弛的手術都屬功能的重建工作,技術較難,「過」與「不及」都會有後遺症,此外,患者自己日常的保養也相當重要,平日多喝水、減肥、服用女性賀爾蒙、避免從事粗重的工作,更要緊的是必須時時刻刻練習骨盆體操。
本文作者:醫學博士 謝卿宏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