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醫學運用矛盾對立統一以及事物間相互關聯的學說,來闡明人體的結構、生理、病理,並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其基本概念、內容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 由於受到歷史背景與條件的限制,它還不可能有完備的理論,也不可能對許多複雜的生理、病理限象作出完美無缺而符合科學原理的說明。 期待經過不斷的臨床探討,其理論能愈趨合理與完備。

天人相應

手太陰肺經圖

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五種物質原素,這五種物質元素相互滋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地傳動變化之中。

中國傳統醫學裏以天人相應為指導思想,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為基本間架, 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以及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按其屬性進行歸納。

將人體的組織結構分屬於五行,以五臟(肝心脾肺腎)為中心,以六腑(實際上是五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為配合, 支配五體(筋、脈、肉、皮毛、骨),開竅於五官(目、舌、口、鼻、耳)外榮於體表組織(爪、面、唇、毛、髮)等, 形成了以五臟為中心的臟腑組織結構系統,從而為藏象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

中國古代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屬於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辨證法範疇,古人用以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

它滲透到醫學領域後,促進了中醫學理論體係的形成和發展,成為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

中醫學的陰陽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係的重要的有機的組成部份,被廣泛地應用到醫學的各個領域,藉以闡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質,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和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的根本規律。

我國古代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是一種樸素的普通系統論。「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行」即運動變化,運行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構成,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中醫學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以系統結構觀點來觀察人體,闡述人體局部與整體之間的有機聯繫,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的統一, 使中醫學所採用的整體系統方法進一步系統化,對中醫學特有的理論體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動的作用。

研究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以及臟腑組織器官與外界環境相互關係的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份, 是指導臨床各科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其內容具體闡明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

心、肺、脾、肝、腎稱為五臟,加上心包絡應稱六臟。習慣上把心包絡附屬於心,稱五臟即包括了心包絡。

五臟具有生化和貯藏精氣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時又各有專司,且與驅體官竅有著特殊的聯系,形成了以五臟為中心的特殊系統,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著主宰作用。

主要闡述氣、血、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關係,從而說明氣、血、津、液既是臟腑功能的活動產物,又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在血與氣之間,血為陰,氣為陽。

在氣之中,營氣在內為陰,衛氣在外為陽等等。

總之,人體上下、內外、表裡、前後各組織結構之間,以及每一組織結構本身之間的複雜關係,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

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間相互關系的學說,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

經絡,是人體溝通表裡上下,聯絡臟腑組織器官,通行氣血的一個完整的組織系統。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基本概念、分佈、走向與交接規律、循行路線,及其在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上的作用。

在經絡之中,也分為陰陽。經屬陰,絡屬陽,而經之中有陰經與陽經,絡之中又有陰絡與陽絡。就十二經脈而言,就有手三陽經與手三陰經之分。

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起著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故有【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的說法。

心與小腸、脈、面、舌等構成心系統。

血液的運行有賴于心氣的推動。但從生理病理的角度來看,更多的還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的一些活動,所謂“心藏神”的神,是指人體高級中樞神經的機能活動,認為這些機能活動由心主管和體現。

心和出汗也有密切的關係,所謂“汗為心液”,臨床上有些自汗或盜汗的病症須從心論治,顯示植物神經系統某些功能紊亂和心也有關係。此外, “心開竅于舌”,“舌為心之苗”,說明心的病症興舌的變化有較為密切的關係。

肝位於右脅部,為剛臟,喜條達。

肝是為貯藏血液的大倉庫,主謀慮和藏血的將軍之官。

肝是由肝固有動脈(胃右動脈和膽囊動脈除外)所支配的以肝臟為主體的功能單位。

肝是貯藏血液的臟器,對周身血液的分佈能起調節的作用。肝性如木,生疏泄條達(條達本是形容樹木無拘束地生長,枝條暢達。

聯繫到人體,肝氣條達,氣血就此較舒暢,條達的前提須靠肝氣的疏泄作用。肝的疏泄,還有幫助脾胃消化和幫助脾氣散精等作用)而忌抑鬱,否則容易引起肝氣鬱結的病症。

脾和胃同屬於消化系統的主要臟器,機體的消化運動,主要依賴於脾和胃的生理功能。脾和胃同受水谷,傳佈精微,為生命動力之泉源,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在五行屬土,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

主要具有消化系統的一些功能,所謂“脾主運化”。人體生命活動的維持主要靠營養,脾能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到全身, 所以說脾是“後天之本”。脾能統攝周身血液,調節血液循環,使之正常運行。

臨床上消化機能的失調或一些慢性出血病症,常和脾病有關。脾氣主升,能把飲食中的精氣,津液上輸于肺,然後再輸佈于其他臟腑以化生氣血。 通常所說脾有益氣作用的“氣”,就是代表人體機能的動力,而這種益氣作用的產生,則有賴于脾能發揮正常的運化能力。

