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有地震嗎?站不穩 可能是眩暈

眩暈是一種動幻覺(illusion of movement),病人有天旋地轉的感覺,眼睛打開看四周之景象或本身呈現一種繞轉現象。通常是水平旋轉,或上下浮動,或前後搖動,伴隨嘔吐、噁心、無法站穩;而「頭暈」之病人並不會有這種強烈之天旋地轉感覺,可能只是覺得頭重重的,走路不是很穩,頭重腳輕的樣子。

眩暈的病因(Etiology)

* 耳性:內耳引起,占所有昏眩三分之一。可分為: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前庭神經炎、美尼爾氏症這三種疾病最常見。

* 中樞性:占眩暈約2-23%,其中60%是腦血管病變,椎動脈缺血,癲癇,多發性硬化症及亞諾氏畸形(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

* 內科病:約占33%,如體位性低血壓、心律不整、低血糖,甲狀腺功能過低、貧血、藥物副作用(如降血壓藥、鎮靜劑、Aminoglycoside、抗癲癇藥)及細菌病毒引起。

* 心理性或不明暈眩:如恐慌症,焦慮,懼高症,頭部外傷後眩暈(post-traumatic vertigo),廣場或空室恐懼症(agoraphobia)。

詳細詢問病史的重要性

引起眩暈的病因很多,症狀都有獨特表癥,所以病史是非常重要,如發作持續時間、誘發因素、伴隨症狀、發作次數及藥物史都可做為診斷的依據。如每次症狀持續時間只有幾秒、與頭的位置或姿態有關(頭及姿態靜止不動時、症狀很快消失,頭及姿態變動時,症狀重現)、無中樞神經症狀、神經檢查正常,即可考慮是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若症狀持續時間超過四週、發作時無中樞及前庭神經症狀,中樞及前庭神經檢查並無異狀,應考慮是心理性眩暈或慢性眩暈;部分心理性眩暈是出現在特定環境,如開車在高速公路上、在超市購物、或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容易產生昏眩的現象,詳細詢問病史及神經學檢查,診斷即大致確定。

發病時注意事項

若臨床有腦部病變之症狀如:頭痛、耳鳴、面神經麻痺、一側聽力消失、肢體協調不良、複視、構音不良、四肢乏力、四肢感覺異常、吞嚥困難、無法行走、視野缺損、視幻覺、失神、嗅幻覺、味幻覺等異常精神症狀,此大都是腦幹、小腦或大腦半球病灶所產生。

眩暈的治療方面

急性期需以前庭抑制劑、抗吐劑治療,並按發病史、臨床症狀、身體檢查找出病因,若懷疑腦幹或小腦病變應馬上給予頭部磁振造影檢查找出病因,儘早實施耳石復位或前庭復健治療。

良性姿態性短暫性眩暈的復健-「耳石復位運動」

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最常見內耳眩暈原因之一。通常影響一個半規管,94%是後半規管(Posterior)引起。原因不盡明瞭,可能與脫落耳石(Canaliths) 受重力影響移位而產生。常見起床時、上下床時、屈、伸、抬頭往上看時誘發後半規管產生症狀。但當身體直立時頭部左右轉動,不會誘發後半規管產生眼震及昏眩,用耳石復位(Canalith repositioning)治療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
  
方法:平躺於床正中央;先向右側翻,保持此姿勢,待眩暈感減輕後(約30秒);再向左側臥保持此姿勢,待眩暈感減輕後(約30秒);最後轉回平躺

*  左右側臥共計一次,每天作耳石復位運動30次
*  早上睡醒作10次,下午作10次,晚上睡前再作10次
*  作此運動的第1王第3次,眩暈感可能加重,請不必擔心,持續進行此運動第5至第6次眩暈感會明顯減輕。假如作此運動10次後,仍眩暈不適,請回院診療。

若單側前庭受損,如內耳術後,頭部外傷,腦幹或小腦血管病變,則以前庭復健治療。

前庭復健

當一側或兩側前庭損害時,就產生平衡障礙。設計漸進式眼、頭及身體運動可刺激前庭產生或加強其中樞補償現象(central compensation),反之大部份的抗眩暈藥,特別是鎮靜劑都會抑制其補償現象,愈早要求病人實行前庭復健運動,前庭補償作用愈早出現,改善眩暈及平衡的症狀,效果也愈好,當病人噁心、嘔吐等症狀消失時,前庭復健就應實行,當然早期運動會增加昏眩,但這種感覺是刺激中樞補償必需的現象。
  
急性期之復健運動(Cawthorne/Cooksey Exercise)

第一期: 躺或坐著,頭不動。只練習眼球轉動,往上、往下、往左、往右看,接著注視前方;再注視自身手指,(由距離一公尺處移至三十公分處)。

第二期: 坐著眼球及頭部運動。頭先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動,先慢速,然後加速進行,閉眼再做以上運動。

第三期: 坐著頭部及身體運動。先練習聳肩、雙肩繞圈;從地上撿東西並且雙眼注視之;身體往前傾,在兩膝間做左右手傳球運動。身體放鬆做以上運動。

第四期: 站立運動。睜眼,不扶東西,直接起身起立,再閉眼重覆以上動作;站立時,左右手傳送一大球。

最後提醒,多數眩暈與昏眩皆為良性,但很多抗眩暈藥品確會抑制中樞補償作用,如非必需,則不要使用,急性時前庭復健及慢性眩暈的前庭運動對平衡及眩暈都有改善,正確診斷是需要詳細的病史、神經學檢查及前庭測試,才有正確的治療。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內科部 朱耀棠副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