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濕疹搔癢難耐? 異位性皮膚炎中醫療法

文:臺北市立中醫醫院內婦科、針灸科 楊麗姝主治醫師

在台灣,約有百萬以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每到了梅雨季節(五月份起),濕熱的天氣,會使久違的異位性皮膚炎,捲土重來,反覆發作。

此病的主要症狀是皮膚搔癢,嬰兒期多發生在臉頰部,孩童期癢的地方會異位而由臉部移行到四肢、軀幹,青春期以後主要以膝膕窩及手肘彎曲處較多,大多數患者到了青春期之後症狀會好轉,但亦有人終其一生不得幸免。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的皮膚過敏疾病,具有遺傳體質與家族性,且常伴隨有氣喘、花粉熱、過敏性鼻炎等發作。長期的皮膚搔癢,影響睡眠品質,尤其是晚上睡覺時,因體溫昇高,患者常不自覺的搔抓而皮破血流,甚至併發細菌感染。

中醫認為本病屬於濕疹範疇,又名〝奶癬〞、〝浸淫瘡〞、〝四彎風〞、〝血風瘡〞等。其病因多為先天不足,接觸過敏原,濕疹雖然病發於體表,但實則是炎症生於體內,即體內臟腑致病而引發皮膚濕疹,是以內外濕邪,郁久化熱,搏於肌膚,總與肺、脾、腎三經有密切關係。

【醫師的叮嚀】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日常保健要注意:

1.天氣又濕又熱時,白天須用除濕機,晚上須開冷氣(不能太冷)。

2.衣物以棉質通風為主,避免尼龍或羊毛製品。

3.須避開過敏原,如花粉熱、毛毯、寵物皮屑、塵蹣等,少用肥皂或接觸化學藥劑(燙髮、染髮藥劑)等。

4.飲食方面:有殼海鮮、魚蝦蟹、芒果、牛奶、蛋、花生、酒、巧克力、乳酪、防腐劑添加物、醃漬薰製食品等皆有過敏例子,若過敏則忌用。

5.注意皮膚的保濕處理,使用低皂鹼肥皂,沐浴後搽上保濕乳液或凡士林,或沐浴時加入沐浴油,對於皮膚具有保濕及潤滑作用,可減輕皮膚搔癢;容易出汗者,應保持身體乾爽,換掉濕衣物,清水搽淨身體以防皮膚濕疹惡化。
本文作者【楊麗姝醫師】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