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冠狀動脈心臟疾病

  1. 冠狀動脈(滋養心臟的血管),形狀如冠,遍佈心臟表面,是唯一可供給並且穿透到心肌內,提供心肌血液氧氣,使心臟能正常收縮與舒張的血管。


引起冠狀動脈疾病常見因素
真正原因尚未完全了解,容易致病的危險因素如下:

1. 抽菸: 尼古丁會使全身血管收縮增加心臟負擔
血中一氧化碳濃度增加引起致命的心肌梗塞。
※預防:(1)戒煙。(2)以其他東西或嗜好取代之。
高血壓(會使動脈硬化更惡化,尤其血壓>140/90mmHg):易破壞血管內皮的穩定,使膽固醇容易進入血管內壁形成血管硬化阻塞。
※預防:(1)限鹽<3g>
3. 高血脂症:
血中的脂肪性物質過高,堆積在動脈管壁內血管壁愈來愈厚(血管腔愈來愈窄)引起冠狀動脈阻塞。

4. 糖尿病:
長期高血糖,血管系統發生變化→導致患病機率增加。
※預防:(1)飲食控制:低糖、低熱量飲食;(2)藥物的服用;(3)適當的活動。

5. 肥胖(指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20%):
使心臟負擔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及高血壓得病機率。
※預防:(1)維持理想體重;(2)適當的活動。
理想體重算法 男:(身高 - 80) x 0.7 ± 10% 女: (身高 - 70) x 0.6 ± 10%

6. 情緒不穩定:
容易緊張、焦慮、脾氣暴躁、沒耐心…等。此類人格特質,常感受到較大精神壓力,易引起血管收縮增加心臟的負擔。
※預防:(1)調整環境;(2)除去壓力。

7. 久坐之生活型態-缺乏運動:
※預防:(1)有規律的運動;(2)每週至有三次運動時間,可持續15∼60 分/次。

8. 其他:
如家族史、性別、年齡(男隨年齡增長患病增加,女停經後患病增加)。

冠狀動脈疾病常見症狀

當冠狀動脈有了病變或粥狀硬化,會使血管通道變窄或堵塞,妨害心肌之血流供應,因此造成心肌缺氧甚至壞死,就會出現症狀。

1.心絞痛(俗稱狹心症):

冠狀動脈狹窄,血流量減少,當從事耗氧量較多的活動時,一時之間心肌陷入缺氧狀態,而導致胸悶、胸痛感,通常於安靜休息後症狀可以獲得改善。

2. 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或血凝塊堵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若壞死的範圍持續擴大,可能於短時間發生猝死。如果壞死經一段時間;則附近動脈會再開放血流路線,使症狀逐漸恢復。

-

穩定型心絞痛

不穩定型心絞痛

心肌梗塞

痛的位置

胸骨下方或左前胸廓

如穩定型
(但痛的程度增加)

胸廓中心
劍突下、上腹部

痛的傳導

左上臂、頸、下巴以下、腹部以上

相同

相同

痛的性質

痛的感覺因人而不同,如鈍、悶、燒灼、窒息、針刺、刀割

鈍或重擊感
合併壓迫或擠壓感

如不穩定型
但更嚴重

痛的時間

小於20分鐘

小於20分鐘
(比穩定型長)

20分鐘以上

其他症狀

通常無

呼吸困難
心律不整

蒼白、冒冷汗、嘔吐、噁心、呼吸困難、心律不整

加重因素

從事費力活動(如運動、大餐後)、疲勞、情緒壓力、冷天

休息狀態
亦可發生

通常無

緩解因素

休息 或 舌下含片

舌下含片
不易止痛

舌下含片無效


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注意事項

1. 預防重於治療:如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疾病應及早治療。
2. 維持愉快平穩的心情:遠離興奮、緊張、生氣等情境以↓心臟負擔。
3. 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如適當的休息與睡眠….等。
4. 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每次運動約20~60分鐘為宜,可漸進增加。要避免閉氣用力的活動,如舉重、拔河、推重物…等。運動時如有任何的不舒服立即休息(必要時先服藥)。
5. 均衡的飲食習慣及適當的熱量控制(勿暴飲暴食)。
(1) 低膽固醇飲食(動物油.皮.內臟…等不吃)
(2)低鈉飲食(少鹽.少味精)。
6. 避免肥胖: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定期量體重→以維持理想體重。
7. 禁菸並且拒抽二手菸。
8. 含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飲料,勿過量飲用。
9. 避免便秘(避免閉氣用力解便),宜多吃含纖維食物。
10. 當體力較差時,儘量運用省力原則(如邊走邊休息…等)。
11. 避免身處太冷太熱、溫差太大及空氣不好的環境。
12. 如果已經被診斷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請隨身攜帶「硝化甘油藥片」,胸悶、胸痛時立即舌下含服藥片,當服藥無效時應就醫。
13. 定期回醫院診查,並按時正確服用藥物。
14. 性生活:在無合併症之心臟病發作5∼8週後可有性行為;在未恢復性行為前仍然可有親密活動。

性行為建議:

  • 在性行為前,有一段休息時間。
  • 若有任何胸痛、壓迫感或喘,即需停止。
  • 若大夫許可,可於做前使用舌下含片預防。
  • 若通常在晚上做性行為,專家建議在充份睡眠休息後,改在早上做。
  • 病發時不要驚慌,應安靜的休息以降低耗氧量,同時要爭取時間送醫就治,以保全心臟功能。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