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不用開刀,一樣乾爽!尿失禁正確治療觀念

漏尿的故事

阿匹婆今年70歲,除了耳朵有點兒背,白內障開過刀外,身子還硬朗。雖然有五個小孩,但只跟大兒子住,不過大家都住附近,一兩天就會見面,家倒還熱鬧。平常到附近串門子,早上到遠一點的市場買菜,大都沒什麼問題。有空時還跟大家爬爬山,到廟裡拜拜,都還算正常。但是女兒阿秀發現她最近比較少出門,有些活動她也不參加了。而且情形似乎愈來愈嚴重。有一天,她過來關心一下。

「媽,最近是怎麼了?上次拜拜怎麼沒去呢?」

「不方便啦,每次上完廁所還是一直覺得解不乾淨。走點遠路褲子就溼了,更別說爬樓梯,每跨一階就溼一下。最近連咳嗽都在漏尿,一天要換好幾次褲子,這樣怎麼能出門呀?」

「媽,上次隔壁阿青嫂生完第三個小孩,好像也有這情形,聽說到泌尿科醫師那檢查一陣子,就把原因找出來,叫什麼尿失禁的。之前吃中藥都沒效,拿一些膀胱無力的漢方也差不多。泌尿科醫師後來不知用什麼好方法,就沒聽阿青嫂再提了。拜拜的活動也開始參加了。不然,我們找她問問好了。「林醫師,我們是阿青嫂介紹的,我媽好像有尿失禁的問題,不知道您能不能幫我媽看看?」

「阿匹婆請坐,阿青嫂上次拿藥的時候跟我提過了。」

尿失禁的起因

尿失禁分很多種,漏尿的原因也很多,發生的時機也不一樣;重要的是確實做完檢查,看看失禁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林醫師挪挪眼鏡說:「只是很多時侯在診斷還沒出來前,各種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各有不同的治治療方式,侵襲性的手術是針對中等程度以上的失禁病患,至於輕度病患,應先嘗試其他保守療法。」

尿失禁的治療方式

「尿失禁不一定要開刀,一旦診斷發現只是輕微的尿失禁,有很多時候可以用藥物及訓練,來改善失禁的問題。」

「那有哪些是可以幫忙的方法呢?」

「最簡單的,不用藥物,也不用開刀的治療,就是改變生活習慣;骨盆底肌肉訓練。這也是國際公認,應該優先採用的治療。其他不開刀的治療方式,包括漏尿襯墊或子宮托的使用,以及目前新發展的藥物,都可以搭配使用。」

骨盆底肌肉訓練 (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主要就是在訓練骨盆底部的肌肉。很多應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是膀胱位置改變了;造成位置改變的主因,是骨盆底部肌肉隨著年齡與荷爾蒙變化而鬆弛。凱格爾運動對於輕微的應力性尿失禁,或是曾經接受過骨盆手術的病人,幫助最大。其實,如果做的方法正確,效果很快就可以看見。

如何正確訓練骨盆底肌肉

口頭指導是臨床上最簡單的實行方法,只是不容易馬上做得正確,還是上些訓練課程比較好。大部份婦女在口頭指導後,骨盆底肌肉的訓練還是沒辦法做正確。因此就有所謂的生理迴饋輔助法,利用陰道壓力計或其他儀器以協助訓練。這些儀器提供除了感覺外的其他資訊,並且確切知道所需要訓練的肌肉群組,協助病人調整肌肉運用。

典型的骨盆底肌肉訓練,是病人一天執行三回運動,每回合的運動包括收縮10秒的耐力訓練15次,及快速收縮放鬆15次;訓練3至6週,病人骨盆底肌肉收縮的耐力與力量便可逐漸增加。綜合國內外研究報告顯示凱格爾運動成效約在50%,若合併生理迴饋大約可達60%的效果。

膀胱訓練

訓練目標是重建正常排尿型態,可分為膀胱再訓練,定時解尿訓練,習慣重建,及定期提醒解尿等四種訓練,在膀胱訓練過程中,必須仔細紀錄病人排尿量及時間,就是所謂的排尿紀錄單;每天水分攝取量也要記錄,這樣才能深入了解病人水分攝取及排尿型態,加以校正。其目標是希望每次排尿量不少於200 CC,每天解尿的次數日間為67次,夜晚以不超過2次為原則,其改善成效可達55%。

藥物治療

主要作用在膀胱及尿道,減少尿失禁發生。一般而言,如果藥物治療可以降低膀胱內壓,增加膀胱容量,或是增加尿道鎖住膀胱出口的能力,就可以減少尿失禁。對於比較輕微的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用藥物治療即可;對較嚴重的膀胱功能障礙,可能需要加上其他不同的治療。但是不管那一種治療,要對症下藥還是有賴正確的診斷,尤其是膀胱機能的檢查。

尿失禁的藥物作用可以分為四大類:

1.作用在膀胱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增加膀胱容量,降低膀胱壓力,主要包括抗乙醯膽鹼,抗蕈毒素。

2.作用在尿道的藥物:讓尿道做好守門員的角色,不隨便讓水庫洩洪;主要是一些腎上腺素促進劑,雌性激素,及三環抗鬱劑等。

3.減少解完後的餘尿量,讓膀胱排得更乾淨;自然不容易有餘尿可漏。這包括了腎上腺素阻斷劑。

4.促進解尿協調性的藥物。

藥物的治療,有賴正確的診斷,不然用藥可能會出問題,甚至使問題更加嚴重,因為有些藥物是相互拮抗的。

尋求完整治療團隊

「原來西醫不是遇到病就要開刀,活這麼一大把年紀,第一次聽到漏尿還有這麼多學問」,阿匹婆說「那就交給林醫師您安排囉?」「那當然,這本來就是我們泌尿科份內的事。」林醫師點點頭。

尿失禁的診斷與治療,有其專業性與困難度,尋求完整的治療團隊,充分信賴醫師與合作是達成治療的不二法門。
本文作者:嘉義分院泌尿外科醫師 何東儒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