肺為氣之主,在五行屬金,肺與心同居膈上位高近君,獲之宰輔,故稱之為【相傅之官】。

肺與大腸、皮、毛、鼻等構成肺系統。

肺主要是主呼吸的,為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肺呼出濁氣,吸入清氣,清氣又和飲食經消化後產生的“穀氣”相結合而輸佈, 供養人體臟腑器官各部分,並能統管全身之氣。肺還有調節體液和通調水道的作用,人體內水液運行,與肺氣的作用有關。

肺氣宜清宜降(“肺主肅降”),如果肺經受邪或肺氣失降,可以產生種種病症。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協調和輔助心臟所主的血液運行,可見心肺之間的密切關係。

腎:藏精氣,主生殖,發育。主滋養和溫煦各臟腑組織。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充腦,其華在髮。

腎位於腰部,左右各一。腎是由腎上腺動脈、腎動脈和睪丸所支配,由丘腦下部和垂體所調節的,以腎上腺、腎和性腺(睪丸或卵巢)為主體構成的功能單位。

“腎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臟.腎所藏的精,不僅藏本臟之精(即男女媾精的精氣,為“先天之精”),還藏五臟六腑水穀所化生的精氣(為“後天之精”), 能滋養臟腑和肢體各部組織。腎所藏的精,來源于飲食的不斷的補充,是維持人體生命和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

腎主水,水液下行于腎,其濁液經腎的氣化,由膀胱排出體外,濁中之清者,由腎保存于體內,故腎為體液平衡調節的重要臟器。

命門是腎陽的部分體現。命門具有火的特性。

命門之火包括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和雄性激素以及男性睪丸分泌的雄激素和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功能。

命門即是腎陽,『腎無此即無以作強,而技巧不出矣;膀胱無此即三焦之氣不化而水道不行;脾胃無此則不能蒸化水穀,而五味不出矣, 肝膽無此則將軍無決斷而謀慮不出矣;大小腸無此則變化不行,而二便閉矣;心無此則神明昏,而萬事不能應矣』。

心包絡,簡稱心包,是心臟外面的包膜,為心臟的外圍組織,其上附有脈絡,是通行氣血的經絡,合稱心包絡。

簡稱“心包”,是心臟的外膜,附有絡脈,是通行氣血的道路。

心包和心都和中樞神經的活動有關,如果外邪侵犯心臟,首先是心包受到影響,如臨床上急性傳染病等因高熱引起的神昏譫語,發狂,稱之為“熱入心包“, 在治療上就是以“清心”為主,說明心包和心從辨證的角度來看是一致的,只不過反映病情的淺、深、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五行」之中,借以闡述人體的臟腑組織之間的生理、病理的複雜聯繫,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於五行,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

「木曰曲直」:

肝屬木。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泄的功能。

「火曰炎上」:

心屬火。故心陽有溫煦之功。

「土爰稼檣」:

脾屬土,故脾營養五臟、六腑,為氣血生化之源。

「金曰從革」:

肺屬金,故肺具清肅之性,肺氣有肅降之能。

「水曰潤下」:

腎屬水,故腎主閉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相生即遞相資生、助長、促進之意。

五行之間互相滋生和促進的關係稱之為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以次資生,循環無盡。

在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係。

出《素問.調經論》。

是指神、氣、血、形、志五者的有餘和不足。

據臟象學說有關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的理論,此五者實指五臟的有餘和不足。

相剋即互相制約、克制、抑制之意。

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的關係稱之為相剋。

五行相剋的次序是:

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這種剋制關係也是往復無窮的。所以說「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言,不可勝竭」

在相剋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剋我」,「我剋」兩方面的關係。《內經》稱之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係。「剋我」者為「所不勝」, 「我剋」者為「所勝」。所以五行相剋的關係,又叫「所勝」與「所不勝」的關係。

五行中的制化關係,是五行生剋關係的結合。

相生與相剋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剋,就不能維持正常協調關係下的變化與發展。 因此,必須生中有剋(化中有制),剋中有生(制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維持和促進事物相對的平衡協調和發展變化。

五行之間這種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約的生剋關係,謂之制化。

其規律是:

木剋土,土生金,金剋木;

火剋金,金生水,水剋火;

土剋水,水生木,木剋土;

金剋木,木生火,火剋金;

水剋火,火生土,土剋水。

乘,即乘虛侵襲之意,相乘即相剋太過,超過正常制約的程度,使事物之間失去了正常的協調關係。

五行之間相乘的次序與相剋相同,但被剋者更加虛弱。

相乘規律是指失卻了正常協調的一種表現。

例如:木氣偏亢,而金又不能對木加以正常克制時,太過的木便去乘土,出現肝木亢盛和脾土虛弱的病症。

五行學說中相乘屬病理變化的範圍。

侮,即欺侮,有恃強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一行本身太過,使原來剋它的一行,不僅不能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剋制,即反剋,又稱反侮。

