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當心藥物吃多了反而「自身難保」引發中毒性肝炎!

國人普遍皆有「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錯誤服藥觀念,導致民眾無論大小病都要吃藥,中藥西藥皆不拘,可說是最愛吃藥的民族。其實無論吃藥或進補不當,長期下來不但用藥可能過量,而且還可能吃到不該吃的藥,進而引發「藥物性肝炎」。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說,由於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降低、藥物濫用、高齡化社會及藥物種類急速增加的關係,使得「藥物性肝炎」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肝臟也會中毒!我們所服用的藥物不管是吃的、塗抹的及注射的,其代謝過程大都與肝臟有關,因此用藥不當時,肝臟就可能因此受到傷害,引發肝炎。肝臟雖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但是藥物的毒性卻可能讓肝臟「自身難保」而中毒,但這一點卻往往不為人所知及忽略。

原因就在於︰(1)有些藥物本身就對肝臟具有毒性。(2)有些藥物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毒素。(3)施與相同的藥劑量,大多數人雖沒問題,但有些人卻會發生肝藥物中毒情況。

王志堂醫師還說,根據最新醫學文獻揭載,目前有超過900種的藥物、毒素及草藥,已被發現有肝毒害作用;5%的黃疸病例和10%的急性肝炎住院病例與藥物有關;在美國需作肝臟移植的原因當中,藥物性肝病居首位;50∼70%患者在用藥兩週內發病,80∼90%患者在用藥八週內發病。

「藥物性肝炎」的發生率很難估算,主要是和臨床診斷不易、警覺性不夠及後續追蹤無法落實有關,平均每十萬人有一個到平均每一萬人有一個。致病機轉有二︰1. 藥品直接或間接導致肝毒害:與劑量有關,是可預期的,發生率高,潛伏期短。2. 特異性體質(過敏反應、代謝異常)者:不可預知,與劑量無關,發生率低,潛伏期變異大。

臨床上「藥物性肝炎」患者,與「病毒性肝炎」的症狀沒有差異,可能毫無症狀,或只是肝功能指數輕微異常,也有可能肝功能嚴重受傷害,甚至猛爆性肝炎,出現肝衰竭而死亡。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證實,約20∼40%的猛爆性肝炎病因和「藥物性肝炎」息息相關。

究竟致病藥物有哪些呢?王志堂醫師提到以抗結核藥最多,其次才為中草藥、鎮痛解熱劑、抗生素、麻醉藥、抗癲癇藥、降尿酸藥等。此外,民眾雖知道西藥藥品有副作用,但對草藥或食補就完全沒有警覺性,認為多吃無害,這也是「藥物性肝炎」層出不窮的原因,根據統計台灣約有30%猛爆性肝炎是中草藥所致。因此,無論中藥、西藥、草藥或補藥其實都是藥,隨意服用可能會造成藥物性肝炎。

那些人容易有「藥物性肝炎」呢?有以下七大好發族群︰

(一)年齡>50歲者及老年人;(二)女性;(三)体重不足者、蛋白質高度缺乏者;(四)B型肝炎、C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五)有過敏病史者;(六)腎功能異常者;(七)酒癮者。

臨床診斷方面,首先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自體免疫性肝炎、先天代謝性肝病等可能疾病,及病情發作與藥物使用之時序相關性。再者,由於「藥物性肝炎」目前並無特殊指標或有效的檢測方法,因此有賴醫師與病患的高度警覺性及合作。

治療方面,應立即停用可疑藥物及解毒藥物、持續追蹤肝功能、多休息和高蛋白飲食,如及早發現即刻停藥,通常90%的患者在三個月內都可恢復正常。

最後,王志堂醫師再次重申,所謂「是藥三分毒」,無論中藥、西藥、草藥或補藥,甚至某些強調愛肝、保肝的食補,都可以算是一種「藥」,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服用不當都有可能吃出問題,因此用藥一定要在醫師的監測下才能進行,勿自行買藥服用。用藥前需了解藥品的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如有傷肝的副作用,必須定期檢測肝功能。服藥劑量不宜過大,期間也不宜過長。需長期使用藥物的慢性病患者,應定期檢測肝功能,而肝病或腎病患者,用藥時要在醫師指導下適當減少藥量。

雖然傷肝藥物不勝枚舉,但也不能因噎廢食,為了顧肝而不敢服用該使用的藥物,使得病情更加惡化,反而不妥,依照醫囑與醫師密切配合,才能遠離病痛保健康。


新聞資料來源: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