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當御貓(展昭)遇見老鼠(關節鼠) 談高醫骨科部關節鏡手術的新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的腳步也加快了,尤其運動醫學內的運動傷害治療的技術也隨之日新月異。以前常見的運動傷害在選手身上,不僅其傷痛不易治癒,更使選手的運動生命因而喪失,在愛好運動的一般民眾也會因此而放棄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

投擲運動如棒球、疊球、網球或排球等等,都是國內許多民眾喜愛的運動,也是國際賽事的重點項目。投擲運動的特色在于肩肘關節的活動及承受壓力極大,也常造成所謂的”投手肩”(如王建民)或”網球肘”(如王思婷)等疾患,在棒球選手身上更常見的肘部病變就是所謂的”關節鼠”。從早期的旅日棒球好手郭源冶、郭泰源到職棒早年的呂明賜、涂鴻欽、陳大順及葉君璋等等,再到近年來的職棒新生代好手林智盛、沈鈺傑、劉芙豪等,都飽受肘部關節鼠所苦,所幸絕大部份的選手經過運動傷害專家的治療,都可返回球場繼續他們的職業生涯。 

肘部關節鼠的成因,乃由於過量過久的投擲運動在肘部的關節面撞擊而造成,反覆性的肘關節面互相磨耗會使得軟骨脫離而掉入關節腔內,而掉下來的軟骨碎片在關節腔內的關節液中浮動,就如同一隻老鼠在洞中亂竄,若軟骨碎片是多數,則關節腔內的老鼠便是多隻,到處浮游的碎片若跑至關節接觸面而造成喀卡,則使球員的關節活動頓然卡死,必然使選手無法投擲甚而劇痛停賽。治療此類的嚴重疾患就必須如同御貓抓老鼠的手術方法,才能解決選手的固疾。 

本院運動醫學中心成員自民國72年起陸續為棒球隊員施行肘部關節鼠的清除手術,從早期利用傳統的切開關節方式來取出碎片到近年來以關節鏡微創手術取代,不僅傷口微小且可以不傷及正常組織使住院日縮短,球員可在最短時間內重返球場比賽。
 
高雄醫學大學骨科部運動醫學科利用關節鏡微創手術不僅在肘部關節鼠的手術有重大突破外,更在膝關節的韌帶重建:如前、後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修復手術上更有輝煌成績,也同時在肩關節的唇盂修補或不穩定關節及冷凍肩的重建上也日新月異地精進中,現更發展在腕關節的應用,相信不久一定可以成為南臺灣選手及愛好運動民眾的首選關節鏡治療中心,更期許將來成為南臺灣真正一流的”運動醫學中心”。
本文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運動醫學中心 陳勝凱/周伯禧/盧政昌/林育全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