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失智症與治療

認識失智症與治療_圖1

作者/馬偕紀念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李卓育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文章出處/本文摘錄自《馬偕紀念醫院院訊》

您是否最近常會忘東忘西,有時候忘記鑰匙放在哪,有時候忘記自己正準備要做什麼事,久未見面的朋友一時間叫不出名字?

這些症狀大多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大腦檢索能力障礙的健忘症,並非失智症。那麼究竟健忘症和失智症差在哪裡呢?

健忘與失智的差別

每個人年紀大了,記憶力難免稍微減退,正常的老化對於社交或工作能力並不受影響。但若退化的速度比一般正常人快,導致日常生活的能力有障礙,就稱為失智症。失智症是認知功能緩慢逐年退化的疾病,除了記憶力變差,可能還會影響注意力、語言能力、抽象思考能力、空間感、執行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出現障礙,例如上街購物、食物烹調、處理財務、服用藥物、撥打電話等,甚至一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像是吃飯、穿衣、刷牙、洗澡等,也可能漸漸出現問題。

失智症患者行為情緒控制能力也會改變,容易出現脾氣爆躁或憂鬱、妄想、幻覺或干擾行為等,不少患者會出現「黃昏症候群」,亦即黃昏之後,開始變得焦躁與激動。初期失智症的症狀很輕微,患者常常本身不自知,認為自己並沒有生病,或是覺得沒有差到需要就醫的程度,因此周圍的親友需要多多注意家中的長輩是否有出現逐漸認知功能退化的症狀,切勿把失智症當作是正常的老化,延誤了早期就醫治療的時機。若是懷疑家中長輩患有失智症,應前往神經科或精神科門診做進一步的評估。

確診後以類型治療

失智症的診斷,醫師會根據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視情況安排抽血、腦部影像學檢查以及認知功能檢查( 例如簡易心智量表MMSE與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 做確定的診斷。並且再視類型給予相對應的治療方法。退化型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病合併失智症,有多種藥物可以選擇( 乙醯膽鹼酶抑制劑或NMDA 受體拮抗劑),雖無法治癒但可以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對於日常生活能力與精神行為症狀也都有幫助,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血管型失智症的治療主要針對血管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控制及抗血栓藥物,藉由預防腦中風來避免失智症的再惡化。

可逆型失智症則針對病因加以治療,有可能讓患者認知功能回到正常的狀態。此外,非藥物治療例如認知訓練、身體活動、懷舊療法等,對於延緩疾病進展也很重要。總歸來說,台灣老年人口增加,失智症患者也越來越多,面對需長期對抗的疾病,瞭解病情發展、熟悉照護技巧對家屬是非常重要的。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