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記憶力退化的中醫針刺療法

台灣有句俗諺,「隨講隨忘記、再講都過去」,這就是老年人的 記憶力退化,稱為 失智。讓我們先來談談老年失智及老年癡呆症, 老年失智症又名老年癡呆症,是一種在正常意識狀態下,喪失了智慧能力表現的疾病。特別是與大腦皮質之退化,所導致功能的喪失,這些功能包括了記憶力、判斷力、抽象思考力、推理能力及空間關係等,盛行於六十五歲以上之老人。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前美國總統雷根先生了。

一、原因:

目前認為造成老年失智症的主要學說是「膽素激性神經傳導假說」( cholinergic theory ),認為腦中的 acetylcholine neurosystem 有缺陷,導致腦部的乙醯膽鹼濃度下降,造成大腦皮質退化所造成。但目前大多仍無正確定論。

二、症狀:其臨床症狀可分成以下三點:

1. 認知方面:記憶力喪失,初期短期記憶喪失,只記得過去的事卻忘記現今的事,失語及失用症,缺乏方向感及空間感,容易走失,思考能力及判斷能力喪失,與人溝通有問題,無法處理日常生活。

2. 精神方面:妄想、多疑、視幻覺、聽幻覺、失眠、憂鬱、躁鬱症傾向。

3. 行為問題:攻擊性行為、躁動不安、多話、多吃等。

三、治療:分為病因與症狀的治療。可分成三類:

1. 進行性病因:為一種退化性的癡呆,以 阿茲海默氏症 ( Alzheimer's Disease )最有名。其發生率約占癡呆症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目前的醫療技術仍無法有效治療。

2. 可阻止惡化或部份改善的病因:如血管性癡呆,通常都是腦中風、頭部外傷後遺症或是腦炎後遺症所造成。這些病因如能穩定控制,失智症狀不一定會惡化。

3. 可治療性病因:包括:腦內腫瘤(包含硬腦膜下血腫)、水腦(正常壓水腦、阻塞性水腦)、代謝性原因(肝腎功能衰竭、內分泌失調、電解質不平衡)、營養失調(維生素 B1 、 B12 、葉酸 …… 等缺乏)、中毒(藥物、金屬、酒精中毒)、腦部發炎(神經性梅毒、隱球菌腦膜炎)、功能性精神病(憂鬱)、感覺器官障礙(失明、失聰)。若是這些病因所引起的癡呆症,根據病因治療,痴呆症的症狀是可能可以恢復的。

四、處理方法:

1. 如有失智症的病徵,應盡早請教醫生。

2. 藥物可改善早期患者的記憶力和減輕其他病徵,一些行為問題亦可改善。

3. 患者可接受心理及行為治療。

4 患者家人可以參加失智症家屬支援小組,學習照顧患者的技巧,及透過彼此分享經驗,減低因照顧患者而帶來的焦慮與壓力。

五、預防方法:

1.阿茲海默氏症 並無有效的預防方法。
2.血管性痴呆症可藉著健康生活方式,如保持均衡飲食、做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酗酒,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等,將病發率降低。

六、中醫對老人癡呆的看法:

在中醫的典籍「黃帝內經」中,明白指出經、氣、神,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退,故必須「起居有時」、「節欲」等,注重養生保健的部分。

中醫認為腎關係到一個人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而老化是腎本臟出現了不足,甚至虧虛的表現。腎精不足,造成衰老,是形成老年性癡呆的主要原因。所謂腎精是指幫助生長,發育與生殖的營養物質,所以腎精不足,會造成一個人的生長遲緩、發育不良、生殖機能障礙等。隨著年齡的增長,五臟六腑的功能也逐漸衰退,這會使腎虛的情況加重。如此失智的情形便每下愈況。

腎藏精的觀念,也深植於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行為,諸如立冬進補、房事過多則傷身體等。會吃一些食物認為是有大補的功能,對長長硬硬的植物根莖,有著類似陽具的偶像崇拜行為,如牛蒡根、山藥等;活力強的動物則認為對大補氣血有幫忙,如鱔魚、泥鰍、貝類等。

七、經穴刺激改善失智症狀:

中醫針灸科認為,可以刺激穴位以改善失智的情形。在此介紹百會與膀胱經的背俞穴。

1. 百會穴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張永賢教授,曾發表針刺大白鼠的百會穴,可以改善大白鼠的短期記憶。中醫部針灸科主治醫師林榮志醫師的臨床研究發現,針刺人的百會穴,可以影響中大腦動脈的血流速度,而大腦與記憶有關的部分,是受中大腦動脈的血流供應的。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學者,也曾發表針刺百會穴與腎俞穴以改善人記憶力的相關文獻。

所以平日有機會經常刺激百會穴,可能有助於改善短期記憶。接受針灸專科醫師針刺治療應該是最佳的選擇,或者運用具尖銳端的刮痧器具,局部輕度按壓,也是不錯的方法。若是學生面對書本枯坐,腦中一片空白無法記憶時,用手指尖,輕輕叩擊百會穴,希望能藉以獲得高分。

2. 背俞穴

基於膀胱經的經絡循行會通過腦部,如果能藉著刺激膀胱經的背俞穴,以此來調節經脈中氣血的運行,進一步影響臟腑的功能,增強腦細胞的活動力,以達到治療癡呆的效果。

所謂背俞穴是在背部脊椎骨正中線的兩側膀胱經上,五臟六腑都有一個相對應的俞穴。五臟之中,與記憶力有關的當是心俞與腎俞兩者最有相關性的了。

刺激膀胱經的背俞穴的方法有下列數種,諸如針刺、艾灸、拔罐、走罐、刮痧、推拿、指壓等。
本文作者:林榮志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