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攝護腺癌治療的新方法-電腦刀放射手術

台灣由於診斷技術的進步,診斷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也逐年增加,而因攝護腺癌死亡的個案,近十年來則增加了40%以上。換而言之,攝護腺癌已成為男性最普遍的癌症,並為導致男性死亡的第二號癌病殺手,攝護腺癌多發生在年過半百的男性,它是完全異於攝護腺肥大的疾病,但於早期攝護腺癌和良性的攝護腺肥大幾乎無法區分,兩種病卻又常同時存在,也容易被忽略。


 


攝護腺癌是屬惡性的腫瘤,當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頸時則會產生類似下泌尿道阻塞或刺激的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急性尿、血尿、尿失禁、尿流間斷或微弱等症狀、排尿時有痛感及燒灼感、射精時疼痛、血尿或精液裡有血。攝護腺癌也常會轉移至骨骼,引起骨頭疼痛、骨折或是脊椎神經壓迫方面的症狀。有許多病人是先出現以上的症狀,至醫院求診經病理切片檢查,才發現是攝護腺癌造成的症狀。


 


通常攝護腺癌的診斷為”直腸指檢”由醫師經肛診去感覺攝護腺是否有硬塊或結節的現象,或血液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及攝護腺酸性磷酸(PAP)的值。罹患攝護腺癌、良性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感染的男性,血中的PSA值都有可能會升高,如果檢驗結果懷疑可能是癌症,患者最好再進行切片檢查,因為確定惡性的腫瘤(癌症)唯一方法是必須透過病理切片檢查的。


 


◎常用的攝護腺癌的治療方法為


 


1.根除性治療:攝護腺切除手術可根除所有攝護腺內的癌細胞。適合手術的為較早期的,T1期及T2期或輕微之T3期的攝護腺癌。根除性切除攝護腺癌,必須拿掉全部攝護腺,骨盆腔的淋巴腺、貯精囊及部份輸精管,手術死亡率雖低,但病人大都失去性能力及發生尿失禁。


 


2.荷爾蒙治療:腫瘤已侵犯到攝護腺包膜或臨近器官期別為T3T4時,開刀手術較不適合,可採用荷爾蒙治療,它是去除體內的男性賀爾蒙,一旦少了男性素,癌細胞就會萎縮甚至消失,有85%左右的病人血中PSA值大約可在一個月左右降至正常值,但相對的性功能也會受影響,且如果平均一年半至兩年後癌細胞又復發, 此時賀爾蒙療法就無效了。


 


3.放射治療:放射線治療是攝護腺癌患者另一種治療方式,多用於不能接受開刀的病人。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是利用放射線破壞癌細胞,並抑制它們生長及分裂,療程約需30~40次的照射,治療療程仍是有副作用與不適感。放射線療法亦是局部治療,只能殺死治療區域的癌細胞。對於廣泛性攝護腺癌患者,放射線治療可能用來減輕疼痛或其它問題。


 


目前對於局部未轉移攝護腺癌,有新的放射治療方式是採用電腦刀放射手術來治療局部腫瘤,電腦刀放射手術是結合放療與開刀手術的優點,而克服它的缺點研發而成,原理是透過高效能電腦控制的機器人手臂,將高劑量的放射線精準的打在腫瘤上,因機器人手臂有六個活動靈活動關節,能產生1560個方向,避開腫瘤附近的重要器官,所以可以將副作用降到最低並減少正常器官功能的受損,治療過程不需開刀,約3~5次的治療即可達到手術的效果,對於較早期T1期及T2期或輕微之T3期的攝護腺癌患者而言,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至於攝護腺癌有侵犯臨近器官的病患可配合臨床醫師與電腦刀團隊醫師的合作,以電腦刀放射手術再配合其他療法,達成對病患最佳的整合性的治療。


 


早期發現攝護腺癌的治癒率可達90%,末期患者五年存活率只有10%,過去病患經治療後,常會發生性無能,與大小便失禁,電腦刀放射手術治療的新技術可以降低這些問題的發生率,一般攝護腺癌復發率高,所以治療後的追蹤極為重要,必須定期回診,確定癌症是否復發。追蹤檢查包括X光攝影、骨骼掃瞄、電腦斷層攝影或核磁共振攝影、血液以及尿液檢驗和其它的實驗室檢查。


 


◎攝護腺癌的分期


TI期:臨床上無法檢查到的癌,又可分TiaTlb,惡性細胞少於5%者為TIa,惡性細胞多於5%則為Tlb


T2期:腫瘤局限在攝護腺之內


T3期:腫瘤侵犯到攝護腺莢膜


T4期:腫瘤侵犯到鄰近的器官


N+期:已有淋巴轉移

M+:已轉移到遠端器官
本文作者:奇美醫院 放射腫瘤科 林奎利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