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促腸胃蠕動藥食材易抵銷補氣中藥效果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1/25

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易抵銷補氣中藥的效果。義大附設醫院中藥科主任吳宗修昨(24)日表示,西醫止吐藥有促進腸胃蠕動的效果,增加副交感神經的興奮;而補氣藥多有促進交感神經亢奮的作用,兩者藥性相反。

吳宗修昨在北市中醫師公會舉辦的常用西藥藥理及中西藥併用探討研習會中指出,中醫談的氣,一部分是指交感神經功能,補氣藥提升交感神經活性,可促進支氣管擴張、心跳增加與肌力提升;而促進腸胃蠕動的藥品如止吐藥,則相對地增加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所以併用後會相互影響彼此的藥效。

吳宗修解釋,例如民間流傳吃補氣的人參時少食蘿蔔,主要是因為蘿蔔促進腸胃蠕動,影響服用人參的效果。

他並提醒,補氣、補養藥具有收斂、抗利尿,止汗的作用,病患在感染發炎期最好少吃補藥,否則不利人體排除感染、發炎的因子,無助於及早康復。

不少經常出現感染發炎的病患認為自己免疫力太差,需要進補,但對正在發病,出現實熱性感染的患者來說,其實不宜任意吃補氣藥。

對於天然物與西藥交互影響,一般民眾可能聽過葡萄柚不宜與西藥併用,吳宗修進一步指出,陳皮、橘紅等柑橘、柚類相關天然藥材也可能干擾肝臟P450酵素,以致影響西藥代謝,影響時間可達24小時。

北市聯醫中醫師林恭儀亦提醒,化療病患亦需留意所服用的藥材是否干擾肝臟酵素影響西藥代謝,服用中藥前建議先就醫諮詢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