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我的孩子為何一直抓個不停?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文�台大公館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林于粲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的皮膚過敏性發炎疾病。此病的主要特徵包括皮膚會癢因而引起搔抓、皮膚乾燥、皮膚外觀的變化如紅疹或皮膚增厚。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位置隨年齡不同,大致上好發於四肢關節處及頭頸部的皮膚。此病通常一歲以前開始發病,病情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改善。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盛行率高達10∼20%。和其他過敏性疾病一樣,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還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此病不論是外觀皮膚的變化或是極度癢感,對許多患者與其家庭成員的生活品質、睡眠品質、學習行為、身心及社交行為都造成莫大的不良影響。

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原相當多樣化,其中較重要的過敏原包括食物過敏原,如牛奶、蛋白、蛋黃、大豆、花生、有殼海鮮等、以及塵蹣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食物過敏原主要在幼兒期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有趣的是,隨著年紀增加,食物過敏的情形就會改善或消失,此時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過敏原則變成塵蹣與皮膚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這兩種過敏原會造成異位性皮膚炎一直持續與反覆惡化,多年不易痊癒。此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表皮角質層缺乏保持水分與隔絕外來刺激物的功能,使其皮膚不但乾燥,而且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日常照顧,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接觸過敏原與刺激物。由於幼兒期的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由食物過敏原所引起,因此,兩歲之前應避免接觸各種食物過敏原,最好使用母奶或水解蛋白低過敏奶粉餵食。由於汗水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是很強的刺激物,因此夏天應該吹冷氣,避免流汗。此外,最好用清水或中性低敏感的清潔用品來清潔皮膚,外加中性低敏感的保濕品來保持皮膚水份,以避免皮膚乾燥。

至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皮膚發炎的地方塗抹類固醇藥膏或不含類固醇的免疫調節劑藥膏,後者由於不會造成皮膚萎縮,因此很適合用來治療頭頸部的異位性皮膚炎。


新聞資料來源:台大醫院公館院區社區健康講座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