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造物者的玩笑,「無肛症」的救星!

無肛症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先天性疾病,發生率佔活產的千分之一左右!

很多父母、甚至醫師直覺認為無肛症的手術只需在會陰部肛門部位以手
術造成「糞便開口」,即所謂「新肛門」即可。絕大部份的人忽略新肛
門必須有排便控制的功能,否則排便「失禁」,長大後將產生就學及社
會適應上的困難,很多人甚至變成社會的邊緣人。
所以無肛症之手術是
救命的手術,但更重點的是一種功能性的手術。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小兒外科林哲男醫師表示,「無肛症是最被忽略
的先天性重大疾病」,其手術是非常精細的。因為排便控制機制極為複
雜,簡單的說,正常排便控制功能必須有正常的直腸蠕動及神經支配,
正常的內括約肌,正常的提肛肌及外括約肌。

當糞便至直腸而引起直腸擴張,經交感神經反射動作,使內括約肌鬆弛
,再經直腸蠕動,大便即排出。此時如想不使大便滲出,必須靠提肛肌
及外括約肌由意志控制引起收縮,使肛門及末端直腸管道壓縮而封閉。
所以無肛症之手術,在於充份保留直腸的神經支配,直腸未端內括約肌
之保留及肛門必須正確置於提肛肌及外括約肌之正中位置。

林哲男醫師說:無肛症手術方法極多,隨著醫療的進步,手術方法有一
革命性的改變,即所謂「後矢狀面直腸肛門成形術」。此方法最大優點
在手術時直視下把這些控制排便機能作最充分的利用。因為無肛症手術
必須強調精細、精確,充分利用所有控制排便的解剖構造及機制及術後
正確的照顧。無肛症第一次的肛門成形術最為重要,第一次肛門成形術
如果施行不當,所有控制排便的神經及肌肉大都已被破壞,再施行手術
後要得到好的肛門排便功能,機會就很少。

不論手術有多成功,肛門仍不是完全正常的肛門,短期內仍有便秘、腹
瀉甚至失禁現象。所以術後的追蹤及給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病童
因先天性的排便神經及肌肉發育不全,更會有永久性的排便失禁。這些
病童會有上學的適應困難,長大成人後會有社會上、工作上及家庭上的
生活適應困難。長期羞於啟齒與生活困擾的壓抑及得不到社會的同情及
諒解,一些人變成社會的邊緣人。這種隱藏性沒有浮上檯面的社會問題
,值得我們來共同面對且給予支持。

無肛症是造物者小小疏忽,卻是人類的大災難!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