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神奇的小動作-告別頑固性疼痛

改善脊髓損傷患者頑固疼痛及動作品質的新嘗試
病人嚐試學習正確姿勢,改變運動模式和使力習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練習放鬆技巧…等
醫病雙方的合作 能得到更佳的療效

前言
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在復健的過程中,我們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全身各式各樣的疼痛和僵硬笨拙的動作;這些疼痛及異樣感,如麻、電、痛、刺、針扎、冷、熱、蟲爬、蟻咬、抽筋等,往往讓病人痛不欲生,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因而導致患者心情低落,大大影響復健的進度和信心!傳統的聲光電熱等物理治療和藥物,在處理這類的疼痛上,效果並不理想,所以我們嘗試從學習的角度,教導患者重新建立對身體印象、對感覺、對動作的認知,以及用想像來完成動作的訓練;不僅改善了動作品質的問題,同時對麻刺、抽痛等異樣感也有良好的效果。

案例分享
簡女士,56歲,於97年8月因車禍,在北部某教學醫院開了兩次頸椎的刀,據患者描述,術後她四肢癱瘓,頸部以下完全沒有感覺,但意識清醒,整日臥床長達四個月之久;慢慢地,再努力接受復健治療之後,身體、手腳開始有些感覺和動作,但這也是夢靨的開始;持續地酸麻、針刺、抽痛感和不定時的手腳抽筋,讓她難以承受,晚上要依賴藥物才能入睡!

在北部做了將近一年的復健後,於去年8月回到台東,來署東繼續接受復健治療;剛來署東時,簡女士已能持手杖步行一小段距離,但步態僵直;由臥姿坐起,或是坐姿站起,仍需人攙扶,日常生活也大多需要依賴他人照料;當時簡女士最希望我們能幫她改善全身麻刺、抽筋,還有睡眠的問題,同時也希望動作能再更流暢,不要那麼僵硬!

為了處理這全身刺麻感,簡女士當時服用七、八種藥物,包括可能會引其全身嚴重過敏的癲通(tegretol,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減少藥物的依賴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治療方法
有一位叫做費登奎斯(Moshe Feldenkrais,1904~1984)的學者發現,關於肢體動作再學習、再教育的方式,由於習以為常的錯誤認知,往往使我們用沒有效率甚至錯誤的方式來使用身體,日積月累下來,小則造成全身僵硬、動作笨拙沒有效率,大則造成身體的傷害及長期的痠痛問題;費登奎斯曾將他發展的這套方法,運用在中風、腦傷,及其他腦部引起的運動障礙上,得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我用費登奎斯的觀念為主,結合其他身心整合學派的技巧,希望在傳統的復健治療之外,提供更進一步的協助。

具體的操作
我們利用每週一下午,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幫簡女士及有興趣患者上課(這是團體課,一般約有3~4個學員參加),由於簡女士動作的限制,我們主要以臥姿為主,我先要他們感受、察覺自己是怎麼躺在地上,察覺身體跟地板的接觸、身體左右兩邊是對稱、是否有什麼不同;我們對身體印象和感覺,是否有些部份比較鮮明、有些部份比較模糊、甚至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先建立起我們對自己身體的當下的感覺,然後用眼睛、用手去校正我們的感覺是否正確。

然後根據不同的部位,提供他們一些簡單的動作,然後以最輕鬆、最省力的方式去完成這些動作;在做動作的同時,去察覺:哪些是多餘、不必要的動作?
我們是如何去啟動這些動作?
能不能在更省力、更輕鬆的完成動作?
有沒有其他不同的方式來做這個動作?
藉由不斷重複的動作,使我們的動作更加流暢、輕鬆;這不是某種機械性重複的肢體鍛鍊,而是以輕鬆緩慢的方式進行,所以學員很容易操作的過程,因太放鬆而「睡著」!

簡女士在第一堂課後,發出驚嘆:「怎麼會這樣,在練習的過程,我的麻刺感不見了,手腳很放鬆,之前那種快要抽筋的感覺,也消失了,我甚至睡著了,現在覺得精神飽滿,好久沒有這種感覺」,當她起來走路,覺得身體好輕鬆,沒有那種被綁住的感覺,同時覺得有踩在地板的感覺,不像之前像是踩在棉花上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神奇?
脊髓損傷、中風或是腦傷的患者,當動作開始出現時,由於力量不夠,無法執行日常生活功能,所以我們會加強肌力訓練;但這類患者是上神經元受損,肌張力容易過強,不當的肌力訓練,會使肌張力更強,因而造成動作僵硬笨拙不流暢;由於肌張力強,我們會施以伸展、拉筋、被動關節活動,不當的伸展運動,用反向的力量來對抗肌張力,反而會誘發肌肉反射,讓肌張力更強。
肌力不夠,我們可教導其用更輕鬆、省力的方式,來執行動作;一般而言,我們的動作,舉手投足,往往用太多不必要的力量;而這類患者也大多不是肌力不夠,而是拮抗肌彼此協調不好,很多力量是用在抵抗拮抗肌的張力,所以患者會有力量被綁住,出不來的感覺。如果懂得太極四兩撥千金、鬆柔的原理,他就會有一種力量被釋放出來的感覺,覺得全身充滿力量,即使僅利用現有的肌力,就可以更有效率、更流暢地用來執行日常生活的動作。

伸展運動也是一樣,我們要教導其放鬆,而不是用力想把筋拉開;透過治療師的巧手,提醒患者緊張的部份,再用一些輕柔的手法,在輕鬆沒有痛苦的情境之下,所以得到的效果往往較強力伸展、硬拉,更好也更持久!

結語
雖然以上的方式得到良好的成效,但是就現在的醫療環境和患者的觀念,這類方式似乎不易推展;患者的就醫形態,大多希望藉由外力,比如藥物、儀器、針灸或是治療師的手,來達到治療的目的;願意學習正確姿勢,改變運動模式和使力習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練習放鬆技巧…,真的不多;有些問題並不是無法改善,而是我們不願意改變。治療是雙方面的,不是醫生或治療師單方面的給予,患者要嘗試改變,這樣才能得到更佳的療效。
本文作者:台東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