五行之間的相侮規律是: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即反克,是事物間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例如:正常的相克關係是金克木,若金氣不足,或木氣偏亢,木就會反過來侮金,出現肺金虛損而肝木亢盛的病症。

五行學說中相侮屬病理變化的範圍。

陰陽對立,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日常所見的天地、內外、動靜、出入、晝夜、寒熱、遲數等無不如此。

陽─天、晝、外、動、熱、男、氣、火、升、數等。

陰─地、夜、內、靜、寒、女、味、水、降、遲等。

說明了陰陽代表了事物或現象中相互對立的而不可割的兩個方面遲並且普遍存在於一切事物或現象之中,故既是對立又是統一的,統一是對立的結果。

換言之,對立是二者之間相反的一面,統一是二者之間相成的一面。沒有對立就沒有統一,沒有相反也就沒有相成。

陰陽互根,是說陰陽的兩個方面不僅是相互對立、相互鬥爭的,而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陰依存於陽,陽依存於陰 ,雙方均以對方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陰陽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稱之為陰陽互根。

陰陽互根深刻地揭示了陰陽兩個方面的不可分離性。

即沒有地也沒有天、沒有晝也沒有夜、沒有動也沒有靜、沒有熱也沒有寒、沒有上也沒有下、沒有左也沒有又、沒有南也沒有北,就個體的生理活動而言, 在生理活動中,物質與功能的演變過程,就包含著陰陽互根的道裡。物質是生命物質的基礎,功能是生命的主要標誌。物質是功能的基礎,功能則是物質的反映。

陰陽消長,是說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陰陽雙方不是處於靜止不變的狀態,而是處於【陽消陰長】或【陰消陽長】互為消長的運動變化之中。

陰陽之間的這種彼此消長的運動變化稱之為陰陽消長。

在一定限度內,陰陽之間不斷地消長,陰消則陽長,陰長則陽消,保持著相對的動態平衡,維持著事物正常的發展變化。

陰陽轉化,是指陰陽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可以轉化為陰。

陰與陽不僅是對立統一的,而且包含著量變質變。事物的發展變化,表現為量變到質變,又由質變到量變的質量互變過程。

陰陽轉化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基本規律。

在陰陽消長過程中,事物由【化】至【極】,即發展到一定程度,超越了陰陽正常消長的閾值,事物必然向著相反的方向轉化。

陽盛是病理變化中陽邪亢盛的熱證。

陽邪致病,如暑熱之邪侵入人體,可造成機體陽氣偏盛出現高熱、汗出、口渴,面赤、脈數等症狀,其性屬熱,所以說「陽盛則熱」。

因為陽盛則往往可以導致陰液的損傷,如在高熱、面赤、脈數的同時,必然出現陰液耗傷而口喝的現象,故曰:「陽盛則陰病」。

「陽盛則熱」是指因陽邪所致疾病的性質而言;「陽盛則陰病」,是指陽盛必然損傷人體的正氣(陰液)而言。

陰盛是病理變化中陰邪亢盛的寒證,陰邪致病,如納涼飲泠,可以造成機體陰氣偏盛,出現腹痛、泄瀉、形寒肢泠、舌淡苔白、脈沈等症狀,其性質屬寒,所以說「陰盛則寒」。

陰盛往往可以導致陽氣的損傷,如在腹痛、泄瀉、形寒肢泠、舌淡苔白、脈沈的同時,必然出現陽氣耗傷而形寒肢泠的現象,故曰:「陰盛則陽病」。

「陰盛則寒」是指因陰邪所致疾病的性質而言;陰盛則陽病,是指陰盛必然損傷人體的正氣(陽氣)而言。

陽虛是人體陽氣虛損。

根據陰陽動態平衡的原理,陰或陽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導致另一方相對的偏盛。

陽虛不能制約陰,則陰相對的偏盛而出現寒象。如機體陽氣虛弱,可出現面色蒼白、畏寒肢泠、神疲倦臥、自汗脈微等症狀。

其性質亦屬寒,所以稱「陽虛則寒」。

陰虛是人體的陰液不足,陰虛不能制約陽,則陽相對的偏亢而出現熱象。

如久病耗陰或素體陰液虧損,可出現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舌乾燥,脈細數等症狀,其性質亦屬熱,所以稱「陰虛則熱」。

乖戾即不和或失調。陰陽不和或失調,就會彼此偏衰偏亢,氣血逆亂,臟腑功能失常等。這是病理變化的基本原理。陽指陽熱,陰指陰液。 陽熱過盛或虛火妄動都會使陰液耗損,這些都屬陽氣勝而陰不足的病證。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